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滑头军阀之公子从军-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红军的阵地上一片沉寂,这让进攻的国军有些发毛,接近到200米时,他们开始向山头开火,射击看得见的所有目标。
接近到100米时,山上的红军开火了,火力依然很猛,压得进攻的国军抬不起头来,李得田在下面急得直跺脚:“该死的炮兵,一点用处也没有,什么也没打着。”
红军射击一段时间后,开始向阵地前的国军开始了反冲击,双方又在阵地前展开了白刃战。
李得田眼巴巴地望着,他依然认定西北军的白刃战功夫是过硬的,这次上了战斗力最强的一排,应当能够在白刃战中制服红军。
但他又一次失望了,一排也在白刃战中败了下来,他只好又一次下令收兵。
这一次进攻输得比上一次更惨,伤亡了30多人,三连元气大伤,失去了进攻的能力,李得田只得硬着头皮向刘致中请求退出战斗。
一连三连都没有攻下山头,而且损失惨重,刘致中心中有些胆寒,他原想派上二营继续进攻,但因为天色已晚,便下令一、三连停止进攻就地坚守自己的阵地,等明天天亮后再由二营继续进攻。
过去,西北军与对手打仗都是白天打伏、晚上休息。现在到了苏区,虽然前些日子常常遇到赤卫队的夜间偷袭,但他们依然认为,身为正规军的红军是不会这么做的,红军的打法应当也是白天打仗、晚上休息,但可惜,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27师在中村只坚持了一天就完蛋了,高树勋带着一小伙人仓惶逃窜,获胜的红军乘胜又向25师扑来。
当晚八点,战斗打响了,没有料到红军会在夜晚打仗的刘致中团被打得大乱,白天在战斗中已经元气大伤的三连首先被打垮,其他部队也纷纷溃退下来,刘致中见势不妙,指挥手边的二营向进攻中的红军实施反冲击,掩护全团撤退,25师的其他部队也纷纷后撤,大家一口气跑回了宜黄。
战败后的刘致中灰溜溜的,惟一令他感到安慰的是——他找到了解除李得田职务的理由,战后的总结会上他大骂了李得田一通,说李得田“白天指挥无方,夜晚警戒不力”,然后下令解除李得田的代连长职务,但保留了副连长和兼一排长的职务,三连的连长改由刚从军官速成班结业的刘永义担任。
刘永义当然知道叔叔这是在借题发挥,但叔叔这样做是为了自己好,所以自己应该做的就是尽量安抚李得田。他掏钱请李得田到城里最好的馆子大吃了一顿,允诺以后打仗得来的钱与李得田平分。
刘永义上任后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招兵。刘致中的部队到了江西后,由于疾病和作战伤亡而减员甚多,减员数量超过了三成,这让刘致中非常担忧。他采取了两个方法来解决:一是向师部要求补充;二是要刘永义上公路设个接收站,把最近红军释放回来的俘虏拦到自己团里。
刘永义和李得田带着20来个人在公路上用竹子搭建了一个接收站,接收站的样子有些滑稽——有点像凯旋门、又有点像贞节牌坊。横批是:“欢迎弟兄们归来”,左右两边则分别写着:“欢迎你到5团来”和“5团就是你的家”。接收站还备了茶水和点心。
刘永义和李得田带着五六个弟兄呆在接收站里,其余的弟兄则走到路上去,见到身穿士兵服装被放回来的俘虏就上前拦住,甜言蜜语的把他哄到接收站来。刘永义出了赏钱,哄够十个人赏大洋一块。
第一天上路,他们的收获就很丰厚,共接收了70多人,刘永义非常高兴,他乐观地估计第二天应当更多,说不定能过百。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刘永义带着弟兄们上了接收站,他坐在椅子里,手摇看纸扇,悠闲自在地看着过往的行人,其他士兵则在赏钱的吸引下全走到路上拦截俘虏去了,连李得田都去了。
“兄弟们,别光拦俘虏呀,见到那些长得胖的也上前劝劝,劝他们来参加国军。”刘永义吩咐着。
九点多的时候,三辆卡车开了过来,在刘永义的接收站前停下,车上下来了十来个人,领头的是一个连长,他们在刘永义的接收站前也设了一个接收站,他们的接收站要简单得多——一根竹竿挂起一幅标语,上面写着“热烈欢迎弟兄们归来”。
一看这副架式,刘永义和李得田都明白——抢生意的人来了。
刘永义和李得田走了上去,刘永义问道:“你们是哪部分的?”
那个连长看了看他,爱理不理地说道:“我们是11师的。”
“这里是我们25师的防区,你们11师怎么跑到我们的地面上来抢人?”
“天下都是中央的,我们哪儿都可以去!”那个连长毫不示弱。
李得田的牌气可不好,上去就推了对方一把,对方还了一拳,两人于是你来我往地就干上了。
刘永义在旁大声叫道:“弟兄们,上呀,打这帮龟儿子,把他们的接收站拆了。”
双方的人一齐涌了上来,三四十个人打成一团。
“住手!”一个人大声地吼道。
双方都停了下来,刘永义转过脸来看,喊“住手”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兵,看起来像个伙夫。
“你是什么人,怎么敢对我们大呼小叫的。”刘永义喝道。
“我是28师的师长公秉藩。”老兵大叫道。
在场的人被这个名字吓了一跳,刘永义疑惑地望着他,说道:“你是公秉藩公师长?可南昌行营说你已经殉国了呀?”
“行营在胡说,我没死!我从红军的包围圈里冲出来了。”
“哦……是这样!”刘永义立刻对公师长产生了敬意,这可是现代版的“李广”呀,可马上他又疑惑起来了,“冲出来的?你们的武器呢?”
“问那么多干什么?带我去见你们的长官。”公秉藩不高兴了。
“好好好。”刘永义不敢怠慢,他马上叫一个士兵跑步去通知刘致中,自己带着公秉藩去5团的团部。
临行前,望了望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接收站,公秉藩说道:“你们先和气共处吧,让你们的长官来协商处理这件事,打个什么劲嘛。”
到了团部门前,刘致中早就站在了门外,在这个比自己高两级的师长面前,他感到有些自卑,尽管对方现在穿着士兵的服装。
刘永义悄悄地问一个与公秉藩同行的士兵,“你们真是冲出来的。”
那个士兵笑了,“什么冲出来的,都是红军放出来的。红军没认出公师长,把他当士兵给放了,还给了他三块大洋呢。”
刘致中与公秉藩客气一阵后,安排公秉藩去休息,并把公秉藩脱险的消息电告了南昌行营,不久,接到南昌的回电,要公秉藩立刻去南昌。
接收站的事,25师和11师协商后有了结果:双方在同一地点平行设立接收站,标语必须相同。
第七章 为下乡 父女俩争吵不休
第二次围剿失败后,蒋介石来到南昌,调集了23个师另3个旅,约30万人,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他亲自担任围剿军总司令,以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
7月1日,离第二次围剿失败不过一个多月,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又开始了。
在5月的战斗中,26路军损失严重,此时战斗力尚未恢复,因而在这次的围剿中只能担任配角,负责占领区的守卫任务。
7月底,26路军来到了宁州。
在南昌,江西省副主席李源思和他的女儿李静玉正在激烈争吵。
“你不能去宁州,更不能去乡下!那里原是共区,最近才刚刚收复,赤匪、土匪都没有肃清,你去那里太危险。”
“就因为那里原是共区我才去!这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在宁州的乡下进行我的改革实验,能产生最大的影响,让共产党知道他们打土豪、分田地的做法是错误的。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是贫穷,而贫穷的根源是生产率低下而不是地主的剥削,只要我们把农民组织起来,用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生产,就能大大提高农村的生产率,让农民富裕起来。”
“好大的口气,原来你是赵括转世,又来纸上谈兵了,你的文章我看了,不能说没道理,但效果绝不会有你说的那么大!”
“效果如何试过才知道,你不让我去,怎么知道我的方法不行?”
“你可以在南昌附近的乡下试一试。”
“不行!这样做影响太小,更重要的是,在南昌周围的乡下做改革根本影响不到共产党。”
父女两人针尖对麦芒,谁都不肯让步。
李夫人出面打了圆场,她说道:“老头子,女儿要去乡下你就让她去吧,至于安全,你是副主席,可以派兵保护她嘛。”
李夫人的话产生了作用,李源思考虑了一阵之后说道:“好吧,你可以到宁州的乡下去,宁州现在是26路军守着,我跟孙连仲说说看,让他们派一连兵来保护你。”
“谢谢老爸。”李静玉高兴极了。
李源思转过脸就对李夫人埋怨上了,“都是你惯的,当初我的意思是让她在中国读大学,可你呢,顺从她的意见,坚持要我送她去英国。现在好了,你看她变成什么样子了?一点都不像个大家闺秀,整天疯疯颠颠的。”
“我哪里疯疯颠颠了?”李静玉非常不服气。
“就说前几个月吧,你在第三师都干了些什么?一个姑娘家,偏要涂脂抹粉装扮成什么五姨太和别人的三姨太比拚风骚,简直丢死人了,让我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可效果相当好,冯玉祥的那个团全部投降了,现在是我们的人了。”
“用这种方法嬴,嬴了也没光彩,这样的胜利我宁可不要。”
“好了好了,都各让一步,别吵了,你们父女总是这样,一见面就吵。静玉,我觉得呀,以后你做事要多听听你爸的意见,他是老江湖了,做事稳当有准。”李夫人又出来圆场。
“什么稳当有准?不就是做老好人吗?见了什么都点头说好,那边风大就摆向那边,中国搞成这样,就因为老爸这样的老好人太多了!”
“你……”李源思大为恼怒,可是,在他发火之前李静玉已飞快地跑了出去,李源思只好如往常那样在李夫人面前大发怨言。
在宁州,刘永义接到了通知,要他去团部接受命令。
在团部,他见到了刘致中,刘致中告诉他,团里已经决定,派他带领三连驻守宁州郊外的青龙镇。
“青龙镇离宁州并不远,也就二十来里,一旦你遭到红军的围攻,宁州可以迅速派出援军为你解围,你不会有多大危险。”刘致中说道。
刘致中的话没能完全打消刘永义的担忧,他想了一想,要求道:“团里能不能给我配备一部电台?这样在遭到红军围攻时,我也好及时发出警报。”
“这不可能,我们全军也不过11部电台,不可能配备到连的,你带上几部电话吧,我们通过电话联络。”
“可要真打起来,电话肯定会被敌人切断的。”
“这样吧,你带几只鸽子去,一旦遭到围攻,你就放出鸽子向宁州报告情况。”
刘致中的话让刘永义的心安定了不少。他跟着又请求道:“能不能把团里的81毫米迫击炮给我们一门,加强一下我们的力量。”
“这个吗……可以。”刘致中答应道。
商量完毕后,刘致中要刘永义到县里去,和县府的人协调一下进驻青龙镇的事情,于是,从团部出来后,刘永义去了县府,在那里,他见到了宁州县的县长曾义轩和另外两个陌生人。
曾义轩热情地和刘永义握手,并把那两个陌生人介绍给他。
两个陌生人一个是青龙乡的乡长高平之,他是青龙乡人,另一个是民工队的队长胡有贵。
介绍完后,曾义轩说道:“他们两个要和你一起去青龙镇。高乡长要在青龙镇设立乡政府,胡队长要给你们修碉堡。刘连长,你们什么时候能够出发?”
“过两天吧,我们在宁州还有一些事情要办。”刘永义说道。
两天后的8月1日清早,刘永义带上三连出发了。部队走在前面,胡有贵的二百多民工跟在后面,最后面则是高平之带领的一大群人,他们足有二百多人,都是青龙乡的地主、富农以及他们的家属,这三伙人组成了一支五百多人的庞大队伍,浩浩荡荡直奔青龙镇而去,一路上扬起了漫天的尘土。
到达青龙镇后,镇子里冷冷清清的,街头没几个人。
刘永义找高平之帮忙,要他帮忙找房子安置部队和胡有贵的民工队,好在镇子里空房子挺多,房子很快就找好了。
安顿好后,第二天的上午,刘永义、李得田、胡有贵三人由高平之带着,在青龙镇周围转悠,寻找建碉堡的地方。
转了一圈之后,刘永义和李得田都看中了村子南边离村子约二百米的一个小高地。
“就把碉堡群建在这个高地上吧。”李得田说道,“这个高地位置太好了,周围地势开阔,在这里建上碉堡群,把咱们全连放进去,那么,来多少红军咱也不怕,还有,把碉堡建在这里,正好可以封锁住共区通往宁州的大道。”
“我反对把碉堡群建在这里。”高平之反对道。“你们这样做是保兵不保民!红军来了,你们躲在碉堡里固然安全,我们呢?任由赤匪烧杀?”
“高乡长的意见呢?”刘永义问道。
“我主张沿着全镇修筑一道城墙,把咱们全镇的人包在里面。”
“这我们做不到。”胡有贵反驳道,“这样做工程量太大,按曾县长的安排,我们在这里最多干十天,十天时间我们没有能力筑起这道城墙。”
“这样吧,”刘永义最后妥协道,“我们在村子的南、东、西三面分别建一个碉堡群,然后绕着全村围上铁丝网。”
高平之同意这个建议,不过他主张把东、西两个碉堡群修在他的高家大院的东西两侧。
“那不就成了只保高乡长、不保众百姓了吗?”李得田讽刺道。
“这样做正是为了保卫大家。”高平之争辩道,“很明显,铁丝网挡不住赤匪,而我们家呢?院墙高而坚固,东西两面再修上碉堡之后,赤匪就很难打进来。守住了我的高家大院,镇里的百姓就有了避难之处。”
最终他们达成了协议,在镇子里建三个碉堡群:一个建在村子南面的小高地上,另两个建在高家大院的东西两侧。每个碉堡群由一个三层的大碉堡和三个小地堡组成。
8月3日,胡有贵指挥手下的民工开始修筑碉堡群,他们的效率非常惊人,仅仅七天时间,三个碉堡群就建好了,环绕全镇的铁丝网也架设完毕。
碉堡建好后,胡有贵带着他的民工队离开了青龙镇,他们接下来要去附近的王村镇,给那里的驻军修筑碉堡。
胡有贵离开的当天晚上,高平之在家里摆了一桌酒席,宴请刘永义、李得田和其他军官。
在高家大院里,除了高平之和他的管家李工心,还有一个年龄与刘永义相仿的年轻人。
“刘连长,李副连长,介绍一下,这是我的二儿子高中森,他昨天刚从南昌回来。”
“你好,高公子。”刘永义上前和他握手。
“高公子现在在哪高就?”李得田问道。
“在我爸的服装厂打工。”高中森说道。
“一年前,中森从南昌中学毕业,原本打算送他去美国读书,没成想共产党打来了,我的一万多亩地,一担稻子也收不上来,去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