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职业精神-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为优秀的团队成员 

确定自己的团队角色,并为团队做出贡献 

团队角色这个概念已经多次提到了,如果希望自己变得优秀,你就需要知道自己扮演着什么角色,应该做哪些事情。无法想像,你连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就能够成为优秀者。 

确定自己的团队角色,需要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优势和性格特点,想一想,团队在进行人员配置的时候,是因为什么而选择你?你能为团队发展做什么工作?哪些是团队已经发现了的优势?你还有哪些优势没有为团队所发现?你如何能为团队创造更大的价值? 

找到最佳的时机介入团队事务 

你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以最合适的团队角色出现,也要知道什么时候应当保持沉默。不是团队中的每件事情都需要你参与的,有些时候即使参与了你也要知道自己是以决策者还是参与者的身份来跟进事情的。这样,你才可能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为了寻找最佳的时机参与团队事务,你需要对团队的目标和计划有很清楚的了解和认识。 

能够在不同的团队角色之间灵活转换 

随着团队目标的不断变化,个人的角色也在不断地转换。这个时候,你获得的团队所赋予的分解目标和权利也是不同的。你要去适应这种变化,而不能让团队来适应你。同时,在团队角色转换的过程中,你也要让其他成员清楚你的这个变化,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要适当限制自己的团队角色 

这是为了给别人更多的发展空间。团队的利益高于一切,有些时候团队需要其他的人来担当本来属于你的角色,以发挥所有成员的潜力。同样,你也有可能去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这个时候,从团队利益出发,你要适应这种调整,因为这样做符合团队的整体利益;你也要学会去承担别人不愿意做的工作,因为这项工作需要有人来做。 

思考 

1.自己是否找到了恰当的服务时机? 

2.自己适应了角色的转变吗? 

3.自己有没有成为其他人发展的障碍? 

自我检讨 

1.当团队成绩被上司表扬的时候,你是否会想:“一切还不都是我做的,你们做了什么?” 

2.当团队没有采纳你的计划的时候,你是否会想:“你们懂什么呀?乱指挥。反正我不会这么做,看你们怎么失败。” 

3.当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影响了团队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会说:“不是我不行,只是我太疏忽大意了。” 

4.当团队其他成员在讨论方案选择的时候,你是否会说:“我无所谓,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5.当同事做了本应该属于你的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这是我的工作,你为什么要插手?” 

本章小结 

在这个团队时代中,你不可避免地身处一个团队之中。如果希望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之中,你不仅要对团队的目标、计划等构成非常清楚,还要确定自己所扮演的团队角色。团队合作的基础是服务,所以你需要知道什么才是团队所需要的服务,以及如何去提供服务。 

读 书 笔 记 

忠诚可靠

案例讨论 

“喂,赵老板吧?我是XX的小黄呀。对,是我。在哪呢?在公司呢,太好了。我现在就在你公司附近的XX品牌专卖店呀。对,就是那。是这样的,本来是想去拜访你的,看到这个店我就进来了。我看中了一块表,正巧它现在也打折,才要700多,可我手中没有这么多现金,想找你老兄帮忙呀。不知道方便吗?好,那我就在这等你。”小黄挂了电话,心想这块表是我的了。 

赵老板放下电话,气就不打一处来。这个小黄是XX公司的采购经理,得罪了他就等于丢了一个大客户。即使能继续做这个生意,他也会总是挑毛病,影响自己公司的形象。可他一次又一次的真让人受不了,上次让自己给他买个包,说算他借的钱,可自己哪还敢要呀?这回又来了,照这么下去,自己怎么受得了呀? 

和他们公司说说?但若公司不管,自己可就惨了。经过一阵思想斗争,赵老板还是给XX公司的老总打了个电话。 

4天后,XX公司的老总打来电话,再次向赵老板道歉,并称公司已经把小黄开除了,而且赵老板花在小黄身上的钱,公司也会在下次货款结算的时候一并退还。 

1.小黄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2.从小黄的行为,你觉得他可能对公司忠诚吗? 

3.为什么公司会把小黄开除? 

4.公司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 

你一定要忠诚 

索尼的用人标准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篇报道,是说索尼的用人标准的。索尼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进入公司,请拿出你的忠诚来”,这是每一个意欲进入日本索尼公司的应聘者常听到的一句话。索尼公司认为:一个不忠于公司的人,再有能力,也不能录用,因为他可能为公司带来比能力平庸者更大的破坏,索尼公司不喜欢“叛徒”。 

其实不仅仅是索尼公司,又有哪个组织和企业会喜欢不忠诚的员工呢?忠诚,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谋职理念,每个组织都需要对组织忠心不二的成员,这是组织存在、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所有组织成员形成道德规范的必要条件。企业用人的宗旨或者员工做事的标准,不仅仅在于员工自身的才华,忠诚的道德理念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结果是一个函数的话,能力就是决定幅度的参数,而忠诚则是决定方向的参数。一个人的能力越高,如若缺乏忠诚,那么对企业而言,其创造的结果就越背离企业的目标。这就如同一个人跑步一样,如果他的方向与终点相反,那么他的速度越快,最终的结果就是越背离终点。 

中国式忠诚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强调忠诚的国家。中国有“孝”文化,“孝”就是指下一代对上一代的忠诚与服从。孔子在其著作中,再三强调了“孝”这种文化的影响,保证了伦理的有序性。 

说到“孝”,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悌”。如果说“孝”是保证上下两个层级之间的伦理秩序,那么“悌”所保证的就是同一层级之间的伦理秩序。悌所提倡的是在同一层级之间,小的对大的要尊重与服从。因此,中国有“长兄为父”之说。 

中国的家庭、家族、宗族,一层一层地放大和联系,就形成了一个个组织。就是这种以忠诚为基本理念的“孝”与“悌”,保证了伦理秩序,而且从来就不缺少对忠诚文化的渲染和宣传。 

在中国忠诚文化中,不得不提到就是三国时的关羽,他是忠诚文化的代表与化身。另外,在中国留得千古骂名的,也都是那些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人。这一正一反的教育,构成了中国忠诚文化的主体。 

从小,我们都在接受忠诚教育,“忠诚于国家、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参加工作了,你要“忠诚于公司”。由此,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组织需要我们的忠诚? 

你一定要忠诚 

中国有句俗语:“人有信则立,事有信则成”,信与被信的评价标准都是忠诚。之所以提倡忠诚的理念,是因为忠诚维系着一个组织存在的体制保证,忠诚是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在一个组织中,人们需要相互合作,而信任是合作的前提条件,没有信任的合作是不可能成功的。信任的基础是什么?那就是彼此之间的忠诚。只有忠诚于同一个目标,忠诚于同一个主体,信任才不会轻易破裂,才可能更稳固。 

有一种说法叫“主人翁精神”,就是让个人把组织视为自己的,要忠诚于这个组织。对组织中的每个个体来说,他们忠诚的主体和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就非常容易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抗战时期,一声“同志”可以让陌生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因为彼此是在为同一个主体——共产党,和同一个目标——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 

忠诚是服从的前提条件。组织中个体对主体的服从,将直接影响到主体目标的实现;而组织目标的实现,又要靠个体去执行。因此,组织必须保证个体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才能保证预期结果的实现。 

如果个体对组织不忠诚,他可能就不按照组织的命令去进行行为选择,这不仅不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更可能对企业造成伤害。如同军队打仗一样,只有上下一心,言出一且行于一,才能保证在战争中取胜。如果各有各的打算,就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为对手所败。 

思 考 

1.企业为什么要把忠诚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 

2.忠诚文化的由来是什么? 

3.忠诚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忠诚 

因忠诚而可靠 

一个人不忠诚,你就会觉得他不可靠。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曾经欺骗过你,那么想让你再次相信他,他就需要费很大的劲。在中国有一句叫“一次不忠,百次不用”,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去研究那些成功的、被人信赖和敬仰的人,我们可以发现往往他们都具有忠诚的美德。忠诚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使你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感染周围的人,被他们信任并委以重任。 

忠诚对你是有益的 

有人可能会说:“忠诚只有益于老板和企业”,其实,最大的受益者是你自己。 

对事业、企业的忠诚一旦养成,就会积累成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样,无论你到什么地方都会获得老板的看重,就永远也不会失业,因为每个企业都需要那些具有忠诚的员工,因为忠诚是现代企业中普遍采用的基本的用人标准。 

有一家公司主要从事家电产品的区域销售工作,由于老板的经营不善而濒临倒闭。这个时候,公司的很多员工,只关心自己的未来会如何,只关心自己还能不能按时拿到薪水,陆续有人离开了这家公司。 

但有一位员工,从公司有困难开始,自始至终都没有向老板提出过辞职。在公司无法发放工资的情况下,即使外面很多公司提出了高薪聘请他的想法,他仍然认真努力地工作。可惜的是,他无法改变公司的命运,公司最后还是倒闭了,但是他却在行业里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以前的竞争对手纷纷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最后通过原来老板的推荐,他去了一家家电生产企业做了营销经理,实现了事业上的一个大跨越。 

思考 

1.自己会相信一个对其他人不忠诚的人吗? 

2.忠诚是取得信任的基础,对吗? 

3.忠诚对自己有没有益处? 

责任与忠诚 

忠诚的责任 

忠诚是现代职业道德的基本组成元素。道德是什么?道德是一种内化的标准,它起到了内在的监督和指导作用。只有在道德的指引下,人们才能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因此,构建自己的职业道德,构建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就成为了你获取企业信任、获得广阔舞台的前提条件。 

提到忠诚,就不得不提到责任,因为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对组织负责任,是你对组织忠诚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你的任何行为和语言,无不关系到公司的形象和发展。所以,你必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立足岗位、塌实认真地做好工作中的每件事情。笔者经常给学员讲:“你要对得起自己领的那份薪水,否则谈忠诚就是表面文章。” 

忠诚是你的本分 

对组织忠诚不是你比其他人优秀的地方,因为忠诚是你在组织中获取位置的一个基本条件。只有在忠诚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价值,才是你优秀的理由。但现在很多人对忠诚有一种误解,认为因为自己忠诚于企业,企业就应该给予更多的机会,这显然不能称为正确的思维模式。 

一个鱼缸不漏水是它成为鱼缸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但不能因为不漏水就把它称为完美的鱼缸,因为鱼缸的造型、颜色、材料等也是其成为完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样的道理,员工对企业忠诚,就如同鱼缸不漏水一样,只是一个基本的条件。 

作为职业人,所有因品行欠缺的行为而导致的工作差错,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还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许你极具道德观念,也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但你是否把这些化为了对企业有益的工作成果?要知道,忠诚并不是企业选用你的惟一理由,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你的价值,而你的工作价值,不仅仅是口中所说的忠诚,更是工作的成果。 

忠诚不是用来说的 

忠诚不是用来说的。这就好比恋人之间,你会仅仅因为对方说会忠诚于你,就相信他永远不会背叛你吗?当然不会。你会对其忠诚进行衡量,看其是否非常在意你?是否记得每个重要的日子?是否非常了解你的喜好?是否对其他的诱惑不为所动?如果他做不到这些,你可能会相信他是忠诚的吗? 

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对组织忠诚的。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你需要对自己所关心的事做出反应,而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给你的义务。责任是你的本职工作,而忠诚是你对待企业和工作的一种态度。 

在工作中经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员工对企业并不忠诚,但口中却不这样。这种不忠诚,是因为员工是企业风险的逃避者。这种逃避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对本职工作的不负责任。正是这种责任的缺失,让你无法实现自己对企业的忠诚,这对获取信任和更大的舞台将是十分不利的。但有些人,虽然本质上并不忠诚于公司,而嘴上却说得天花乱坠。 

有家企业请笔者去做一个项目,当时该公司的运营非常困难,甚至连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企业的员工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离职,上班时间正常工作的没有几个,大多是做自己的事情,有的甚至在互相讨论自己的退路。当时企业的老总希望能够裁员,以节省开支,但是每个员工都对老板说要与企业共进退,都是一样的满腔热血,老总无法决策该裁哪些人。 

笔者当时的做法就是,把企业的问题放大,把企业说得是无法再挽救了,而且目前资金短缺,所以留下来的员工可能要承担领不到薪水的风险。结果马上就有一大批人,尤其是那些精神离职的人提出辞职申请,而那些依然认真做着自己本职工作的人,没有一个提出辞职的。由此可以看出: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可能对组织忠诚的,无论他怎样表明忠心。 

思考 

1.没有承担自己的责任,能说是对企业忠诚吗? 

2.自己是否经常把对企业的忠诚挂在嘴边? 

3.自己对得起所领的薪水吗? 

建立自己的忠诚 

弄清楚忠诚的目标 

忠诚能否建立,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是否具有相同的目标。如果彼此的目标不同,就说明二者的道路是不同的,那么还何谈忠诚呢?弄清楚忠诚的目标,就是把自我目标与忠诚对象的主体目标相对比,看是否相同,或方向一致。 

要做好这部分工作,就需要客观地分析所就职企业岗位的需要和自我特长、企业目标和自我需要,这两方面是否相匹配。只有二者相匹配,才可能对企业忠诚。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选工作就如同选择婚姻一样,如果男女彼此不合适,那么这段婚姻也不可能长久,即使没有分开也可能是不幸福的。同样的道理,如果个人能力和企业需要、企业目标和个人追求根本就是南辕北辙,这样双方就存在分歧,就不会有忠诚可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