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不原谅-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杜威有三句名言—
第一句解释了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你受教育不是为了考试不是为了拿文凭更不是为了迎合社会需求,那些都是浮云,是别人强加给你的。学习的动机不在外面,而在“人体内部”,你去看书去思考那是你的本能,是你兴趣和冲动的需要。
第二句说明了教育是啥玩意儿:“教育即生活。”杜威说教育不是为了以后的生活,它本身就是你的生活,其意义不在于能让你挣多少钱当什么官儿,而在于它本身,在于你做学生度过的每分每秒。所以老师甭急着教高深莫测云里雾里的知识,先得让人学会生活才是。
第三句解释了怎么进行教育:“在做中学。”杜威最看不惯的就是一坨学生呆坐在教室里看书。看看看,看一万年你也不知道怎么做!你要想学一个东西,唯一的方法就是去做,去亲自体验。萧伯纳不就说了嘛,“有本事的人就去做,没本事的才去教呢!”
直到现在美国教育者一直以杜威为制高点。不光美国,全世界教育家都对他顶礼膜拜,谁不想把这么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到自己国家来啊。
就中国不想。当年杜威曾屁颠儿屁颠儿来中国,想跟胡适一起在此发展真正的“杜威主义教育”,最后碰了一鼻子灰。不过这是后话。

生活的目的是自我发展。一丝不苟地活成自己的样子—你我都是为了这个才来到世上。
—王尔德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可他没说怎么生活。你到Google问问“人该怎样活着”,十个回答里有九个都会说快乐地活着,另一个则说该快快乐乐地活着。但要问如何快乐地活,这可是个难题了。
其实说倒不难,就是“一丝不苟地活成自己的样子”。
在20世纪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同时也是教育学家们看来,教育必须让人达到这种状态。
但能达到这种状态的人极为罕见。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这种境界叫做“自我实现”,它意味着你能够发挥自己全部潜能,面对一个真实的“我”。在马斯洛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级别,五星上将,你要能触及它那你就圆满了。不过他研究后却发现,现实中绝大多数人圆不了只能缺着,缺的结果就是自己的潜力基本全部被压抑。而那些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和普通人士的区别就是他们较少屈从于社会,而是选择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从而实现了自我。一旦如此,这帮人的潜力全部“井喷”,个个都达到了自己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存在主义教育学家”们认为,极致的教育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达到这种状态,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让人能够实现“各自的自我”。而学生最应该拥有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真诚地面对自己、主动创造生活的态度。所以老师先不用传授什么知识技能,最重要的是去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精神,让他们不畏惧、不顺从、不屈服于现实世界。这才是接近生活本质也是接近教育本质的通道。总而言之,应当“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
这些存在主义教育家觉得传统教育什么的最讨厌了,那种老师学生“支配—服从”、“指挥—执行”的关系无异于毁掉人的生活,而灌输知识和思维,如奈勒所说,只能造就“成批的头脑”,扼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

奈勒鄙视的不就是中国这种教育么。不光是奈勒,从卢梭到杜威,大家都对灌输式教育方法和老师学生间等级关系嗤之以鼻深恶痛绝,而在西方,这种教育已经跟渡渡鸟和诗人一起灭绝了。再看中国,虽然课本上印着20××年编写,实际上用的教学方法不过是人家中世纪的残骸。别说中世纪,就连古希腊都比现在中国教育的水平高。
耻辱,真是耻辱。
但有人说这都是空谈,站着说话不腰疼。虽然王尔德说“很多人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有人能说得很好,因此说得好比做得好更难,也更有智慧”,不过我不拿这个反驳你,因为有人做的跟说的一样好。

1979年,中国曾派一考察团去美国考察他们的教育,这个考察团就说得很好,认为美国学生太差:
美国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踌躇满志;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就整天奢谈发明创造;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最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他们的结论是:美国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1。
按此说法,中国人现在应当拿诺贝尔奖拿得手软,电子产品应当是designed in China made in USA,中国文化应当统领世界,韩寒同志不用再费劲巴拉地搞什么文艺复兴了。
可事实是,文艺复兴瘾还没过完呢就死了,而美国人拿诺贝尔奖的频率几乎快赶上了足球运动员拿世界足球先生的频率。
事实是,中国每年有近百万应届高考生背井离乡,去西方国家接受那“病入膏肓”的教育。
那咱倒是看看,他们的教育是怎么病入膏肓的,看看那帮数数都数不利落的孩子是怎么成为诺奖得主的,看看为什么外国学生说上学是最快乐的事儿,然后想想为什么中国人挤破了脑袋也要逃到腐朽的资本主义国家接受病入膏肓的教育。
是的,咱大可不必跟个老学究似的掰扯教育理论,那多沉闷。只要看看那些教育水平先进的国家是如何做的,看看那儿的学生是怎么生活的,您亦可窥得何为“理想教育”。

我无需多说,只需展示。
──瓦尔特?本雅明

我是在David Shields那本全部是引言的书《REALITY HUNGER a manifesto》上看到本雅明这句话的。令小生困惑的是,本雅明也写过一本全是引言的书  ,倘若David Shields是从这本书中引的,那最开始是谁说的这句话就难以考证了。 
咳咳,我的意思是,这部分内容将仿效《REALITY HUNGER a manifesto》使用很多引述,将像Shields、本雅明那样,“无需多说,只需展示”。其原因有二:第一,鄙人一介布衣,从未有国外念书之经历,描绘中国教育之丑那是义不容辞,但若要表现外国教育之美,心有余力不足啊。所以,与其我自己一个劲儿地说,还不如由我来办个展览,展示一下别人在外国教育中的体验以及他们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这样外国教育才能被原汁原味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其二,小生非常喜爱引用这种形式,窃以为它有种娇羞之美。同时我也想试试用引述写作是个啥感觉。所以这部分也算是满足本人的美学欲求吧。
总而言之,如果您对外国教育的面貌感到“饥渴”,那就请跟我进入这个展览。等参观完毕,您心中自然会勾勒出一个理想教育的轮廓。

由吃饭之事谈起
我小的时候最讨厌两件事,一是“被比身高”,二是“被吃饭”。中国的孩子每到吃饭,总被家长威逼利诱软硬兼施,如同经历一番浩劫,杯盘狼藉鸡飞狗跳。
然而国外却是另一番景象。
万圣节晚上,我和房东的女儿、外孙女一起吃晚餐。她的外孙女刚4岁,上幼儿园,非常活泼、可爱……开始吃饭了,我以为妈妈会像大多数中国家长一样,一勺一勺把孩子喂饱,然后自己再去吃饭。然而,我看到的却是孩子自己用稚嫩的小手,有些笨拙地拿着叉子,从各个盘子里去挑自己需要的食物,放回自己的盘子里,然后叉起来放进自己的嘴里……把嘴巴弄得满是油。在吃饭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人帮她一下,也没人说她一句。小孩吃了很少一点食物,就跑出去玩了。她的所有家人没有一个追着她让她回来再多吃一些,而是自己继续悠闲地吃饭。
而在中国,家长爱孩子,在吃饭上下的功夫最大……用勺子、筷子喂……满屋子追赶孙子,喊叫着喂一口……不分青红皂白,使劲塞……
饭后与房东交流得知,美国人不硬逼孩子多吃……孩子从能够拿动勺子的时候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
几乎所有美国孩子都不喜欢吃青菜……父母尽管也知道青菜的营养价值,但绝不会强迫孩子吃。美国孩子吃饭,一说吃饱了,就可以放下刀叉离桌。我在的这21天里,没见过一个美国家长在孩子说过吃饱了之后还会连哄带骗硬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的。2
相比之下中国家长喂孩子吃饭简直像是喂猪,令人闻风丧胆。有的家长为了更好地帮孩子消食,先要以身作则把饭嚼成糊状然后吐出来塞给孩子,据说更有甚者,发明了一套装置,能将孩子手脚捆绑住脑袋固定住,让你动弹不得,免得在嘴巴被家长掰开时挣扎。
就吃饭这点事儿,为啥外国人和咱差别咋那么大哩?
假如您孩子40岁了,您还会追着他屁股后面喂饭吗?显然不会。为什么?他都那么大了,早就成人了,再让爹妈喂岂不笑话。但4岁不行,那时候这小不点儿还不算是人,所以要喂。
外国人就无法理解这事儿。都是俩眼睛一鼻子一嘴,怎么他就不是人呢?孩子再小,他也是一个人啊。
吃饭之事的风格迥异,神似中西方教育之差异:把不把学生当人看,这是个问题。
1。?做最好的自己 
随着我国教育日趋衰落,网友们对各种教育现象的点评也是日益增多。这几天我看到网上一位仁兄一本正经地对中国学生批判能力差的新闻侃侃而谈,说什么咱们这种教育根本不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不符合国家的人才需求。
此位仁兄这么一说就穿帮了。照您这说法,教育就相当于国家一条生产线。学生都被制造成社会需要的螺丝钉。要照这个思路改革,中国教育永无出头之日。
再看看西方的教育,其精髓之处并不在于培养出多少个诺奖得主供国家使用,而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最好的自己,就像小生特别喜欢的一首歌儿里唱的,“be yourself; your perfect self。”   所以李开复这话拿到国外才对头。
但怎么才能做到这点呢?
这就好比吃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谁知道你爱吃什么啊?于是要想让每个人都吃好,唯一的方式就是你把一桌子菜端上来,让他们自己尝。西方教育最诱人之处,就在于提供了一桌子非常丰盛的佳肴,在于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下面咱就来看看那些学生是怎么享用这饕餮盛宴的。只不过,都是十几岁的青年,看看人家是怎么生活的,看看当他们在谈论学习时他们在谈论什么  ,再想想自己,不免又要捶胸顿足仰天长叹。
当我们在上数学课时他们在上什么:兴趣大于一切
您可以先看看外国学生的课表。这是美国一中学课程列表的节选。

科学类:
生命科学?生物学?生物工程?人类解剖学及生理学?园艺学
环境科学?地球科学
社会科学类:
世界历史?美国政府?美国史?欧洲史?行为科学:人际关系
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新闻分析
英语:
英国文学I:18世纪经典?英国文学II:20世纪浪漫主义?戏剧文学?人文精神I:史前时期文艺复兴?人文精神II:文艺复兴现代主义时期?文学与电影
艺术类:
艺术基础?素描?油画?雕刻?陶器制作?珠宝&美术钢板
工作室录音?乐队演奏?交响乐团演奏?管弦乐演奏?爵士乐
音乐理论?音乐欣赏?键盘演奏?吉他?戏剧艺术?剧场技术
卫生、安全、体育类:
卫生?驾驶?足球?摔跤?篮球?排球?快速球类运动

这里只是列举了全部课程的很小一部分,有些课程还分不同级别(比如乐队演奏有初级和高级) 不同课程还有不同要求(比如要学爵士乐你得先学艺术基础),此处均忽略不计。

再看咱中国某高中高三某班的课表(此课表放之全国而皆准):


别 节
次 星期








午 1
语文
历史
英语
政治
数学

2
语文
数学
语文

英语

3
历史
英语
数学
体育
语文

4
英语
政治
自习
历史
语文


午 5
政治
体育
历史
英语
数学

6
数学
英语
政治
作文
历史

7
英语
语文
数学
作文
政治

8
统练
统练
统练
统练
统练



有没有种人家在五星酒店或在金钱豹吃大餐,你蹲在街边儿啃干馒头就白水的感觉?(现在中国也搞选修课装点门面,不过咱选修课就好比大学里的美女—本来就没几个,还总被他人侵占。正所谓红颜薄命,到了高三,选修课基本是全军覆没。)
英美等国的中学(有的地区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都会开设少则几十门、多则三四百门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课程表,专属的菜单。学校没有“班”的概念,所有课都是“走班制”,没有学生一屁股坐教室里一天不动的,大家都要四处奔波,下了这节课马上就要跑去另一个教室上另一节课。3 
他们中学的这些课在中国大学里都见不着,而他们大学的课程你怕是一辈子都没听说过……这是美国一个名牌大学的选修课列表的部分摘录:

核心课程:
1。民主与平等 2。正义
3。国际关系与伦理 4。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5。儒家人文主义 6。有神论与道德观念
7。自我,自由与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
9。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 10。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

科学类课程:
1。光与物质的性质 2。空气
3。宇宙中的物质 4。观察太阳与恒星
5。时间 6。爱因斯坦革命
7。环境的风险与灾难 8。现实中的物理
9。Cosmic connections 10。 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
……
本科新生研讨会课程:
1.人的进化 2。翅膀的进化
3。细菌的历史 4。银河与宇宙
5。象棋与数学 6。疾病的话语
7。DNA简史 8。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
9。应然:道德判断的本质 10。火星上的水
11。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 12。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
13。非洲的艾滋病 14。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
15。什么是大学,它的目的是什么? 16。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
17。怀疑主义与知识 18。一个社区的研究
19。基督教与美 20。怎样欣赏画
21。浮士德 22。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
23。香蕉的文化历史 24。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25。苏格拉底及其批评者 26。怎样读中国的诗歌
……

怪不得大家都爱去外国上学。这么丰满肥硕的课表,看得我直流口水。音乐,戏剧……学这些个东西搁中国就是“不务正业”,成何体统?祖国的花朵就应该上数学连堂!而外国学生竟能光明正大地不务正业,简直人神共愤。
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数学、科学、地理、历史、外语和艺术七门功课为主课,但美国并没有为七门主课编写全国统一教材,哪种教材更适应孩子的特点,老师就可以就去选择它。同时,这些主课也会分三四个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
而其他辅课更是由各学校甚至教师自行决定……美国中小学会为孩子们开设园艺、驾驶、缝纫、烹饪、木工、机械、摄影、乐器等丰富多彩的课。这些课程能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生活,知道怎么去生活,也从中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对千行百业的兴趣。4

咱中国有个词叫“课余爱好”,但在国外根本没这说儿,人家上课就是爱好。这几年下来你得修够多少学分选够多少课程才能毕业,爱好少了还不行哩。这一二百门课总得有你的口味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