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望族-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经过这半年接触;沈瑞也看出沈琴的变化。

    沈琴已经在尽量克制自己的冲动;行事稳重许多。只是他毕竟只有十四岁;言谈行事已经能看出几分略带稚气的急公好义。

    这rì下午;轮到沈瑞与沈琴侍疾。

    服侍三老爷用了药;安置他睡下后;沈瑞与沈琴两个就退到西稍间。

    炕几上有一本《四书集注》;还有一本上一科会试的时文汇编;前者是沈琴的书;后者是沈瑞的。

    这也是徐氏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几个在侍疾的时候也要温习功课。

    学习向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不是看他们几个自律;徐氏早就另请先生;暂代三老爷授课;不会让他们放羊似的;毕竟读书是大事。

    沈瑞洗了手;坐在炕边开始看了起来;沈琴却是面带踌躇;一眼又一眼地望向沈瑞;yù言又止。

    沈瑞抬起头:“琴二哥有事?”

    沈琴犹豫了一下;道:“瑞哥;我与宝哥是不是该告辞了?”

    沈瑞讶然;撂下手中书卷:“不是要等族中长辈进京;过了明年chūn闺才回去么?琴二哥怎么说起这个来?可是下人有所怠慢?”

    沈琰与其他族中秀才能不能举业后上京;如今还不好说;可是八房沈流是早就定下今年进京赴考的。

    沈琴连忙摇头:“大伯娘治家有方;哪里会有那样的事?”

    沈瑞挑眉道:“那是为甚想要离开?”

    沈琴神sè有些黯然:“三叔耗了jīng神;大夫不是说宜静养么?”

    沈瑞沉吟不语;关于三老爷的病;他与徐氏之前也谈起过。

    徐氏那里;就是否让三老爷继续教导他们四个族兄弟之事;也在犹豫。

    之前本是计划让三老爷教导他们一年;后来三老爷兴起办学的念头;徐氏与大老爷夫妇两个不忍拦着;不过也提心吊胆。

    如今三老爷一病;他们身为兄嫂难安心;也想到此处。除了担心三老爷的身体受不住之外;也担心沈瑞等人会耽搁学业。

    毕竟在他们这个年纪;正是夫子教导;整rì学习的年纪;总不好让他们拿前途来迁就三老爷。

    见沈瑞不说话;沈琴又道:“洲二伯要外放为官;要是派了南边的差事;我与宝哥两个正好无需劳师动众;直接顺路回家……”

    沈洲要外放的消息;在沈宅已经不是秘密。

    为了此事;二太太还哭闹了一场;闹到最后惊动乔家;连乔老太太都亲自登门;与大老爷夫妇不欢而散。

    如今二老爷的名字已经在吏部排着;就等着栓选。

    以沈家大老爷如今的身份;与二老爷老翰林的资历;不会派到穷乡僻壤去;最有可能去的地方就是山东、闽浙、湖广这些富庶省份。

    沈琴单单是为了三老爷“耗神”;起了早离的念头?

    望着那已经翻出毛边的《四书集注》;沈瑞皱眉道:“琴二哥是想要参加明年县试?”

    沈琴听了;身子一僵;随即苦笑道:“瑞哥果然是聪明人……”

    明年会试在二月;殿试在三月;京城落第举子回乡早说也要在二月末;那样的话;回到松江就是四、五月份;可是县试时间在二月。

    “连先前最执着考试的全三哥都耐心xìng子;越过明年院试;琴二哥怎么突然急切起来?”沈瑞不解道。

    沈琴倒是实话实说道:“如今三叔教导我们的;都是简单的东西;族学里的夫子也能教导;何苦还非要留在京城;还累了三叔?再说;瑞哥与珏哥明年定是要下场的;我与宝哥也不想落的太远……”

    沈瑞眉头微蹙:“这也是宝四哥的意思?”

    沈琴点点头:“只是怕三叔多想;也因松江路远;不想要麻烦长辈们费心;才一直没说……如今要是洲二伯派了南边的差事;我与宝哥两个顺路回去;也能省了麻烦……”

第二百一十七章 贞元会合(一)

    不管沈琴、沈宝两个是顾及三老爷的身体;还是真的不想错过明年县试;既能对沈瑞将这话说了出来;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希望沈瑞往徐氏那边透个话。

    要是他们两个过去说;倒像是嫌二房待客不妥当似的。

    沈瑞想了想道:“要是二叔选的不是南边的缺呢?”

    沈琴道:“那能不能看看松江会馆那边的人;要是有人回乡;顺路就回了

    他与沈宝两个十四岁;想要单独上路;二房长辈也不会放心。二千里路;不是二百里;路上最快也要一个多月。

    沈瑞见他连这个都想到了便道:“且看看长辈安排;二叔那里的消息也差不多该下来……”

    等到徐氏跟前;沈瑞转达了沈琴、沈宝想要归乡之意。

    徐氏闻言;亦是犹豫。她的心里还是赞成三老爷静养的;不过对于沈琴、沈宝提出的想要随同乡南下的事却不赞成。

    族侄是随着她这个族伯母进京的;即便要回去;也当二房安排人手妥妥当当送回去。

    此事就耽搁下来;只等二老爷的外放结果。

    等到中秋节后;三老爷终于痊愈。人清减了不少;面上更是瘦的双眼都洼陷进去;看得沈瑞、沈珏等人都胆战心惊;

    倒是几位老爷、太太;见怪不怪;反而觉得三老爷这两年已经不错;早先每逢换季时总要病一病的;可打去年冬里到今年秋;就只病了这一次。

    转眼到了八月二十五;吏部双月大选;二老爷的补缺也正式下来。

    洪武间;定南北更调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其后官制渐定;自学官外;不得官本省;亦不限南北。

    若非如此;二老爷原籍在南直隶;现籍在北直隶;要是南北都规避的话;就只能选两京任职与西北、西南任职了。

    二老爷由从五品翰林院侍讲学士;升调从四品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参议。

    在亲朋好友眼中;二老爷京官转外官;算不得喜事。

    不过;江西行省地处江南;百姓富庶、文风鼎盛之地;不管是大老爷、还是二老爷对于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二老爷这里;也开始准备离京。原本九月初就有宜动身的吉rì;不过因沈珞祭rì在重阳节;就定了九月十一启程。

    二太太先前还闹;如今已经有了结果;知晓再闹无用;便也安静下来。

    如今二房需要考虑的;就是带不带沈珏与玉姐南下。

    至于二太太;那不用说;自然要跟在二老爷身边的。

    沈家没有公婆需要媳妇进孝;二太太即便觉得京外穷困;也不想离开丈夫;孤零零一个人留京。

    沈珏才正式过继到二老爷夫妇名下;正是当相处生情分的时候;两下分离难免感情生疏;玉姐十二岁;却到了该教导规矩、相看人家的岁数。要是随着父母南下;说不得亲事就要被耽搁。

    大老爷与二老爷兄弟两个商议一番后;定下沈珏南下、玉姐留京的决定。

    除了舍不得将玉姐嫁出京外;兄弟两人也不相信二太太会教养女儿;还是决定将玉姐留给徐氏教养。

    对于玉姐这个庶女;二太太这十来年;虽没有磋磨;可也没有上心过的时候;不过是无视。

    只因沈家嗣子少;玉姐即便是庶出;也是三房唯一的小娘子;徐氏这个当家人又公正;才没有下人敢怠慢欺负玉姐。

    至于沈珏;读书资质甚好;xìng子散漫无恒心;二老爷想要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长辈们的决定一出来;沈珏就有些傻眼。忐忑中又带了几分期待;因为二老爷南下时会先送沈琴、沈宝回松江;再逆江而上到江西。

    就为了这个;面对长辈们的盘问时;沈珏毫不犹豫地点了头;表示自己乐意随嗣父母南下。

    等回过神来;沈珏心中不知是酸是涩。

    跑到九如居来;他看着沈瑞;颇为愧疚:“方才脑子一热;倒是忘了二哥……我们都走了;岂不是就剩下二哥一个人在京里?”

    旁人不知道沈珏;沈瑞还能不知道?

    每当沈珏脸上露出这样挣扎复杂的模样;定是又想起本生家来。

    与沈瑞这个伪少年不同;沈珏是真正的十三岁;遭逢骨肉生离;想念那边也是情有可原。只是他私下里与沈瑞也埋怨那边;如今肯定在相见或不见中犹豫了。

    沈瑞道:“你以为你会去多久?三年后二叔即便不调回来;你也会被送回来应童子试。不过几年的功夫;一眨眼就过去;好好收收心安心听二叔教导

    沈珏轻哼了一声;看着沈瑞道:“我满心舍不得二哥;二哥倒是心狠……

    沈瑞笑道:“那我说舍不得;珏哥就留京不走了?”

    沈珏翻了个白眼;抱胸道:“想的美眼气去;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我可是要去见世面去了……”

    东宅里;三老爷书房。

    沈琴、沈宝已经定下随二老爷南下;过来与三老爷致歉。三老爷不仅是族叔;还是教导他们兄弟两个的师长;他们越过三老爷就议返乡之事;也是不对

    三老爷面上露出几分不舍;可想着长兄、长嫂的劝告;也晓得其中道理。

    自己即便有心开书院教学;也不是一撮而就之事;需要慢慢筹划;可沈琴、沈宝年岁却是耽搁不得;正是该勤勉苦读的时候。

    如今兄嫂并不拦着他办书院;可也不希望他“纸上谈兵”;希望他好好去其他书院考察一番;看夫子怎么授课;如何引导学生之类。将这些都摸清了;再开始招学生;省的浪费自己jīng力;还耽搁了学生功课。

    三老爷心里虽觉得有些挫败;可也晓得兄嫂说的有道理。

    只是如今三太太临盆在即;他又才痊愈不久;倒是不急cāo心办学之事。对于沈琴、沈宝的离去;即便觉得不舍;他也能平静地接受了。

    “琴哥是急xìng子;只是读书之事不是心急就可的;需循序渐进……明年要是想下场也不是不行;只是胜败需从容……”三老爷先对沈琴教诲道。

    沈琴恭敬应了;三老爷又望向沈宝:“只是宝哥这里;这一南下;要与你老师岔开了……”

    祝允明是举人;今年年底会随着新举人进京应会试。

    沈宝抬头道:“过几年侄儿与琴二哥再来京里;总有再听先生与三叔教导的时候……”

    祝允明与他有师生之名;三老爷与他却有师生之实。在沈宝心中;同只相处了几rì的祝允明相比;三老爷更亲近;眼中就带了不舍。

    小家塾开设这半年来;三老爷除了教导四人四书五经;私下每rì还抽出半个时辰;指点沈宝书法技艺。

    虽说半年的时间;沈宝的字画还不到改头换面的地步;不过进益也颇深。

    到了重阳节这rì;是沈珞周年祭;沈珏正式除服。在此之前;沈瑞身为堂弟;已经服完九月大功。

    因沈珞去世时年纪小;家中长辈都在;烧周并没有大张旗鼓做法事;只在京城几处寺院里舍了钱米;为他做了几处供奉。

    沈家这里;自打进了九月气氛就开始凝重;到了正rì子这天;沈大老爷从衙门告了假;带了三老爷、沈瑞、沈琴、沈宝几个;随着二老爷一家去了昌平;给沈珞烧周年。

    只徐氏留在家里;照看快要足月的三太太。

    等到rì暮归家的时候;就见门外管事都是神sè激动地上前报喜。

    今rì中午三太太开始发动;用了一个半时辰;申正生下一个小少爷;母子均安。

    几位老爷都欣喜不已;二太太听到这个消息;眼泪立时出来。

    “我的珞哥回来了……”她在心底喃喃自语;心里又酸又软。

    东宅产房外间;徐氏看着襁褓中的小婴儿;心里担忧不已。孩子虽是将足月生产;可体重还不到五斤;又瘦又小。

    徐氏虽没有生产过;可却是看着沈珞与玉姐落地的。沈珞生下来五斤八两;玉姐则过了六斤。同别人家的孩子相比;并不算大。

    眼前这小婴儿;同当年的沈珞与玉姐相比;还要小了一圈;小胳膊小腿细弱的吓人。

    待婢子进来禀告;几位老爷与二太太、少爷们回府;如今正往这边来;徐氏忙收敛不安焦虑的神sè;露出几分喜意;迎了出去。

    三老爷强自镇定;可面上依旧是带了兴奋的cháo红;喘息也加重。

    大老爷、二老爷无法;只好强拉着他;让他走的慢些。

    “我有儿子了;大哥、二哥;我有儿子了……”从在大门口得了消息;三老爷嘴里这来这一句;现下手舞足蹈地念叨起来:“哈哈;我有儿子了”

    大老爷含笑颔首:“晓得了;晓得了……”

    二老爷亦笑着;心里除了欢喜还有些茫然。

    何谓生;何谓死?

    一年前的今rì;珞哥身故;一年后的今rì;新生儿落地。

    若是人死后能转世投胎;那珞哥是不是也该进了轮回;再生人世?

    二老爷并非佛教徒;不过在妻子的念叨下;也开始惦记起生死轮回来。倒不是像二太太那样;神神叨叨地觉得沈珞再次投胎沈家;而是希望儿子能转世投胎再入人间;娶亲生子;将上辈子没经历的都经历了;好好过一辈子。

    沈瑞等人;跟在几位老爷身后;自然也为三老爷欢喜。

    三老爷在几位老爷中虽算年轻的;可也三十好几的人;旁人这个年纪都快抱孙子;三老爷这才有了头生子。

    只是这落地的rì子;有点不赶巧;正赶上沈珞祭rì。

    想着二太太的脾气;众人不由都望向二太太的背影。

    二太太早已拭了眼泪;不过目光依旧湿润着;在婆子的搀扶下;脚步中了几分急促……

第二百一十八章 贞元会合(二)

    待看到襁褓中的新生儿后;大老爷、二老爷便心下一沉。三老爷直愣愣地看着;欢喜中带了几分忐忑:“大嫂;这是哥儿不是姐儿么?怎么这么小?

    徐氏笑道:“这是疼娘的孩子;要是哥儿胖了;当娘的可要遭大罪。弟妹今儿午时发动;两个时辰就生下哥儿……旁人家的孩子;哪里有生的这么顺当的?现下小不怕;到底是将足月而生;只要rǔ母nǎi好;等到百岁的时候照样是大胖小子……”

    三老爷听了;这才安心;却是死活不敢抱;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伤了这小婴

    沈珏、沈琴、沈宝几个家中都有弟妹或侄儿、侄女;只有沈瑞两辈子加起来;还是头一回见刚落地的新生儿。

    看着那红红皱皱的小脸;稀稀落落贴着几根头发;沈瑞实是不能在这小婴儿脸上看出“头发浓密”、“眉眼俊俏”来。

    可瞧着徐氏笑呵呵的模样;又不像是扯谎。

    二太太站在徐氏跟前;看着徐氏怀里的襁褓;眼睛直勾勾的移不开。

    徐氏察觉出她的异样;侧身将襁褓交给rǔ母;吩咐rǔ母带下去;随即对众人道:“也看了小侄儿来;大家还是先回去梳洗……”

    二太太醒过神来;一把拉住rǔ母:“珞哥……珞哥……”

    那rǔ母吓了一跳;胳膊也一抖;差点惊醒襁褓中的婴儿。

    徐氏见状;忙拉下二太太的手:“二婶出去一rì也乏了;还是先回去歇歇

    几位老爷脸sè都有些不好看;二太太并不是会掩藏心事的人;这大半年二房里关于“珞哥投胎”的话也传出来过。

    虽说沈珞也是他们心疼的子侄;却不会听信二太太的疯话;将三房新落地的孩子当成是沈珞转世。

    二太太眼泪簌簌落下;望着徐氏恳求道:“大嫂;真的是珞哥回来了……不仅生在这个rì子;长得也与珞哥当年一般无二……”

    徐氏本就心里担心才落地的侄儿;怕惊到三老爷;强忍了不安强颜欢笑;二太太这里却又给添乱;很是不耐烦。

    不过见二太太满脸流泪;心中叹息一声;她便只有忍了恼怒;道:“二婶想左了;孩子落地不都是一个模样?珞哥要是转世投胎;如今都要百岁了;这rì子也对不上……”

    二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