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望族-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二房先丧独子;再丧嗣子;长辈们情何以堪?幸好还有沈瑞与四哥在;不再是三年前单丁的情形;否则病倒的就不会是三老爷一个

    如今宗房也表达了伤感;可沈珏到底殇了两月;沈理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若是真舍不得;当年就不会出继出来;这三年来虽说沈珏一半时间在京外;可在京那一年也没沈械这个本生胞兄如何关照。

    既已经没了骨肉名分;如今这样作态就没意思。

    沈理不过三十几岁;可小时经历坎坷;见多了世态炎凉;自是想到“人心难测”上;望向沈的目光就带了几份探究。

    沈并无私心;倒是并不心虚;可也在这样的目光下声音不由自主地降了下来:“我家老爷卧床不起;没有旁的心愿;只想要骨肉团聚;这才打发小弟进京来……”

    打着族长大老爷重病的旗号;并不是沈有心诅咒亲生老子;而是族长大老爷自己吩咐的;不过是想着此要求到底不合规矩;想要以情动人。

    只是沈孝顺;嘴里避讳;在尚书府大管家与沈瑛兄弟前都没提。

    眼下在沈理的注视下;沈有些熬不住;这才将这旗号抬了起来。

    果然;沈理有些动容;神色也犹豫起来。

    沈只觉得自己手心湿哒哒;虽故作镇定;可眼角却不由自主地看沈理的脸色。

    这时;沈理却是摇了摇头;道:“不可即便你孝顺;也没有这般孝顺的;族长当是丧子之痛;一时失了心智;才这样吩咐。”

    沈的脸立时僵住;却依旧带了坚持道:“不管如何;到底是父命所在。

    沈理看了他一眼;正色道:“这并不是你一家之事兴灭继绝这样的大事;并非儿戏;不是一句骨肉难舍;当初契约就做算了要是我没记错;出继嗣书上都有‘生死聘娶不与本生相于;这一句。假若珏哥儿在世;令尊实舍不得骨肉;想要让珏哥儿归宗;两家有商有量也就罢了;如今珏哥儿已殇;入土为安;还要折腾一回;未免引人侧目。传到外头;以讹传讹;我们松江沈氏一族都要跟着担是非;成了旁人嘴里的笑话……”

    要是再严重些;被人借题发挥;弄到朝堂上去;说不得此事就成为攻讦沈沧的藉口。

    京缺都是有数的;堂官位置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外头等着进京的封疆大吏多了;都安排心腹在京里看着;但凡听到一丝半点的动静;京中的后手都能蜂拥而至。就是京中侍郎、小九卿资历到了;只因没缺不得升迁;坐等着尚书腾地方的也不是一个两个。

    沈诧异道:“不止于此吧?莫非因二房族叔官至尚书的缘故?”

    沈理道:“也是也不是。京中南官虽多;可像松江沈这样几个房头都出有京官在京的并不多;南官那边少不得就多关注沈家些。”

    沈理堂堂状元;沈倒是不觉得他会扯谎蒙自己;不由带了焦急道:“这可如何是好?珏哥儿这一去;我家老爷又痛又愧;念念不忘的就是接了珏哥儿回去;要是万一……”

    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话搁在沈身上也半点不假。

    从昨日起;相继在沈瑞、沈瑛面前碰壁;沈心里也没底了。他原觉得二房理亏之下只要宗房开口“归宗”的事情即便要扯皮一下;最终也会如愿。即便名誉受损;也是二房一房受损;可二房没有照顾好沈珏确实是事实。

    昨儿沈瑞的反应;加上眼下听沈理说了利害关系;沈对于二房的应对就没有那么笃定。

    沈理见他听见去了;便好心多劝了两句道:“你虽是一片孝心;可此事到底鲁莽;还是莫要开口的好。既到了京里;就去祭祭珏哥儿;早日回乡去吧…

    沈却没有应;神情有些恍惚。

    沈理与他不熟;该说的说了;便不再多言;吩咐人上了茶汤。

    从御赐的状元宅邸出来;沈混混僵僵地上了马车。

    直到回到宗房老宅;进了暂居的跨院;沈才醒过神来;脸上不由带了懊恼。

    要说自己老爹痛愧情急;一时生了要接珏哥儿归宗的念头;那后边煽风点火使得老爹心意弥坚的就是自己了。

    如今老爹全部心思在这上;要是让他失望;就是第二次打击。他也是年过花甲的人了;这半年来丧父又丧子;身子已经损了一半;哪里能再受打击?

    沈想到此处;怕的不行;抽死自己的心都有了。

    沈就这样坐着;想了又想;却是毫无成算。虽说之前他赌气时;曾想着要是族亲都畏于二房之势;就去求堂舅贺侍郎。在自家三兄弟中;自己与舅家最亲近;与贺二老爷关系也好。

    可也只是想想;且不说外姓人有没有资格插手沈家之事;就说贺侍郎如今在刑部;二房大老爷可正好是他的上峰;就是自己厚着面皮求了过去;贺侍郎就肯为了堂外甥去得罪上峰不成?

    这一坐做到天色将暮;到了饭时;小厮上前来询问何时开饭;被沈骂了下去。就是老宅管家出面;也让沈不耐烦打发出去。

    如今他心如乱麻;又哪里有心思吃饭?

    〖

第三百九十二章 归去来兮(五)

    仁寿坊;沈宅;客厅。

    沈瑛与沈全来了;不止沈瑞过来陪客;大病初愈的三老爷也踱步过来。沈全还罢;与沈瑞交好;过来的次数也多;三老爷只当自家晚辈一样;对于沈瑛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族侄;三老爷却多客气几分。

    真要论起来;这族叔侄两个还有半师之谊。

    三老爷在家备考;并未出去拜师求学;可做文章可不是塞门造车就能好;少不得请众多科举前辈点评。同外人相比;自然是紧着族人姻亲麻烦。沈家在京的几个进士;都没有落下;都被三老爷请托过;帮三老爷点评修改时文;沈瑛自然也不例外。

    “年节的时候多人;叔父还没有谢过;这一年来多劳烦子华费心了。”三老爷郑重道。

    子华是沈瑛的字;沈琦、沈全兄弟两个的字;便也从了胞兄;沈琦字子珍;沈全字子修。

    沈瑛忙道:“不过垂手之劳罢了;三叔再客气就外道了。”

    三老爷也不是墨迹之人;“哈哈”一笑道:“那我就不多言;等叔父心愿得偿时;再摆酒酬谢大家。”

    因提及科举;沈全不免担心沈瑞;低声道:“虽说你今年下场;可也不要待自己太狠;左右你年岁还小;除了这次;还是以后;熬坏了身子可不是玩的

    “三哥没看出我胖了?”沈瑞侧过头来;带了苦笑道。

    沈全仔细打量了他几眼道:“一时还真看不出来;仔细瞧着的话;两腮倒是见肉;不像年前似的都凹进去……”

    “比年前重了将十斤;只是不显。”沈瑞道:“三哥放心;弟弟知晓轻重;万不敢急功近利。”

    三老爷虽不怎么出来应酬;可三十几岁的人;毕竟不是孩童。

    眼见饭时将至;沈瑛这个时候来;可见是奔着沈沧过来的。因此即便沈瑛只是说着科举的事;丝毫不提及现下过来的来意;三老爷也没有冒昧相问。

    内院徐氏得了消息;知晓沈瑛、沈全来了;打发人来相请。

    沈瑛眉头略蹙;隐含忧虑;三老爷只当他是遇到什么难处要央求兄嫂;担心人多他拉不下脸来;怕伤了他的面皮;并不跟着过去;只吩咐沈瑞带人过去;自己寻了藉口回东院去了。

    沈瑛与沈全两个;则是随着沈瑞去了正院。

    实际上三老爷也是二房长辈;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不过沈瑛因是长子长兄;照顾弟妹惯了;为人比较仔细;记得三老爷有心疾弱症忌喜怒;当着他的面才闭口不谈。

    徐氏也是二房能做主的;沈瑛带了弟弟给徐氏见了礼后;便恳请挥退了下人;婉转地将宗房想要让沈珏归宗的事情讲了。

    此事徐氏早已心中有数;自是不觉意外;反而带了几份羞惭道:“到底是连你们也惊动了。其实你们大伯与我已经商量了过了;答应此事……只是沈之前只递了拜帖过来;至今尚未登门;昨日瑞哥儿过去探看时言谈又有些不愉快;才没有议定此事……”

    沈瑛与沈全两个都听得愣住;醒过身来;不由面面相觑。

    即便早就知沈沧与徐氏都是宽厚性子;可也没想到他们夫妻两个会就此事点头;毕竟此事有害无利。以沈沧与徐氏身份;完全可以推脱掉此事;不说旁的;只说此事需与远在南昌的二老爷商议;就能搁置下来。

    沈瑛虽心中并不赞成此事;可在长辈面前没有随意开口。沈全在旁;却是有些忍不住开口道:“大伯娘;您与大伯可得三思若是如此;知晓内情的会说大伯娘、大伯娘厚道;可更是多人会心生揣测;就是其他房头的族人说不得也各有思量。”

    不说别的;只说这样的“归宗”;会让人不得不琢磨是不是二房真的凌虐沈珏;且让宗房抓了什么把柄;才会答应这样的请求。

    二房因当年三太爷“子告母”、“逼父休妻”曾引得人非议数十年;如今再闹出事来;就要引得更多非议。

    徐氏却道:“谢谢全哥儿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世人谁人能不被人说……”

    沈全一片好意;徐氏很是领情。先前她对沈全重礼相酬;并不是为了答谢他年前年后帮衬;而是为了他确实视沈瑞为兄弟。

    二房人丁单薄至此;四哥年幼指望不上;沈瑞确实需要臂助。沈全人品;是徐氏看了好几年的;既重情谊又孝顺。他本就与沈瑞交好;又有孙氏对郭氏恩情的渊源在;倒是能做的一对好兄弟。

    就如眼下沈全与其说是担心二房受非议;还不若是说担心二房所受非议会影响到沈瑞身上。

    果然;沈全见徐氏不为所动;不由急了;直言道:“大伯娘与大伯固然不怕非议;可瑞哥儿呢?两人同日入京为嗣;一人殇了;一人好好活着;外人能猜测这边长辈不慈;就能胡言瑞哥儿不友……”

    “全哥儿;你在胡诌甚么?还不闭嘴”沈瑛在旁已是铁青了脸;低声怒喝。

    沈全心里畏惧长兄;讪讪地住了口。

    沈瑛已经起身;躬身道:“是侄儿没有教导;才使得全哥儿在伯娘面前大放厥词;这里侄儿代他给大伯娘赔礼。”说罢;已经跪了下去。

    沈全在下首;哪里还坐得住?少不得也跟在兄长身后跪了;面上带了懊恼

    他方才情急之下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倒好像是在给二房上下定罪名;这些话私下里与沈瑞说说没什么;当着长辈的面确实显得狂妄无礼。

    徐氏看重的沈全的本就是他对沈瑞的关爱;哪里会计较他心急之下的失言;摇头道:“这是作甚?瑞哥儿快扶你瑛大哥起来;全哥儿也起来……”

    沈瑞上前扶了沈瑛起来;沈全也老实地跟着起了。

    沈瑛还要再说;徐氏道:“全哥儿还没成亲生子;不能体会父母之心;瑛哥儿你却也是为人父了。我与你大伯两个不看别的;只念在宗房大老爷的爱子之心。至于旁人说嘴;正如瑛哥儿所说;亲近的知内情自不会多想;不亲近的管他如何说辞……”说到这里;又望向沈全:“全哥儿也莫要太担心瑞哥儿;此事不独是我与你大伯之意;瑞哥儿也是早点了头……”

    沈全望向沈瑞;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沈瑛本无心参合此事;主动过来传话;也不过想要从中周旋一二;不让宗房、二房生嫌隙;倒不是非要见沈沧不可。

    眼见徐氏这边主意已定;沈瑛便也没有再多说;带了沈全告辞了。

    登上马车;沈全便忍不住开口道:“二哥今儿定是去状元府寻六族兄;还不知是什么说辞;作甚不直接登门来;非要上蹿下跳四处摆出委屈模样?同大伯与大伯娘的心胸比起来;真是全无风度”

    沈瑛瞪了他一眼道:“二房大伯、大伯娘这般品行;你不想着见贤思齐;反而想要煽风点火;将事情闹大不成?”

    沈全立时萎了;小声道:“珏哥儿走了;二房长辈也确有照顾不周之责;可生老病死谁能管得了?宗房这样不依不饶;就有些过了……”

    沈瑛摇头道:“既是长辈们有了定论;勿要再啰嗦大伯娘说的也没错;可怜天下父母心;只看在族长大伯面上;此事也不好多计较。”

    沈全想起宗房大老爷昔日对珏哥儿的宠爱;叹了一口气;也是没了话。

    沈瑛并没有直接回家;路过家门时打发沈全回去;自己则是直接去了宗房老宅。

    沈四下串联;想要用挟其他房头一道给二房“谈判”;这般恶意揣测二房长辈实不妥当;沈瑛昨日也婉转劝过;不过沈只当没听明白。今日既知晓二房长辈心意;沈瑛当然想要早些告知沈;省的他错的越来越多。

    宗房老宅的管家是沈械身边老人;自是认识一个胡同里住着的沈瑛;听说他过来;带了几份焦急忙上前道:“瑛大爷来了;请瑛大爷快劝劝我们二爷……二爷刚打南边过来;水土不服;前两日就没怎么正经吃饭;今儿晚饭碰也不碰……”

    大管家是沈械身边人;对沈瑛并不是忠心;而是知晓要是真让二爷病倒在京城;自己这管家也脱不得于系。

    沈瑛听了;不由也跟着担心道:“快带我去看看”

    “好;好;老仆这就带瑛大爷过去……”管家立时应了;斜着身子;在旁边引路;去了沈所在跨院。

    天色将暮;这边屋子里却依旧没有掌灯;乌黑黑一片。

    沈连衣服都没有换;依旧是外出见客的素色大氅;还是一个姿势坐在桌子边;手中握着一封信。

    这是宗房大老爷给二房长辈的手书;沈没有直接叫李实带过去;本是要留在手中做杀手锏;眼下却觉得有些烫手。

    按照沈理所说的利害关系;尚书府那边是不会答应“归宗”之事。这封信即便递过去;也不过是得几句客气话;那还递不递?

    到底当如何?该如何?沈真是迷惘了。

    他是真心想要完成父亲的心愿;也想要维护宗房在族中地位;让族人知晓宗房子孙不好相欺;可是如今在族人眼中宗房真的有地位么?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归去来兮(六)

    进京不过三日;可三日之中失望委实太多了。

    听了沈瑛说出的消息时;沈第一反应是不信:“二房大太太真说答应让珏哥儿归宗?我是在做梦……还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说话之间;还摇了摇头;四下里望了望:“梦的倒是真真的。”

    沈瑛见状;哭笑不得:“这天才黑;做甚么梦?”

    沈后知后觉;这才醒过神来;“腾”地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急乱之下;带翻了身后的椅子;又是“噼里啪啦”一阵响。

    沈的身子也被倒地的椅子带着;往一边歪了去。

    沈瑛忙伸了手去;拉住沈的胳膊。

    沈的眼睛亮亮铮亮;满脸殷切道:“瑛大哥没糊弄我;那边真答应让珏哥归宗了?”

    “这事岂是能说笑的;自是真的不能再真”沈瑛点点头道。

    从踌躇满志到灰心绝望;沈的心这三日一直上上下下;今日听沈理阐明利害关系;就是彻底绝望。实没想到;绝望之中又有反转。

    沈激动的眼泪都落了下来。

    沈瑛看着动容;叹了一口气;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在沈瑛心中;依旧是不赞成沈珏“归宗”。徐氏是长辈;有了决定沈瑛不好说什么;沈这里他本要劝劝。

    出嗣子死后归宗;影响的并不只是二房;对宗房的影响也不会小。不说别的;在外人眼中;就是宗房与二房两房嫌隙;二房久在京中;无人在松江;并不需要借助宗房什么;宗房却是需要二房做靠山。

    沈家是仕宦人家;在京中或许排不上;在松江却是首屈一指;官场上多少人看着。宗房与二房生嫌隙;旁人对宗房就会少几分顾忌;说到底对宗房来说此事有弊无利;实是“自断一臂”。

    不过此事是宗房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