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返大隋-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个消息极为重大,尤其是杨广居然册封杨林为太子,杨勇更是急的坐立不宁,连忙召集高颎等一众百官入晋阳宫中商议。与晋阳加封的百官商议之前,杨勇又与高颎独自密议,无奈把杨林其实是元氏婚前与杨广所孕之子的秘密说了出来。初听到这秘密的高颎可是震惊不小,他为杨勇谋划操劳这么多年,可这么重要的一个秘密,杨勇居然一直紧瞒着他。
  高颎惊讶之余,心里感觉浓浓的失望。这让他不由的又想起了前段时间他心里荫生的那个想法,当时他都已经在着手计划拿杨勇做投名状倒向杨林了。只是杨秀突厥弑君篡位,使得计划不得不临时终止。太原城中,高颎与贺若弼等拥杨勇晋阳宫中即皇帝位,本来以为皇帝一死,也并不一定就全是坏事,可谁知道,天生的现在居然爆出这么一桩惊天秘密。
  杨勇这边重要的一支力量,刚册封的皇太子杨林,居然是杨广的亲生儿子,而且还竟然是杨广与杨勇的正妻婚前所孕之子,婚后所生,还有比这更难以让人相信的消息吗?
  两个皇帝册封同一个人为太子,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现在他终于明白那是为什么了。
  高颎抚着额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杨林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啊,如果他只是杨勇的长子,那么能立也能再废,可杨林掌控着幽州三十二州,现在还得加上雁门关外的朔蔚两州,整个代北和太行山东面北部地区都在杨林控制之中。尤其是杨林手中还有三十万大军,雁门关外就有二十万。
  先前还感觉太原朝廷前景大好,挥兵南下,马上就能荡平内乱。可现在一看,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太原朝廷立即变的相当危险了。虽然太原西北有雁门、楼烦两个重要的关隘把守。可易风还控制着蔚州呢,他能从蔚州向忻代进攻,直逼太原。最麻烦的还在于,易风还控制着太原东面的恒州,只与太原隔着一个太行,却还有井陉联通。井陉虽有关隘,可论防御的坚固,却是绝对比不上雁门、楼烦,甚至也不如泰戏、瓶陉二关,连太原北的天门三天都比不上。太原做为北方中枢,其最重要的依恃还是在于马邑、雁门、楼烦这一险要长城前线,然后是太原三关第二道防线,再有太原坚城要塞最后防御。可一旦河北在杨林的控制之中,他根本不必去死磕雁门楼烦这些雄关要隘,直接从侧后经井陉,就能一举杀到太原城下。
  “相国,朕现在该怎么办?”杨勇一脸慌张,听到杨林闯关,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杨林终于要跟他反目了,杨林已经投奔他的那个亲生老子去了,养不熟的白眼狼啊。
  高颎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尽量平静下来。
  “陛下莫慌,老臣想了想,杨林要求入关,也不是什么过份的要求,他可是陛下册封的皇太子。”
  “可杨广也册立他为皇太子,而且他还是杨广的亲生儿子。”杨勇嚷道。
  “现在关键是安抚住杨林,现在也不求他能帮我们讨伐杨广、杨秀,只求他能不再闖雁门关,能将兵马驻于雁门关外,就已经很好了。”
  杨勇却是不停的踱来踱去,转着圈子,“杨林既然都已经强夺了马邑,还缴了杜彦军的械,俘了他们,你这还不算翻脸吗,他肯在雁门关下停下来?”
  “雁门关可不是那么好攻夺的,那里有韩元帅亲自镇守,杨林就算有二十万兵马,可想强夺此关,没有个三五月也别想。”高颎有些不耐烦的道,“陛下还得立即派人安抚好杨林,最好是把马邑之事淡化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样过去,一定不能挑起事端,激化矛盾。不过雁门关得守好了,最好是外松内紧,表面上不能剑拔弩张,可私底下一定得加强戒备,绝不能让杨林兵马再入关了。还得想办法,把杨林招到太原来。”
  杨勇也只能点头,稍后的会议,也根本商量不出什么结果来。最后还是决定,由高颎代表皇帝,亲自前往雁门关下犒赏杨林所部兵马,再给杨林部下将士们俱加官晋爵,赏赐钱粮,然后引杨林入朝。会议上,杨勇已经有些六神无主了,会议基本上都是由高颎一人主持。众人离去后,他越发的感觉到一阵阵的恐惧向自己袭来,在臣子面前,他还能努力的维持着几分镇定,可此时一人独处,他真正的恐惧万分,更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自己在太原称帝,太原及附近雁门等关镇有二十五万兵马,可雁门关外杨林已经陈兵二十万,何况东北方向的隔着忻代就是易风控制的蔚州,东面更是只隔了座太行山,隔着一条井陉,就是易风的恒州真定。他感觉自己行走在悬崖边上,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而杨林与他之间的关系,本就不过是互相做戏,现在父亲死了,易风手里握着精兵强将,他还会在意那个秘密吗?
  刚刚登基当上皇帝的那种喜悦兴奋之情,如今转眼间已经消失的一干二净。
  早知如今,当初真不该留着这个孽种。当初想着能利用这个孽种,在皇帝面前扳回点印象,谁知道,如今这个孽子却已经成了自己最大的威胁。
  太原西城,一座刚被杨勇赐给高颎的豪宅中,高颎也在屋里绕圈踱步,手里握着一封书信紧盯不放。这封突然出现在他书桌上的信件,让他心绪不宁,这封神秘的信件居然是杨林给他的亲笔信。一想到杨林居然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信放到自己书房桌上,高颎就觉得一阵后背生凉,若杨林送来的不是信,而是一杯毒酒,或者一支暗箭呢?
  不过当他把目光移回信纸上时,他的呼吸又变的急促起来,杨林在信上的提议很诱人啊!(未完待续。。)


第485章 兵过雁门

  河东,太原。
  杨勇在太原称帝后,定太原为北都,以西城晋阳宫为北都宫城,又将晋祠列为皇家内苑。西城的诸多宅院府第,尽皆被杨勇征用,然后赐予太原拥戴他称帝的元佐文臣武将们。高颎做为新朝的元佐首勋之臣,被杨勇加封为太师加太尉,位列三师兼三公,又晋封尚书省尚书令,齐国公,加上柱国,食邑五千户真食封三千户,另封高颎三子为郡公,五个孙子不论长幼皆为县公。追赠高颎父高宾为太保,并晋代忻州等十三州总管。并特赐高颎赞拜不名,自今已后,虽有愆罪,但非谋逆,纵有百死,终不推问。
  那栋原本属于太原王氏别府的大宅如今高悬着太师府的牌匾,门前列戟,左右各蹲着一只铜铸狮子,朱漆大门,甚至在街头还新立了一座石刻的高大三重牌坊,上面刻着高颎的各种官职爵位皇帝御赐封号。
  这些极致的荣耀,高颎却并没有多少高兴。
  十几年来,他费尽辛苦的保太子,如今太子终于坐了龙椅当了皇帝,可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原因很简单,杨勇不是唯一的皇帝,除此之外还有杨广杨秀两个皇帝,一个占着关中一个据着江东。最最要命的是,新册封的皇太孙居然不是皇帝亲生的,而是杨广的私生儿子,现在杨广也给杨林册封为太子。高颎坐在桌前,面前摆着一张地图。
  地图上,圈圈画画。满是记号。
  一个庞大的大隋王朝,如今却有三个皇帝。
  哎。高颎长叹一声。他相信皇帝是被杨秀弑杀的,而原因。如今也基本上清楚了。皇帝听闻代北大捷,便打算开始结束总管制度,废除亲王分镇各地,统州率民的制度。改以施行由太孙提议的省州县三级制度,并继续封建宗室。继分封了汉王与皇帝兄弟的四子外,这次皇帝打算直接把秦州总管府撤消,然后把秦州总管蜀王杨秀封到东海的琉球岛做琉球王。皇帝的这些举措,高颎是很支持的。如果不是杨秀胆大包天弑君篡位,那么此次北伐胜利之后。政策推行下去,用不了几年,大隋的宗室诸王都将分封到南疆,各总管府也都将撤除,设立诸行省,兵权重归朝廷中央。那时,太子继位,天下将是太平的,继位也会是平稳的。而绝不会有如今这样诸王称帝,割据天下的情况。
  杨秀在大兴称帝,他现在控制了京师,还有陇右大部。陇右剩下部份地区。如今却是有杨素统兵占据着,杨素和史万岁手里有十五万西路军,不过他刚刚在灵州大败达头。虽击败达头十几万兵马,可自己也损失了八万骑。所调拨的骑兵几乎损失殆尽,如今手里加上俘虏的突厥军一起也不到十万。不过虽然西路军元气重伤。可杨素、史万岁之名却也是相当煊赫。杨秀京师弑君篡位,利用先手之机,又恰逢诸王出京,将相在外,他控制了关陇大部份地区,可杨素和史万岁两人却根本不理会杨秀。至今未接杨秀的诏书,不过因为杨素和史万岁各自支持晋王和太子,因此西路军如今也分裂成两部份,杨素、史万岁各领一军,杨素驻灵州,史万岁驻凉州。杨素占据着河套灵州、丰州,史万岁占着凉州、甘州、兰州,都不肯表态承认杨秀。
  而杨广重回到坐镇了八年的老巢扬州,夺了杨俊的兵权,自立称帝,淮南、江南等旧部纷纷响应,大部都支持了杨广。而就在今日,太原朝廷又收到一个消息,代荆州总管河间王杨弘,已经正式倒向了杨广。荆襄江汉之地,顿时尽归杨广,而如此一来,杨广长子韩王杨昭的益州大总管府诸州也与杨广控制的州县连成一片,长江以南,几乎已经尽归杨广,江北的淮南、荆襄也基本上归杨广。
  其余的太原朝廷现在控制着雁门关以南的河东地区,以及整个河南,还有河北的南部。
  而河北北部,河北代北,则由皇太子杨林控制着。
  三个皇帝,天下的疆土则被分成了四大块,以及陇右河西的两小块。
  总的来说,其实是杨秀、杨勇、杨广、杨林这四大势力,杨素原是杨广一系,史万岁是太子一系,不过眼下两人在西北,态度也是难料。
  四大势力中,论起地盘来,无疑却是杨广拥有最大,江南、淮南、荆襄、巴蜀,都归杨广,基本上原来扬州、益州、荆州三大总管府的地盘都被杨广接收了。不过,岭南地区那大片疆土,现在还没有表态,似乎保持着中立,不过岭南多是俚越土著,并不能影响到如今的大局,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若论兵力,无疑则是杨勇和杨林两个相当,数量相当,精锐也是相当。杨勇在太原附近就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兵马,另有两万突厥降兵,然后河南河北之地也有数万的兵马,若把府兵都征召起来,杨勇所有的兵力大概能凑个四十万,其中精锐青壮就有不下二十万。但杨林同样兵强马壮,雁门关外就有二十万,加上留守的,同样不下三十万。其中还有十三万突厥军。此外,杨林还押契丹等三蕃,三蕃又有数万胡兵。而论起兵精将勇,铠甲精良,杨林更不比杨勇差。
  实力最弱的反而要数杨秀,占据京师,弑君篡位,现在勉强还控制着关陇,但真要打起来,杨秀肯定最先完蛋。到时讨逆军一到,定然会有诸多官员反水,将士起义。可高颎从另一方面来考虑,局势却又并非如此简单。
  兵力最强的两方,杨勇和杨林却是紧挨在一起,原本父子一体,如今却反有可能要先分个你死我活,搞不好就是一个强强相争,两败俱伤的局面。这方面。反倒是杨广占据极大优势,他独占南方半壁江山。兵虽不如杨勇杨林,可地方粮足钱富。且在天下百姓之中还有很高的声望,在贵族官员里,也不乏许多支持者。现在他又还是杨林的亲生父亲,若杨林最终投向他,哪怕就是在河东跟杨勇先打起来,那么杨广也很有可能因此早一步入关讨逆,诛除杨秀,抢占京师。
  原本杨勇是太子,杨秀弑君篡位。诛除杨秀后,自然杨勇继位最名正言顺,同时拥有河北河东河南,以及此次北伐的中路和东路大军,最具优势,接过天下毫无疑问。但现在,问题出在了杨林身上。
  一切又变的扑朔迷离起来。
  杨林支持杨勇,则杨勇就对其它两个兄弟有绝对的优势。杨林如果支持杨广,则杨勇立刻处于极度的劣势之中。
  高颎又从怀里取出了那封亲笔信。仔细的看了起来。
  高颎跟太子是儿女亲家,多年来他又一直是太子党的核心,与太子之间的关系太亲密了。总之,自己跟太子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现在,杨勇要完蛋了。
  得不到杨林的支持。而且还成为杨林的对头,杨勇没有半点机会在这次的诸王争霸之中取胜。杨勇一完。他高家也得跟着完。
  现在转投杨林,会不会太晚?自己转投杨林。他真的能相信自己吗,他会不会将来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杨林能接纳自己吗?高颎越想越觉得可怕,不知不觉中竟然出了一身的冷汗。他难以确认,那信上杨林的承诺究竟是真是假。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高颎又低头看信,看着其中的两句话,低声念诵,一遍又一遍。
  三天后,雁门关上。
  高颎站在关城上远眺,旁边是雁门守将韩僧寿。
  “韩柱国,你以为若我太原军与怀荒军交战,胜负几何?”高颎问。
  韩僧寿铁甲锦袍在身,腰悬宝刀,一副长须,勇猛不减当年。面对高颎的提问,他手抚长须,良久才回道,“昨日某易装出关,亲自去细细观察了一番太子的军营,无丝毫破绽。其兵将铠甲精良,士气高昂,据说太子不但给麾下所有将士高薪厚禄优俸重赏,而且居然还给每个兵将买了什么保险,若战死者,抚恤之外还能额外得到最高六十个月的薪俸。怀荒军毫不畏战,甚至求战渴望,我们拿什么跟他们打?况且就算打赢了,那也绝对是两败俱伤,那时也依然是败了,我们根本没有能力再与其它人争夺天下。”
  “是啊。”高颎也是长叹。“因此,我打算迎太子入晋阳,由太子监军国事,统军讨逆,平定江山。”
  “什么?”韩僧寿以为自己听错了,惊问。
  高颎重复,“老夫要迎太子入关,监军国事。”
  韩僧寿这下听清楚了,可依然震惊不已。“监军国事?相国是欲?”后面的话韩僧寿一时没敢说出来,实在是那番话从高颎的嘴里说了来,太过让人难以置信了。
  “你我迎接太子入关,软禁皇上,让太子监国统领军政,待平定二伪帝之后,到时再让皇上禅位,传位于太子,退居太上皇!”高颎这次把话说的明明白白,毫无半点疑义了。“韩帅可愿与老夫一起?”
  韩僧寿最初的震惊过后,迅速的权衡着高颎的提议,半响后,不得不承认,高颎不愧是执掌近二十年朝政的宰相,提出的建议就是好。皇上跟太子如今的关系,不打起来就是好的,想得到太子的支持,几乎毫无可能。可如果他们真如高颎的计划操作,那却很有可行性。太原朝廷掌控的二三十万兵马,并不一定对杨勇有多少的忠心,如果他们拥太子入关进太原,把皇帝架空,这是没问题的。而架空了皇帝,太子杨林就等于把太原朝廷的兵马和幽州府的兵马两股势力强强联合,瞬间,太原朝廷的实力就能俯视诸王。
  这两支势力合并,最终的赢家必然就是太子了,而做为选择支持太子的人,他也一样会笑到最后。家族荣耀富贵,个人的功名利禄,全都保住了。还能因此大大收获一笔。他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不过韩僧寿心里暗笑。如果没有高颎带头,这个计划也很难实行。毕竟这雁门关上。他是元帅,可下面的兵将却并不都是他的人。但有了高颎主动带头策划这件事,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某愿与相国共进退!”
  “好,富贵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