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为农-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思蓝妈妈也是恍然大悟的样子,怪不得这人觉得在哪见过呢,原来是玉国的战友啊。家里照片上有啊!
两家人了解了下今天事情的经过后才明白,这原来是一场误会啊!
————————
今天值班,下班的时候都快11点了,所以上传晚了,都到2号了,实在不好意思!
感谢书友091026131749670、魏梦文、书友090905170551258、蜘蛛在网上爬四位亲的粉红票,还有崊空亲的打赏,谢谢你们对小舞的支持!
第25章 祸兮,福之所倚2(求粉红票)
看孩子也没什么大碍,父母也都放下心来。建军哥哥是平时小伤不断,郑伯伯并没有当回事。
接下来的后来,大家都熟络的聊起了天,爸爸和郑伯伯总是谈以前上学和当兵时候的趣事,惹得大家都忍不住捧腹大笑。
郑伯伯说那时候爸爸是学校的二胡高手,虽说刚入高一,就已经是学校红极一时的明星了。他天天和爸爸一起去找老师学,但是自己水平就仅限于让二胡发出声音。倒了后来能够勉强拉出一曲曲目,也足以让观众真的落泪了,因为水平‘太高’了!因为二胡缘,两人成了不同级的好朋友。
后来是郑伯伯先去参军,爸爸是晚他两届的学生,比郑伯伯参军晚。
两人在部队五年的战友,郑伯伯提前复员了,爸爸两年后复员,那时信息技术太落后,两人这么多年的交情就没有交集了。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直到今天相遇。自然是激动万分。
晚饭时间已经快到了,郑伯伯差人把建军哥哥和奶奶分别送回家。把郑伯母接过来,邀请思蓝全家去吃了一顿饭。
伯母也是一看就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她在本镇的中学是数学老师。怪不得呢,谈吐也不凡,一定也不是普通家庭出身。
一家人点了不少菜,郑伯伯还和爸爸喝了两壶。伯母和妈妈在一旁聊天,思蓝自己在旁边玩,也不出声。两人都晕乎乎的,倒也吐出了不少的心里话。
其实思蓝都听得出来,郑伯伯话里行间无不都是对爸爸的夸赞,爸爸曾在军中立过三等功,后来因为参加全军文艺汇演获过奖,这些都被记过功。
说到后来最佩服爸爸的还是他当兵六年,拿下了函授大专的文凭和函授律师资格证书。即使没有幸进入大学深造,这样的成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的。
郑伯伯不明白的是爸爸有这些头衔和学历,怎么没去家事业单位谋一份职?要知道以前人才很难求的。
接着是爸爸断断续续的讲述,这些思蓝也是从不知晓。思蓝的心中,有时候甚至是不喜欢爸爸的,因为前世爸爸没有让这个家庭逐渐走向光明,反而是自己在前世牺牲了好多才在市里给他们买了房子,生活逐渐好转起来。但自己却搭上了性命。
这些话是以思蓝的口气叙述的。早在自己刚出生不久时,那时候家里刚刚盖起来房子,欠了外债。奶奶是一点忙也帮不上,因为三叔叔只比爸爸小一岁,在爸爸之后也很快就结婚生子了。这时候的所有东西都要父母二人去徒手打拼。
那时候爸爸刚复员一年,那年镇上的律师事务所刚刚成立,听说了爸爸的条件后就来家里邀请他去律师事务所就职。因为当时律师还不是一个很热门的职业,爸爸当时也是认为多学点东西无害,并没有真的打算从事这一行。而且最主要的是从前国家单位的工资都是少之又少,爸爸和好多人商量了半天最终也还是没去。
后来镇上的工作人员不止一次找到爸爸,因为刚开始的事务所真的需要专业的人才,他们才锲而不舍。爸爸当时也没有什么工作,就是出去打个零工,补贴一下家用,生活一直是很紧巴。最后的最后爸爸去了事务所工作。
那个年代,别人不会为你谋了一个不用花力气的职业而羡慕你,反而会笑话你。不愿意卖力气挣钱,大男人只知道享福。爸爸在别人的闲言碎语中在事务所干了不到半年,也被枯燥的办公室生活磨得没了耐心,因为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再加上工资很少,妈妈虽然不会直接抱怨,但爸爸也会从妈妈的字里行间听出别的意味。
那时候妈妈已经随着外公去省城了,贩卖些鸡蛋回家来卖。以前对蛋鸡的养殖技术很贫乏,因此家里如果没有喂鸡的话就只能靠买的了。又正直改革开放前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大的提高,鸡蛋这种营养品在寻常百姓家的需求量也不少。
那时候妈妈每拉一趟回来就能赚将近一百块钱,一个月能跑三到四趟,三百多块钱的月收入那时候已经是高收入了。
而爸爸在事务所整日无所事事,一个月工资也才只有七十多块钱,这些钱光补贴家用都不够,更不要说给家里添置东西了。
时间长了爸爸自然也熬不住,但是又不好主动提出离开,一直在熬着。最终的导火索还是大娘。
她跟奶奶吵架被爸爸骂了以后又来侮辱爸爸,:“你一个大男人,不愿意出力气干活,让自己老婆在外面抛头露面的。挣得那点钱连自己老婆孩子都养不了哪里还有脸说我啊!”
后来爸爸一气之下辞去了事务所的工作,偷偷跟借了大伯的钱,还有东拼西凑的一部分,买了拖拉机开。收入倒也过得去,只是父母起点别别人家低很多,再还了债,加上孩子和持家过日子的花销,这几年下来根本没多少钱的存款。
爸爸已经想过多次想再翻盖房子,却一直没有实施,想到这些,爸爸的眼神黯淡下去。
当初意气用事也有些后悔,但是面上不能表现出来。毕竟好几年过去了,人们的意识也超前了,知道有铁饭碗了。而律师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铁饭碗职业,这几年官司纠纷随着改革开放也多了起来,随着律师的工资也涨了不少,比普通的单位要好些。开拖拉机风餐露宿不说,毕竟也不是个毕生的职业啊!现在后悔,似乎太晚了。
而郑伯伯听完爸爸所说的这些后,也是深深的惋惜,爸爸这么聪明执着的人,人生的际遇竟然不怎么好,当然这也是一个人的选择,自己无法去游说什么。
当初自己结婚很早,因为家里很穷,但是别人给他说了一个家境不错的姑娘,两人匆匆结合,也因为自己的岳父从此走上了为官之道,直到现在升至镇长。
看着爸爸这样的眼神,郑伯伯知道爸爸在自责。他心想其实我也很自责,当初如果靠自己一步一步也能慢慢爬上来,虽说靠上岳父爬的快了些,但这麽多年在他面前从没抬起过头,对妻子也是如履薄冰的,所以才对自己儿子相求很苛刻。
郑伯伯此刻心里翻江倒海的,不是喝多了想吐,而是想到了和爸爸在军营生涯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的情感是完全不掺杂质的,美好的如同草原上的蓝天。
不像现在的自己虽然为官,周围那么多人整天溜须拍马说好话的,却虚伪的厉害。回到家却不得意,所以看起来整天没什么笑脸,非常严肃。
今天见到爸爸内心真的好激动,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天黑透了,这场饭局还没有结束。郑伯伯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就是想办法让爸爸和自己多见面,就是叙叙旧也可以,接着又否决了。两个人都有工作要做,不可能常常见面叙旧的。
该怎么办呢?郑伯伯苦恼起来了,忽然眼睛一道亮光闪过,说道:“老秦,你去镇上的农技站吧!”
————
第26章 人生难得几回搏(求推荐、粉红)
爸爸闻言,转眼看向妈妈,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郑伯伯也看出来两人的囧状,便说道:“我也只是提议,现在镇上的农技站缺人,如果再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的话,上面说就要撤了,以后有事么事情直接找县里。我想把它做起来,最能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啊!”
听到郑伯伯发自肺腑的话,爸爸也动摇了一下,但是他觉得还是慎重考虑的好。郑伯伯则认为爸爸能干,踏实,肯定是一名不可多得的人才。
思蓝却在心里打起了鼓,爸爸前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人,没什么大的作为,生活虽说过得去,但是紧紧巴巴。如果这次郑伯伯所说的农技站能够让爸爸施展拳脚的话,说不定也是个好办法呢。
“老郑,你说的那个农技站,我考虑考虑吧!”秦玉国喝了不少酒,脸红红的,但是心里清楚。这么大的事是一定要考虑清楚的。
郑建军也没多说什么,换谁也不能一下子就答应了,便说道:“行,你想好了和我说一声。”
“来来,喝酒!”
两人又开始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老战友多年未见,自然是相当高兴,思蓝妈妈也没多说什么。
思蓝边摆弄手指,心里也在不住的思考,自己的爸爸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只是前世很多机遇都没有抓住,所以才一辈子郁郁不得志。现在自己重生,一定要改变这个现状,凭借自己对未来的历史走向的了解,还有政策的把握,虽然这些东西自己不是很懂,但是总比不知道的强。肯定能让自己父亲做出一番成绩的。
思蓝自己一个人在那边埋头沉思,这边两个大男人却喝的酩酊大醉,要不是有思蓝妈妈和郑伯母看着,早钻到桌子底下了。
看着两人喝醉后手舞足蹈的样子,思蓝不由得哑然失笑,想起自己前世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人生四大铁“一起同过窗,一起下过乡,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这俩人其中两铁都占了,多年未见,高兴之下喝多了也正常。
等思蓝一家回到家,已经是接近晚上11点了,思蓝妈妈让思蓝赶紧去睡觉。
思蓝答应一声便出去了。这个年龄还是太小,这会儿都困的上下眼皮开始打架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思蓝爸爸还没醒酒,自然是不能出车了。酒后驾驶不出事才怪。
上午思蓝和奶奶去把卖奶茶的架子找人修好,生意刚开始好起来,可不能不卖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妈妈把大伯、三叔、小叔还有奶奶请来,一起商议去镇农技站的事情。妈妈做了一桌子菜,一大家子边吃边聊。
讨论来讨论去,各人各抒己见,说到下午三点多还没定下注意。大伯和奶奶建议是不去,三叔和小叔却提议去。分成两边谁也说不过谁。
“还是让爸爸自己拿主意吧!”在一边坐着的思蓝实在看不下去,张嘴说了一句。
“对对,还是二娃子你自己拿主意吧。”奶奶说道。
思蓝爸爸看看看了看一家子人都看着他,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埋头抽起了烟。
思蓝知道自己父亲是很想去的,毕竟自己父亲现在才三十出头,也想拼搏一下,只是多年的劳作消磨了他太多的志气。
“人生难得几回搏,爸爸你现在才三十多,又没有多老。爸爸你自己拿主意吧!”正在大家沉默的时候,思蓝又语出惊人。
刷刷刷,一家子人的目光都看向思蓝,一副不可思议的眼神。秦玉国也抬起头来看向自己女儿。
“蓝蓝说的很有道理嘛!”小叔最先回过神来,说了一句。
妈妈把思蓝拉到自己身边,说道:“大人说话,小孩子别说话。”
“我在书上看到的,书上就这么说的!”思蓝小声委屈道,其实心里却在偷笑,刚刚一家人看自己的眼神很搞笑哦。
“思蓝说的对,人生难得几回搏。我去农技站。”爸爸听了思蓝的那句话,终于下了决心。
“哦耶!”思蓝心里大叫一声,爸爸终于下了决心了,自己一定要帮助爸爸干出成绩来。
思蓝想的挺好,可是又想到自己的年龄,她又如同霜打的茄子,又焉了!八岁啊,还是太小了。说出来的话没人听啊。
年龄啊!人小言轻啊!真让人纠结!
……
思蓝爸爸去镇农技站上班后,拖拉机就不能出车了。虽说思蓝妈妈也会开,但是一个女人家出去太累不说,肯定会受人欺负,所以便找了家工厂干临时工,琢磨着找郑国庆看看能不能找个活干。
虽然不能出车,但是拖拉机还留着没卖。农村里面,用的着的地方还多着呢。再说了,谁家有事也会来借,为个人情不是。
一切步入正轨,思蓝和奶奶又开始了卖奶茶。
日子一天天多去,地里的玉米一天比一天高,眼看着暑假过去了大半。除了刮风下雨天气不好,思蓝和奶奶基本上天天去镇上卖奶茶。偶尔也会和大美几个人出去疯玩。
思蓝还帮奶奶弄了个小账本,把卖奶茶的支出和收入都记在上面。奶奶不识字,思蓝便两边分开,左边记支出,右边记收入。到最后的时候再算总账。奶奶记个数字还是可以的,看到思蓝想出来的办法直夸她聪明。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暑假作业早就做完了也没什么心理负担。思蓝也就安心陪着奶奶卖奶茶,逍遥自在。
开学的前一天,祖孙俩没出去,而是在家计算这一个暑假来的收入。小小的账本上记录着每天的收支数字。看着密密麻麻好几页的账本。祖孙俩会心的笑了。
不算不知道,一算下一跳。这一暑假竟然赚了五百多快。一个成年人在工厂里上班俩月也赚不了这么多啊,一老一幼祖孙俩这一暑假竟然赚这么多钱。
晚上奶奶在思蓝家吃饭,还特意去买了几斤排骨。四口人围一桌高高兴兴的吃饭。
吃完饭一家人聊天,奶奶忽然说大娘这几天往她那里跑的挺勤的,还一口一个娘的叫的格外亲热。
“切,那臭婆娘还不是惦记上奶奶卖奶茶赚的钱了!”思蓝心里腹诽的想到,嘴上并没有说出来,奶奶心里也明镜似的,应该不会上大娘的当。
“暑假过去了,又要开学了呢!时间过的好快啊!”思蓝躺床上想着,沉沉睡去。
————————
昨天小舞有事耽搁了,没有更新,实在对不住啦!亲们表生气哦!么么……
谢谢宝宝的小屋、伤心楚菲两位亲的粉红票!么么!
第27章 烫出来的主意
天渐渐的凉了下来,虽然中午的时候气温还会比较暖和,但是早晚温度就很低了。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穿上了长袖秋装。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站在田野里,举目四望,黄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苹果、无云的蓝天、忙碌的人们、嬉戏的幼童,一阵秋风吹过,铺面而来的是一股秋天的味道、丰收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
思蓝坐在这个小土坡上已经好大一会儿了,双手托着下巴,怔怔的看着这一片景色出神。
思蓝重生前工作之余也在网上看一些网络小说,重生穿越类的也看了不少。那些书里讲的回到过去怎么怎么发展,有的更甚至才四五岁就已经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纯粹是胡说八道!”这是思蓝给的评语,真正的重生了才知道没有一个合适的年龄做依托,想做点什么有多难,稍有不慎别人只会拿你当疯子看待。
“不想了,想的头疼,反正也不急,还是享受点童年乐趣吧,过了可就没了!烤玉米去!”思蓝蹦蹦跳跳的下了土坡,向远处大美几个人跑去。
思蓝家有拖拉机,玉米棒子已经收完拉回家,就等着剥皮了。拖拉机也被别人家借了去。这年头的人都很实在,去借东西只要家里有,一般都会借出来。当然,借出来也是人情,是要还的,逢年过节总会送点东西。
天冷了,奶奶的冰奶茶早就不卖了,天冷了就没人买了。而思蓝妈妈在工厂干的工作也很辛苦,太累不说挣的钱也少。这几天总是看到妈妈脸上有愁容。
“想点什么办法呢?”思蓝和大美一人捧一个烤熟的玉米,边啃边往家走。吃的满脸黑乎乎的,活像挖煤的矿工。两人互相取笑,免不了要打闹一番。
一连几天,思蓝都在思考,想个什么办法帮帮妈妈。想了一路,快到家了还是没有头绪,这让思蓝心里狠狠的郁闷了一把,早知道会有今天,就不去学什么舞蹈,进什么演艺圈了,多学点知识不就不这么头疼了。
“唉……,时间过的真慢啊,什么时候才到寒假呀!”思蓝正想的出神,旁边一刻不得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