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为农-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十章 家乡的发展

(2)(求推荐票)
漫长的两个月暑假过完。思蓝就要远去京城上大学了。上了大学,就不能随随便便的往家跑了,所以,她这整个暑假,哪里也没去,都是在家里陪着家人度过的。
因为思蓝的重生,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本来这一年奶奶会大病一场的,或许是现在生活好了,奶奶的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的症状,依旧能乐呵呵的坐在村头,与几个老姐妹聊天。
思寒已经八岁了,马上就要上三年级,和他姐姐一样,学习好,乖巧懂事,也不调皮,很少让家里人担心,再也不用奶奶每天看着。
村里因为最先种植的大棚,几年来大部分人家都积攒了不少的钱。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二层小楼,再也没有原先农村的样子。远远看去,宛如一个别墅区。因为市里发展的快,市区的范围向周边扩展了很大一段距离,几乎都快到村头了。不知情的外地人路过,还会以为这是哪个高档别墅区呢!
或许是出于对秦玉国一家的尊敬,村里几十栋小洋楼,全部都是两层的,从外表上看也没有能在外观上超过思蓝家的,大部分都是模仿的思蓝家的房子建设。不是没有钱建更好的,但秦玉国毕竟是村里的代表,全国有名的能人,如果盖的房子超过他家,会让别人说闲话的。这就是农村人,勤劳朴实的农村人,从来没有忘记是谁带领着他们从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苦日子中走出来,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说到几年前的摩托车进村,很多人脑海里还记忆犹新,但是现在,村里的流行趋势却再也不是摩托车了,现在谁家没有个一辆两辆的摩托车。村里自从刘真开着一辆崭新的桑塔纳回来之后,把村里老少爷们们羡慕的要死,都暗自打算着自己家是不是也买辆小轿车。
以前思蓝是打算让家里先买辆面包车的,后来出现了摩托三轮车,因为价格能让老百姓接受,而且卖菜也方便,很快在农村流行开来。刘真也买了一辆,思蓝见状。也就没再提买面包车的事。
现在家里虽然还跟蔬菜打交道,但是已经不再种大棚了,刘真因为蔬菜公司业务繁忙,买辆车开着到处跑也方便。思蓝又在想,是不是也给爸爸买一辆。现在农村人一家有两辆车的貌似还真没有。
村里的小学也重建了,再也不是思蓝上学的时候的那几座平房,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三层高的教学楼,操场上篮球架等各种设施齐全。当时村里计划要重建小学的时候,因为村委资金不够,需要从村里各家各户凑钱。村长王忠实本来想的是能凑个一小部分就很不错了,最后令人没想到的是,一天的时间,村民们交到村委会的钱,占到了学校建设资金的一半。
出钱最多的还是村里的两大“富翁”,秦玉凤一家和思蓝一家。尤其是秦玉凤,因为她所开的超市里有卖各种文具,所以她还大方的说以后每年会提供一部分纸笔等文具给学校。
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令王忠实感动不已,当他不由自主的说出感谢两字时,村民们对他说的是:村长啊,这点事谢啥呢!别说现在各家都有钱了,就算没钱。也要把学校建起来,咱不能苦了孩子啊!
“不能苦了孩子”,这句话成了第二天市电视台播放新闻时的重点。市里领导还专门提出了“改善学校软硬件设施,给孩子好的学习环境”的号召。其他乡镇以及各村纷纷响应,没用多长时间,全市所有学校的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孩子们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认真的上课,在崭新的篮球架下打篮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市里大力改变教学环境的好处很快的凸显出来。因为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质量也跟着水涨船高,每年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是越来越多。
……
郑国庆升到了副市长,所以郑建军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为此,思蓝还开玩笑的跟他说了许多前世那些“官二代”的作风,尤其是那些“我爸是谁谁谁”,让郑建军听了乍舌不已。当然,思蓝都是把事件的背景和时间作了修改,要是照实说了,郑建军肯定会以为她疯了。
郑建军在思蓝高二的时候去了美国留学,这还是思蓝给他提的意见,因为他在计算机这方面比较擅长,所以思蓝就提议让他去美国学习先进的计算机知识。
毫无意外的,一向清廉的郑国庆来找秦玉国借钱了,毕竟孩子出国留学花费不小,而自己的钱又不够,就只能来找自己这个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两家的关系没的说,秦玉国两口子也拿郑建军当自己的孩子,孩子有出息了做长辈的不能不支持,痛快的拿出钱来。让郑建军顺利的坐上了去往美国的飞机,这小子也算是出国了。
说到出国,就不得不提秦玉国了。蔬菜大棚的发展让国家的邻邦朝鲜政府羡慕不已,所以在思蓝高考前的一个月,朝鲜政府派出代表团来考察市里的蔬菜大棚,并请求市里派遣技术员去指导他们的大棚建设。所以,秦玉国作为领头人,有了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带领技术员去朝鲜。
这些所派遣过去的技术员,将由朝鲜政府发放不低的薪水,每年两次的带薪探亲还会报销来回的路费,当然,朝鲜也不富裕,坐火车可以,坐飞机的话就不能报销了。就这样,秦玉国领着五个技术员将温室大棚种植的蔬菜的技术,传出了国门。
朝鲜政府专门将靠近鸭绿江的新义州开辟成了特区,首先在那里进行蔬菜大棚的试种。计划首期建设六千个大棚,包括秦玉国在内的六个技术员,每人指导一千个。如果成功了,每个大棚将另外支付给技术员1000元的奖金。也就是说,一旦大棚试种成功,秦玉国等人将会得到100万元的奖金。看来朝鲜政府可是下了大成本。
因为市里大棚蔬菜知名度的提高,全国各地很多地方都来请求派遣技术员。西到新疆,北到东三省,市里派遣出去的技术员已经高达上千个。这些技术员在指导当地蔬菜大棚建设的同时,也将市里的大棚蔬菜的知名度再次提高。
市里所产出的蔬菜,每天通过几百两卡车,运往全国各地,京城、上海、广州,以及回归一年的香港,到处都有来自思蓝家乡的蔬菜所出售。为了让蔬菜用最短的时间运达各地,以保证蔬菜的新鲜。中央专门给运送蔬菜的车辆开辟了“绿色通道”。凡是贴有“绿色通道”标签的车辆,可以享受到免收过桥费和过路费减半,以及优先通过的待遇。
今天刚刚从大棚里摘下来的,还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第二天就能到达京城、上海等大城市,下午就能端到市民的餐桌上。这就是开通“绿色通道”的好处。
自从发展大棚蔬菜以来,秦玉国就一直强调绿色无公害,让菜农们在治疗蔬菜病虫害的时候,不要用那些残留大的农药。郑国庆还通过市里,下发了监察全市农药出售点高残留农药的文件,还列出了严禁出售使用的农药名单。只要一旦发现,取消其在当地的营业资格,并没收违规农药。听起来或许不尽人情,但是为了让市里的蔬菜口碑,为了让所有吃到市里蔬菜的老百姓放心,却不得不这么做。
后来在思蓝的建议下,市农业局在全市给所有菜农的手里都发了一本“蔬菜生长记录本”,每个大棚一本。菜农们从移苗开始,到采摘结束。对蔬菜的用药、用肥,都要进行记录,并严禁弄虚作假,由农业局不定时的下乡抽查。如果发现违规,就不止是罚款那么简单了,整个大棚的蔬菜先暂时就不用卖了,等农药残留降低了再说。
虽然严格,但是自从实施以来,几乎没有几例违规的。从一开始,菜农们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用药习惯。而且这还是农业局规定的,大棚致富带头人可是在里面上班呢,肯定是要支持的。
菜农的大力支持,让市里的蔬菜更加的具有竞争力,每天来自收购蔬菜的客商日益增加,来市里投资做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更加的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在今年全国百强县评选中,名次往前提高了一大步,达到了前30,位列第29位。
不同于工业城市的污染严重。因为市里发展的是农业,所以并没有出现其他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市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工厂,在市里监督、工厂自觉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污染的问题。
思蓝前世记忆中,桃花扇开满工厂的情况也没有出现,满山的桃树依旧生长在那里,每年的春天,附近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那里郊游,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思蓝这个小小的蝴蝶,扇动了自己小小的翅膀,让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走上了一条与前世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当然,这条道路也会更加的精彩。
——————
稍晚一些还有一章,请亲们多支持~~~

第六十一章 离别的夜

昨天的章节已修改,对不住了亲们~~——————
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是思蓝重生回来以后气氛最凝重的一个晚上,全家人都静默着,初秋的夜,连鸟儿都是安静的。
刘真在客厅里里默默的收拾着,奶奶在厨房忙着做吃的,小思寒好像也懂了什么似的,在一旁静悄悄的写作业。
大美朱姗姗她们还要再过几天上学,此刻也都在思蓝家陪着思蓝,她们在思蓝的房间里待着。大美比平时安静多了,几乎一句话也不说,仿佛一下子生疏了似的,显得拘谨得很,气氛显得很尴尬。
朱姗姗倒是絮絮叨叨的对思蓝说着什么,路上注意安全,要和同学搞好关系,一个人照顾好自己,记得打电话写信回来……
大美突的一下子打断了朱姗姗的话:“别说了,够了!”猛地红了眼圈。
像是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似的,大美眼神忧郁的说:“大家从小都一直在一起,没有分开过,明天真的就要分开了,以后不能常常见面,思蓝你一定要保重啊!”一行眼泪从大美的脸上流下。
仿佛一晚上的沉默都打破了,姐妹几个都红了眼眶,思蓝慌乱的说道:“又不是生离死别,这么难过做什么!”说完还苦笑了两声,但听起来笑得比哭还难听。
时光倾泻而去,大家已经不是八岁的豁牙的小女孩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们,正是心思细腻的时候,忧郁感伤正是这个年龄的通病。
虽然还没有分开,但离别的情绪却是让她们感到一阵的不适,很舍不得,但又不得不去离别!人的一生都得这样过来。思蓝心中酸酸的想着。
似乎都感觉到了分离前的伤悲,所以彼此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共同的友谊。多么希望时间就此停靠在岸边。
多么希望时间不再前进;多么希望时间可以倒流;让我们再一次珍惜美好的友情,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默契的沉默,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昔日的欢声笑语……
往日的嬉戏、打闹历历在目,泪水又一次情不自禁地落下。平日里一张张嬉皮笑脸的朋友今日已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沉默……在泪水划落的瞬间,突然发现自己是那么脆弱,经不起一丝的风吹雨打。
她们一直在沉默着,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礼物放在了思蓝的床头。时间不早了,她们甚至没有说过多的话,就起身走了,她们还要和小妹告别,这将是个离别的夜。 又到草黄时节。遍野的绿色斑驳着消失,只有那干枯的浅黄渐次布满了人的视线。秋夜,总是觉得那么寂寥又那么难挨。
也没有和家人过多的交流,思蓝检查了自己的东西,便也睡下了。明天还要长途跋涉呢,要养足精力。睡不着却是一定了,回想着自己这些年来的所有事情,她觉得很幸福。生命的幸福原来不在于人的环境、人的地位、人所能享受的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因此,幸福不是由外在事物决定的,贫困者有贫困者的幸福,富有者也有其幸福。
思蓝想,也许她是很渺小的,她的爱情姗姗来迟,还没有对她张开翅膀,求不来的,要先强大自己,才有资格讨论爱情。但是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在属于你的天地里,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
恋恋的风尘,吹散了阴霾的雾气,思蓝朦胧的睡眼,仿佛也开始亮起了灯。清晨的微光,淡远了天边的星辰。
清晨,思蓝和小妹送别了家人和好友,动身前往燕大了,那一双双挥别的手,似乎有千言万语,也只能化成了淡淡的叮咛。
铁路就在眼前,沿着一条直线伸展着,直到在地平线上凝成了一个朦胧的点。锃亮的钢铁与黄色的泥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铁轨是泥土埋没不了的,泥土也是铁轨不能超越的,但泥土是苦难的象征。思蓝一直沉默着,似乎在聆听着火车的声音。“匡匡……匡匡……”
火车的轮子在铁轨上滚动着,发出一阵阵铿锵的声音,脚下的土地也有了轻轻的颤动,这是一种节奏分明的旋律,唤醒了心底里的另一种与之相对立的声音。
秋天的树叶是温暖的双手,驱走了那一丝丝凉意,秋天的树叶是一列开往心灵的火车,装载着欢乐与温馨,把生命的阳光洒向大地。
动身的时刻到了,她们走了!不必惋惜,也无需告别,纵使歌声渐渐地沉寂下去,大家的心也会永远地跳荡不息。
如果我能,我愿将心底的一切都揉进今日的分别。那么,就让我们以沉默分手吧!要知道,这是一座火山的沉默,它胜过一切话别!
车子缓缓驶动。望窗外。道路的两旁。枫叶不停的飘落。铺天盖地的袭下来。突然间。又被秋风卷起。看那漫天飞舞。暗红色的泛着鲜艳。美得妖异。又透着淡淡的伤感。落叶,什么时候才能归根?
油柏路上撒满碎叶,车子绝尘而去,扬起了落叶,飞在空中。化身成斑斓的彩蝶。…扇动着翅膀。
“终究要离家了么?”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思蓝心里默默的想着。
十年了,自己回到这个时代已经十年了。自己从小到大,又经历一遍与众不同的人生。十年间不管是家乡,还是自己身边的人,都在自己的影响下改变了人生。而自己,也走上了与前世不同的道路。
大学啊!多么的令人向往,在那里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呢?思蓝不得而知,前世她上的大学,严格意义上来说是高等的艺术学院,与艺校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每天所面对的,无非就是专业课,努力的练功,认真的跳舞。唯一与大学相同的,就是那为数不多的文化课。
车窗外,一片汪洋飘过!是一片大棚,银亮的棚膜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犹如一片湖泊,宛如一片大海。
“总有一天,大棚连成大海,那时候才叫壮观!”几年前,她对郑建军所说的那句话,清晰的回响在脑海里。
是啊,大棚连成大海,这一天终于来了!
大棚已经连成大海,而自己,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确定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了呢?
思蓝在默默的想着,小妹递过来的一包无花果,将她从回忆中拉了回来。
小妹还是如小时候那样腼腆恬静,长相也如性格般温婉,及腰的长发是从小时候一直留起来的,一走一晃的马尾显露出了十八岁女孩的青春和羞涩。小妹的手真好看,思蓝接过小妹手中的无花果时想到。
小妹的爱情也一定会温暖的……
思蓝隐约记得小妹前世的事情,虽然从前是从别人嘴里辗转听到的,但是她还是觉得惋惜……
————————

第六十二章 只是很帅而已

“哇,这就是首都啊!”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当思蓝和小妹终于踏上首都的地面的时候,小妹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
小妹是第一次来首都,自然对哪里都觉得好奇。而思蓝前世进了娱乐圈后,曾经常住在这里,对这里还算比较熟悉,没有小妹反应那么大。
现在是大学开学期间,所以火车上有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