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湛氏王朝-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住口!你们是觉得朕的公主继承不了朕的江山?还是想着将来辅佐哪位皇子,再来一番夺嫡之争啊。”湛凞怒气冲天,笑得残忍,“朝堂之上公然对朕和公主大不敬,其罪当诛。”她指着刚说话的那人,恶声道:“拖出去杖毙。其余者交予大理寺查办。”
一时间,大殿上喊冤之声不绝于耳。那位被大内侍卫拖出去的官员更是凄惨嚎叫。众人只觉额上冒汗,心虚难耐。好些人直偷看郭桢、王功名、铁劲松等皇上身边的红人,不约而同地想,皇上对朝臣说杀就杀,说关就关,简直与暴君无异,难道不怕天下人口诛笔伐?怎么也不见这些心腹出来进谏求情?又偷眼看看董平和马强,更是一派波澜不惊的表情。顿时,大家都明白了,如今的皇上是真正的一言九鼎,再也没什么能被制肘了。以前立皇后选妃子,不过是因为时局未稳,皇上不得不做地妥协。而现在这时局,皇上那还需要隐忍?都说天家无私事,呸,皇上也是人,是个人就不愿意旁人干涉自己的私事,更何况是天下至尊。这个女子能成为帝王,名声对她而言不过是云烟,她哪里会在乎。如今还是保命要紧啊。思虑至此,众臣子都低下头,再不敢言语。
臣子们的表情让湛凞颇为满意,她舒缓了口气,说道:“臣工们应该和朕一心,想着如何为百姓谋福祉,而不是在朝堂上尽做些厌恶丑态。”话锋一转,又道:“朕的皇子眼见就要五岁了,是该请个师父好好教习了。朕听闻河间府有一大儒,名叫高旭,甚是德才兼备。朕要请他进京,让他做个侍讲学士,专职教导湛荣。此事就交由董平和马强去办,务必要给朕将此人请入宫中。”她缓缓扫视了众人一眼,见大殿还是寂静一片,不由冷笑道:“退朝吧。”
众人叩头行礼,等皇上出了大殿,这才心有余悸的起身,三三两两地走了出去。董平和马强互望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出了疑虑。这高旭确实大儒不假,但皇上怎会知晓个民间的士子?难道是朱文的推荐?依照高旭往来无白丁的高傲性子,断不会和朱文那种地痞无赖结交的。而且朝中有学识者不在少数,皇上为何偏偏要选高旭教导皇子?两人互相又对视一眼,都想到了一种可能,皇上是怕朝中这些大臣们为了自己的私利将皇子教成争权之人,故而选个民间的大儒来教导皇子。若是这样看来,将来的皇位肯定是公主的了。这湛氏天下注定是要成为女子的天下了。想到这,两人不约而同有感唏嘘,随即又回过味来,现下最要紧的是将此事推给对方,别让自家再给人口实,招来雷霆震怒。但相视一看,立刻知道对方也是这心思,便都讪讪笑笑。
脑子飞速转了一圈,马强先开了口,试探道:“太师,你我当年都见识过高旭的文采和为人。此人颇有遗世独立的高洁,恐怕不会轻易入朝吧。”
董平也是心思百转后,拱手道:“马大人所言极是,我也正是有些头疼呢。不知马大人有何高见?”他干脆把问题都推给了马强。
马强暗骂了一句“老狐狸”,笑容满面道:“此等大儒,应该由你我二人亲自去请,方才显出诚意,只是朝政繁忙,想来太师和下官恐怕都抽不出空闲来,不如互遣小儿代父前往,不知太师意下如何?”他早就想好了。皇上的用意和这其中的门道谁也不清楚。儿子去,若真是什么陷阱或发生什么意外,他在朝中也好有转圜的余地。再者为了不使自家名声受损,让儿子前往是最好的选择,他对自家的儿子还是有信心的,定比董家那个只会风花雪月的败家子强许多。
董平沉思着,这个法子说实话也是不错的。皇上若是真心想请高旭也就罢了,就算请不了高旭,最多也是颜面无光,但万一又是针对董家的陷阱,自己一去岂不正中敌人下怀?父亲已经去世,若自己再陷入囹圄,董家的基业可真就完了。但如果遣派别人去,高旭那极重名声的性子定是不会答应的,在皇上那儿也显得自己没有尽力。况且皇上只是在朝堂上说了口谕,并没有明着下旨意,恐也是担心高旭拒绝而有损皇家颜面。让儿子去既显得自己有诚意,又可以让自己避过这棘手的差事,在朝中运筹静观其变。反正没有圣旨,那高旭要真不愿进宫,皇上也不能责怪什么。只是自己的儿子做事不如马志洁,怕被人利用坏了事啊。
马强微笑道:“高旭此人,想来太师和下官一样也是颇为了解的,愿不愿意入朝为官说到底还是他自己的考量。只要吩咐那两个小儿,始终和善有礼,别冲撞了大儒,想那高旭也会给我们几分薄面的。太师要还是不放心,大可派人跟着董公子前往就是了。”他是胸有成竹,董平一定会答应的,谁叫两人想的一样呢。
“那路上就有劳马公子照看犬子一二了。”董平也是微微笑道,自家的儿子也许不如马家的那位阴狠,但也不是傻子,到时派个心腹随时提点,这点小事也不会有什么大乱的。
两人虚伪而笑,互相拱手道了别,朝相反的方向各自离去。马强一回府就叫儿子到了书房,将去河间府请高旭的事说了一番,又道:“你可知为父让你前往的用意?”
“自然知道。高旭再如何有才,也不过是个白身,父亲您是有身份的,如何能屈尊去请他?万一这高旭不知好歹,岂不让天下人耻笑我马家。子代父往,天经地义,既显示了父亲的诚意,又不怕高旭不给颜面。若他真要拒绝儿子,世人也会以为高旭孤傲,瞧不上儿子,于马家名声无碍。”马志洁说话有些淡淡的提不起精神,自从他被贬到礼部,一直都有点消沉。
“你说的只是一层意思,皇上只在大殿说了口谕,却没圣旨给我们,就怕又要借此发难马家了。为父没有什么好嘱咐的,如今的形势你也明白,更是要谨言慎行。此番前去你莫要多生事端就好。”马强心疼儿子,但不知该如何劝说,这次主动让儿子出京,也是存在让儿子散散心的心思。
马志洁点头应允了。三日后,他和董世杰一同前往了河间府。也不是什么迫在眉睫的事,这两人走走停停,十几日后才到了河间府。自从朱文高升后,朝廷便派了个姓李的知府来主持政事。李知府显然是皇上的心腹,面上对两位才俊客气几句也就拂袖而去。这二人气在心里却不好发火,没有圣旨,只能算是私人出行,哪有资格要求官府做些什么。两人恨恨地只好命下人寻了个上等的客栈住下。
晚饭时,董世杰拉下身段来找马志洁商议明日如何去请高旭。其实他心里对姓马的一直瞧不上,总认为这人假正经,俗话说,人不风流枉少年,可这马志洁总装出一副云中白鹤的模样,自以为不近女色便是严于克己?真是虚伪地紧。他不喜欢马志洁,这马志洁也是从心里厌恶这姓董的,董世杰惯以风流俊逸自诩,实则轻浮荒/淫俗不可耐。不过虽是互相看不顺眼,两人却在面上不显露半分,依旧笑容可掬商讨了一番,最后定下了明日去高府拜访。
次日,两人备好厚礼,各自带着个心腹小厮,去了高府。高家下人见这二人举手投足间皆有气派,赶紧去回禀老爷。高旭以前和董平、马强都有交集,也对二公的做派和为人也是颇为欣赏。听到两位公子登门拜访,虽不知是什么事,但礼仪上还是要给足面子,于是亲自出门迎接,命令下人在花厅大排宴席,又去乐坊叫了个歌女过来助兴,更叫人将当地的重要名流都请来,场面好不隆重。这一切倒是合了董世杰的心意,马志洁不知怎的也像是转了性,推杯换盏起来。董世杰心中的疑惑一闪而过,以为姓马的想着此刻巴结高旭好为将来谋私利,故而略有些瞧不起,但也不便当着众人面说什么,面上一团和气地喝起酒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有些微醺时,高旭才笑着开口问道:“二位公子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请教?”
董世杰忙朝马志洁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在众人面前千万别露了口风。前来时,父亲就叮嘱过他了,这事透着蹊跷,请人进宫却没有圣旨,就怕皇上给董家使绊子。而且若高旭不识好歹,让董家失了颜面也是有损名声的。所以此事一定要十分低调。
哪知马志洁似乎喝醉了一般,满目通红,晃着身形举着酒杯站起,声音洪亮道:“恭喜高先生,贺喜高先生。皇上请您入宫教皇子读书,这可是你高家天大的荣幸啊。”
众人都停下杯,高旭一顿,见马志洁醉醺醺,便只看向董世杰,笑道:“马公子是醉了,醉话可当不得真啊。被宣召入宫,那可是得有圣旨的。”他早瞧出来了,如果有圣旨,这二位可不会这么轻易和自己进府,况且圣旨在手,当地官员还不得陪同?
“是圣上的口谕。金殿之上,当着众位大臣面,皇上亲口所言,让家父和马大人共同请高公出山,只是马大人和家父公事繁忙,实在脱不开身,只得差遣晚辈和马兄前来恭请高公,望先生能随晚辈进京一趟。”董世杰尴尬笑着,事已经说出,再瞒着也没有意思,只是心里很是气恼,这姓马的真是个沉不住气的草包。
高旭手捻胡须,半响无语。作陪的士绅心里都清楚,去年税改,高旭折损了大量银钱,心中对朝廷正是愤懑时,现在又要让他去报效朝廷,他肯定是不愿的。
其实高旭心中也在后悔,这事办的真是骑虎难下。他喊这么多当地名流来作陪,就是为彰显董马两家对自己的重视,哪成想闹出这么一幕。口谕?哼,什么叫口谕,皇上随口一说,董马两家派了两个毛头小子,就想这样将他带回京?连个正式的圣旨都没有,让他颜面何在?可他还不好拒绝,皇帝的口谕也是圣旨,当着这么多人面不接圣旨,那可是公然违抗啊,被有心人用此做做文章,那他高家可就得株连九族。他有点恨起马志洁来,这么大的事,你竟然酒后失言?不过他更恨的是董世杰,明知同伴醉酒,你打个哈哈糊弄过去就罢了,你倒好,更上一层,直接说出这是皇帝的口谕。当着这么多人面,不跪下接圣谕,自己就是等同谋逆。跪下接了圣谕,自己就得这样不清不楚的进宫,这岂不叫天下人耻笑高某吗?董公和马公一世英明,怎会有这两个糊涂蛋的儿子?
还是一旁的管家高进看出了主子的心思,忙高声唤来小厮去搀扶马志洁,面对着董世杰笑着,眼睛却看着自己主子,高声道:“老爷,马公子喝醉了,老奴叫下人抬他到客房去了。”
高旭借势而起,“还不快去吩咐厨房多备下醒酒汤,别让贵客醒来难受。”随即又对董世杰拱手道:“马公子这般模样实在无法回客栈,舍下的客房也算干净,不如就请两位公子先屈尊住下,不知董公子意下如何?”
董世杰正想着和高旭单独说话,这番提议正中下怀,于是赶紧道:“高公太客气了,那我二人就叨扰了。”
宴席就这样散了,大家都是聪明人,不赶紧走难道还等着主人赶?和管家高进送走了客人,高旭长叹一声,面色不善。高进道:“这两位公子都是做事欠妥当的,尤其是那董公子,说什么圣上口谕,这不是让老爷为难吗?要不老爷您干脆称病,这事拖久了,兴许皇上就忘了。”
高旭苦着脸直摇头,“称病?今儿来这么多人,我还如何称病。就是此刻真病,旁人也会以为我装病。”
高进道:“那又如何?左右不过寻个借口不上京罢了。这皇上看中老爷您的才华,却只随便一说,弄来两个不中用的糊涂蛋,也没通知当地官员,也没什么请先生的礼节。老奴说句大不敬的话,还不如民间百姓尊师重道呢。”
“唉,”高旭又是长叹,“你哪里知道啊,这就是董平和马强的精明之处。你没听那董世杰说吗,皇上是让他二人来请我的,可这两个老狐狸,自视甚高,生怕我不答应折了颜面,哪里会来?这二人让儿子前来替代,父子一家,父责子替天经地义,我若不给面子,外人只会以为我高某高傲自诩,瞧不起儿子自然也就是瞧不上老子。唉,到底是混迹于官场多年的人啊。”
高进愁苦道:“这么说来,那老爷您也就只能入宫了。”正说着,下人领着董世杰的小厮过来了。那董家奴说自家公子想单独求见高老爷。
高旭沉吟片刻,吩咐下人将董世杰带去书房,然后再高进耳边叮嘱了几句。穿过回廊,踱步到书房后,他略微吃惊,等待着的不但有董世杰和他的小厮,还有那醉得厉害的马志洁及其身后的心腹。
董世杰顺着高旭的眼神看过去,颇为尴尬道:“让高公见笑了。晚辈过来时恰巧碰见马兄,马兄非要跟着前往,晚辈实在不能阻止,望高公见谅。”他又指着两位跟随道:“都是心腹,高公无忧。”
高旭故作不满,对高进呵斥道:“马公子已经醉了,如何不扶他回客房休息?那些下人们是怎么照顾贵客的?”
马家的心腹小厮口齿伶俐道:“高老爷,您可千万别责怪那些哥哥姐姐,都是我家公子喝酒太多,胃里正堵得慌,不愿躺下,出来溜达解解酒气,没想到就遇见了董公子,所以也一同前来了。”
马志洁喘着粗气,频频点头,说话却大着舌头,“是啊,晚辈没,醉,就是,胃有些,难受,罢了,高公不要责怪下人。高公入京仍是大事,下官不能不来。”
高旭似乎不在意马志洁如何,只拿眼看着那两个奴才。董世杰聪明,赶紧道:“都是心腹,不碍事的。”
高旭这才摆手示意高进。高进会意,出去吩咐四个贴身服侍的家奴看住门口,自己进来反手将门紧闭,又给三位斟好茶,才快步走到高旭身后微微躬身站立。圆桌旁,高旭、董世杰、马志洁三人呈品字相对而坐,默默喝了几口茶,都等待着有人先开口。
最先沉不住气的还是董世杰,他笑得有些僵硬,“高公的才情,天下莫有人不知。如今竟得到圣上的赏识,日后必定光耀门庭——”他还想继续说,却见高旭将眼睛轻轻地合上了,顿时觉得脸上火烧火燎的。
高旭心里万分瞧不上这位董公子了,竟没有学到两位董太师的一丝手段,茶才喝了两口,就如此沉不住气,怎能成大事?而那位马公子,更是一副醉眼迷离的模样,恐怕也是想说而说不出吧,都醉成这样了,还想着争抢功劳,完全没有其父的风范。这二位纨绔子弟趁早打发了。他放下茶盏,左手食指轻轻扣了下桌子。
接到暗号,高进立即挺了背,不满道:“前晋时,我家老爷去京城时也曾与董公和马公结交,两位大人真是出类拔萃的世间翘楚,我家老爷甚是钦佩。如今端朝建立,大人们转换了门庭,似乎畏缩了许多,可我家老爷却依旧如初。”他这话说的狠,意思就是你们这些前晋的肱骨之才,不想着如何报效晋朝抵抗暴政,却为了荣华富贵失了气节,甘愿当女帝的走狗。而我高旭却是铁骨铮铮,不愿屈服。
董世杰鼻子差点气歪,这明显讽刺董马两家是软骨头的话岂能让他心甘。斜眼瞥了见了马志洁,这人居然低头萎靡,似乎要睡着了。他顿时怒火中烧,刚要站起,就听高旭轻斥道:“不得无礼。”这一声也唤回了他的理智,父亲再三叮嘱,能忍则忍,一切以完成任务为先。
可那高进偏生不依不饶,又继续道:“老爷,奴才是替您叫屈啊。那姓朱的白丁知府是怎么祸害咱河间府的?还不是老爷您出头替士子们说了句公道话。结果老爷您的下场呢,家产折损过半。有谁替老爷您说过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