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布衣官道-第6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中央的主要领导人黄新权都认识,他们都属于黄新权这一辈的干部。所以,黄书记对中央大局的把握,比张青云要精准很多,此次辽东的事情牵扯太广,张青云心中实在是没有底,只能是登门请教老书记。
本来张青云有一肚子话说,但是到了黄书记家,见黄老一个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些话他又不忍心开口了。黄书记的老伴常年在美国呆着,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黄子歌兄弟从来就不是让黄新权省心的主儿。
平常顺风顺水的时候,黄新权父子是不容易碰面的,黄子歌兄弟也只有碰壁了,才会找到老头子救命。本来,还有一个黄姚比较孝顺,奈何女人一嫁做他人妇了,很多事情就难以兼顾了。
黄姚找了张青云帮忙无果,后来她不知又找了什么关系,终于实现了她下放华东的夙愿。只是她一去华东,黄老却是更孤独孤单了,一天到晚除了几个工作人员外,再不和任何人接触。
尤其像这样冰天雪地的天气,其孤独又还需要忍受病痛的折磨,给人的感觉是其明显已经是到了垂暮之年了,张青云见到其这样的光景,心情特别的难受。
房间里面有暖气,但是黄老依旧裹得严严实实,因为心脏功能的问题,其嘴唇是乌黑的颜色,一双眼睛深深凹陷下去了,本来很犀利的双目,现在看上去眼神却有些涣散。
张青云的第一感觉是老人瘦了,他握着黄老的手,其一双手没有了往日那种熟悉厚重的感觉,取而代之的是轻飘飘的不着力,他眼睛往下看,看到黄老穿着一双很宽大的拖鞋,一双脚虽然裹着厚厚的袜子,但是还是能看出来浮肿得很厉害。
张青云扶着黄书记坐在沙发上,他可以很清楚的感觉得出来,黄书记手脚已经不灵活了,那完全是一种苍老的感觉,从现在黄书记的模样,实在是让人难以将他和当年江南那个铁面黄书记联系起来。
他陪着老人说了一会儿话,黄新权脸上突然露出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道:“你说吧我知道你心中肯定是有事,你和我这样的老头子不能比,你的时间很宝贵,有事情就直说吧”
张青云心中一酸,感觉无地自容黄新权的话如一柄利剑,直接插向他的心房,在这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完全就是个在世俗中迷失了方向的奴隶,整天除了追名逐利,连基本的情感似乎都丧失了。
黄新权皱了皱眉头,嘴中轻轻的哼了一声,张青云抬头看到的是老书记一脸的不愉,他深吸了一口气,强行的平定自己的心绪,道:“书记,我的确是有事请教,这次我们商务部发生了一件让人十分意外的事情……”
张青云终于开口了,他了解黄新权的脾气,黄书记如此要强的人,又怎么愿意在后辈面前露出其英雄垂暮的一面?于是张青云便再也不矫情了,将他忧心的事情娓娓道来。
当然,重点自然是他带督导组去辽东的事,辽东他一无所知,心中真的没有底。如果把辽东换成华东,或者是中原任何一个省,张青云肯定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但是北方三省,他从未涉足过,他对此行能否成功,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黄新权静静听完张青云的叙述后,紧闭双唇,一言不发,良久,他道:“正因为你对辽东不了解才让你去,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辽东的问题很复杂,你不过是中央部署的一个环节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黄新权停顿了一会儿,又道:“辽东的问题复杂,京城的问题也就会复杂。你不了解辽东,但是辽东毕竟只是一隅,和京城不能比,你难道会认为,辽东会复杂过京城吗?”
张青云一愣,心中一下涌起了无数的念头,黄新权这话如同夜空中的一道闪电,让张青云有一种非常惊悚的感觉,他心念电转间,脑海中涌现出无数的念头。
辽东有问题,辽东又怎么可能孤立的存在?黄新权的话说得很明白了,那就是辽东的问题不仅仅只是在辽东,辽东往上便是京城,京城各部委,中央机关甚至再往上,这都有可能和辽东有关系。
所以,中央要对辽东有动作,就不仅仅只是动辽东,辽东有动作了,京城就会有动作这绝对是一次大行动
一念及此,张青云神色越发凝重,因为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是在干正确的事情,万一这中间牵扯到了高层面的角逐,张青云现在根本就无法看清自己的位置。
“让你去华东,是中央对你的信任我相信你有能力完成中央交给你的任务,胆大心细,放开手脚去干吧”黄新权道,他说这句话神色很激动,他用力的挥舞着自己的双手,眼神中尽是激情。
张青云暗暗吐了一口气,黄新权这话实际上就是给张青云指明了方向,等于是告诉张青云,他现在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他无需考虑路线问题,只需要考虑把工作做好。
“辽东的工作,还是要依托辽东的班子辽东的问题,不是所有人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大部分的同志都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展开工作还是要重新相信我们干部觉悟,不能够有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思想,那样开展工作是要不得的……”黄新权又道。
张青云连连称是,心中暗暗感叹,黄新权果然老臣谋国,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思路清晰。按照黄新权的思路,在辽东展开督导工作,还是要依托辽东班子。
实际上他的意思就是,要利用辽东班子中的矛盾和分歧,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借力打力,水到渠成的将事情处理妥当,这个和张青云心中若有若无的思路隐隐吻合。
只是黄新权这样一说,张青云心中是更加敞亮了,他现在可以说是完完全全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先前的内心一团糟不可同日而语了。
黄新权眯眼看着张青云,嘴角露出了笑容,道:“你现在都是部级高官了,在共和国政坛,你也算是一号人物了。难得你还向我请教,但愿我今天说的这些话对你有帮助,你大可以取精华,弃糟粕,我坚信你能够不辜负中央的期望。”
张青云连连称是,道:“黄书记,您太客气了不管我在什么位置,您终究是我的领导。而且,作为老同志,您工作经验丰富,这些不是我们能比的。以前中央都有中央顾委呢,现在中央的很多重要的决策,都还要请老同志座谈。借鉴的当然都是老同志丰富的经验”
黄新权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张青云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早在江南的时候,黄新权对张青云就寄予了厚望的,他退下来前,将张青云从桑梓一把提到了华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位置,这在当时江南造成了不小的轰动。由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张青云在黄新权眼中的分量。
但即便是如此,黄新权也从来没想过张青云会这么快就成长起来,现在张青云已经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在行政级别上已经超过了他,而其年龄却还如此年轻。
更重要的是,黄新权能够感觉得出来,中央对张青云的使用是非常大胆的,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张青云本身
的能力已经得到了中央部分领导的认同。
现在对张青云来说,只需要他认真工作,做几件漂亮的事情出来。如果他能够经得起组织的考验,用事实证明其能力和才华,那么其独当一面的时候就要到了。
握一省权柄,不夸张的说那就是一方诸侯,这样的人物在中央都是有巨大影响力的。堪比古时候的封疆大吏,唯有才德兼备,才华绝伦者才有能够位居这样的高位。
而中央对各省核心班子也是尤为看重的,张青云现在离此仅仅只有一步之遥了不夸张的说,张青云迎来了其仕途最重要的机会,他把握得好与坏,将直接决定其成就高低
正文 第九百七十四章 辽东代省长
第九百七十四章 辽东代省长(求月票)
【求月票,第一更求月票推荐票】
北三省,留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一望无际的黑土地,张青云对北三省的印象也大致是如此。
张青云乘坐飞机率团抵达辽东省会春城,时间是中午,在飞机从高空降落的时候,张青云从窗口便可以鸟瞰到大片的黑土地,只是此时莽莽苍苍的广袤的黑土地还处在一片冰冻之中,这里完全就是一个冰冻的世界,万里平原,看不到一丝生机。
张青云这次出行,带的人并不多,整个督导组一共才8个人,这其中还包括了他的秘书田朗洪和警卫毛谦,这样的一个督导组如果不是张青云带队,下到地方绝对不会引起太多的注目。
但是因为张青云的身份,一切就都不一样了,此时的辽东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这块天空,张青云对他们来说就是从天而降的搅局者,有人心忧,有人欣喜,但不管是哪种心态,所有人对此时肯定都会相当的重视关注。
飞机从高空云层俯冲而下,越来越低,在着地的那一刹那,机身猛烈的颤抖,因为瞬间从失重到超重的状态,张青云脸色略微变了变。
在超重状态下心中那种沉甸甸的感觉让他不由得将思绪飞到了窗外的世界,在今后的一个多星期,他将要在这块土地上展开工作。
来之前他了解了辽东的资料,他把他两次进中央党校***,班上辽东的同学的近况都摸清楚了,这十来个辽东的干部,就是他在辽东的熟人,至于其他的人他一无所知,这个省是他第一次来,一切都是陌生的。
辽东方面,代省长韩连城亲自率辽东商务厅楚青林厅长等人来机场迎接张青云,韩连成50多岁的年龄,长得矮胖,而且还是聪明秃透顶的人,形象并不好。他握着张青云的手,道:“张部长,接到通知,说您要来辽东,我代表辽东省党委政府欢迎您来督导工作。”
张青云心中暗暗好笑,来辽东之前,他了解过韩连成,知道韩连成现在在辽东虽然是代省长,但是位置很尴尬,主要原因就是在上次人大会上,他竟然意外的没有通过人大的选举。
所以,他来被任命为代省长近一年了,依旧还是代省长,而且不出意外,他还得继续代下去,一直要到今年人大召开,他才有可能扶正。如果说,在今年的人大会上,他还不能当选为辽东省长,他绝对会成为一个经典的案例,十有八九可能要下。
至于韩连成没能成功当选省长的事情,在京城政坛流传了很多种说法,有说是韩连成和辽东省委书记王翰处相处不行,王翰处不认同他的能力,一直压得他比较厉害,让他没有表现的机会的。
还有说,是韩连成自己得罪人太多,和同志们关系处理不好,尤其和老同志们的关系处理不好,说他太清高,不太尊重人,所以人大代表们普遍对其反感,才造成了其意外选不上的情况。
这些种种传言,张青云都专门了解过,通过这些东西,他也无法做出什么判断,但是有一点他清楚,那就是在辽东四套班子中,团结总归是有问题的,不然不可能出现韩连成这种尴尬的情况。
“韩省长,我是第一次来辽东,而且你也知道,我也是刚进商务部没多久,对商务部的业务也不算精通,所以这次过来,我可以说是诚惶诚恐,一切都得依托辽东党委政府,我们共同努力,来做好这次督导工作。”张青云道。
韩连成愣了一下,张青云这话让他很惊讶,张青云虽然没来过辽东,但是他的名字在辽东知道的人却是不少。根据坊间传言,张青云是铁腕铁面的典范,现在说的这句话,明显和传言相差甚远。
张青云和韩连成在机场短暂交流,然后车队出发直奔下榻的春城饭店,春城饭店是老牌的国有企业改制过来的,酒店改制后,经过重新的装修,现在看上去很现代化,丝毫没有老牌宾馆的那种陈腐之气。
而在春城饭店又还保留了在国企的时候留下来专门用作重要领导接待的几套院子,都是传统建筑,但是装修方面却是跟上了现在的时尚,这样的院落在酒店中完全是别有洞天。
根据韩连成介绍,张青云清楚春城饭店在改制的时候,政府就给投资方提了额外条件,那就是传统的几个院落要保留,目的自然是接待重要的领导来访,张青云现在住的院落,就是杜总上次访问辽东所住的院落。
在院落的会客室,张青云和韩连成正式的就这次他下来的工作交换的意见。从机场第一眼看到韩连成开始,张青云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韩代省长。
韩连成身上有几点张青云比较关注,第一点就是韩连成是北方三省老干部,也是北方土生土长的干部。其在出任辽东省代省长前,本身就是辽东的副省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连成竟然无法通过人大这一关,实在是让人费解。如果说韩连成是外省调任,或者是从中央空降,那可以说是他在辽东没有根基,受人排挤,但他是土生土长的干部,理应在辽东有自己的影响,怎么连人大关都过不了呢?
另外一点,和韩连成短暂接触,张青云感觉韩连成和他想象的相差比较远,韩连成能说会道,言谈之间颇有气度,不像是没有能力之人。也更不像外面的传言的那样,说其性格高傲也不合适,至少在张青云看来,其人算是比较实在。
张青云和韩连成一共谈了大约一个小时,韩连成告辞离开,临走时他又叮嘱商务厅楚厅长一定要配合张青云工作,最后他道:“张部长,您来辽东,我们全力支持您工作。如果您开展工作有什么阻力,你完全可以直接联系我,我的态度很明确,那就是一定要配合你把工作做好做彻底。”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道:
“我们辽东一共十一个市,这么大的摊子,督导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的确是很有难度的。我一直也在思考这些问题,实话跟您说,在您来辽东之前,我已经让省商务厅、发改委,还有我们省政府督查室,工商厅等各单位自省自查,在全省范围搞了一次涉及到市场秩序的大清查。我们确实是查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楚厅长都清楚……”
韩连成说了很多,张青云握着他的手只是点头。韩连成欢迎的阵仗不小,两人也装模做样谈了一个多小时,到最后这话才表露心迹。
张青云看得出来,对自己来华东,韩连成还是颇具戒心的,辽东幅员辽阔,十一个市,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涉及到的行业、问题可谓是不胜枚举,张青云这样人生地不熟,而且又没有明确的目标,他想要找出问题,无异于大海捞针。
韩连成说这话明面上是在替张青云想,实际上却表明了他不支持的态度。他不支持的原因自然是他认为没有作用。这个理由无可非厚,毕竟他作为一省之长,需要他关心工作很多,他只能把精力用在他认为需要他用心的地方。
送走韩连成,张青云皱皱眉头,一旁市场秩序司魏铁副司长道:“张部长,我看韩代省长态度明显不对啊。我们过来督导工作,这是我们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至于辽东有没有问题,那也得我们了解了才知道,他怎么能如此说话呢?难不成我们现在就得打道回府?”
张青云咳了两声,他知道魏铁的性格,魏铁是那种典型面粗心细之人,他这话听起来显得莽撞,实际上他是讲给辽东商务厅的楚青林听的,这次张青云带来的人少,要开展工作少不了楚青林支持,在这之前,让楚青林找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果然,魏铁这话说完,楚青林道:“张部长,我们商务厅定然全力支持部委领导工作,我相信,这次由您亲自带队,我们辽东的商务工作肯定会有一个质的变化。”
张青云淡淡的笑了笑,道:“借你的吉言,希望真能像你说的那样,那我们的工作就大放异彩了我怕就怕有人把我们当瘟神,那样的话,我们的工作真就艰难喽”
楚青林不自然的笑了笑,却不敢乱说话。张青云的大名他可是听过的,他可不会因为张青云看上去年轻温和,就会有丝毫轻视之心。恰恰相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