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布衣官道-第6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正因为如此,他对江南的感情比对任何一个地方都要深,他更是深知道,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
“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话是有深刻内涵,南巡首长讲话的时候,讲过:“除了发展以外,任何一条路都是死路,唯有让老百姓富裕,让老百姓生活好,人民才会拥护党和政府……”
张青云来自雍平,那个地方一直很贫穷,张青云的童年甚至温饱都还成问题,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他对发展意义的理解自然要比城里长大的孩子深刻得多。
尽管到现在,江南和改革开放初期不可同日而语了,但是在全国来看,江南依旧问题很大,并不算富裕。像武德和武陵有些地方甚至还要说是很贫穷。
在这样关键的机遇期,江南的发展受挫,这对江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疑是有重大的影响。这一步落后,可能将来就要步步落后,再也赶不上别省市的步伐了。
“来,青云,我们碰一杯”粟一宵道,他端起杯子和张青云的酒杯碰了一下,却没有马上将酒喝下去,而是道:“青云,你是懂江南的,你也是有能力的,你在江南的威望也高。其实你去江南干一任是最合适的,如果你能在江南干一任,我恰好在江北,我们互相有个照应。”他嘿嘿一笑,颇具玩味的看了张青云一眼,“当然,我们互相也是竞争的,说一句很张狂的话,我纵横整个中原地区,还真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对手。
中原崛起不仅只是我江北一省的事,没有激烈的竞争就没有动力,哈哈”
粟一宵哈哈大笑,颇有小视天下的味道,张青云眉头微皱,道:“你够狂妄的,中央如果给我机会,我定然不会让你失望。你江北也不是没有弱点的,小心势头太猛,那真就拔苗助长了。”
粟一宵,细细的抿了一口酒,一旁的詹红桂含笑的看着他,道:“我们的粟省长现在是志得意满啊,可惜我绥远和江北的条件不能比,不然我还真有心和江北比一比。”
粟一宵神色一正,道:“詹省长快别这样说,你是老资格了,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我不能和你比。我要比也只能和青云比,他的潜力无限,我也想看看我的思路和本领和他究竟有多大的差距。”
张青云慢慢摇摇头,道:“老詹,你可别听老粟这套鬼话。这年头说某领导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潜台词就是你跟不上时代了,你看看这家伙,从发改委到江北这才多久,他现在就成精了还,这种不尊重老同志的话都说出来了。”
詹红桂愣了一下,紧接着哈哈大笑了起来,道:“好你个粟一宵,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少本事。我绥远虽然比不上江北的底子,但是你既然说这样了话的,我这把老骨头也就陪你拼一把。
我们绥远经济总量和江北肯定不能比,但是有些方面我们倒可以较一下劲,青云你做中,下面我们再见面,我们一定要把绥远和江北的各项数据比一比,顺便我也看看,我是不是真老了,如果不行了,我早点告老回乡,给年轻人腾位置”
“你这个青云,挑拨离间倒是一把好手。”粟一宵嗔怒道,他嘴上虽这样说,但是内心却是和詹红桂卯上了,詹红桂以前在晋东可是著名的‘拼命三郎’,干工作敢拼敢打,什么困难都不怕,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达目的不罢休。
在粟一宵的内心,他对詹红桂也是很佩服的,他和詹红桂都是西北的干部,他自然了解詹红桂的本事。现在两人都是一省之长,粟一宵本也是心高之人,自然不会被詹红桂比下去。
张青云冷眼看着詹红桂和粟一宵两人掐上了,他默默的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烈酒入肚,依旧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粟一宵的话勾起了他内心的激情,逐鹿中原谁为雄?粟一宵才华绝伦,的确是一个好对手,如果两人都在中原,绝对是一番龙争虎斗……
正文 第九百八十八章 副总理的履新
第九百八十八章 副总理的履新(求月票)
【求月票、推荐票紧急求月票推荐票第一更,马上码第二更,可能要稍晚才会出来】
人大全体会议,经过国务院总理杜国维提名,人大代表投票表决,确定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名单,最终凌祖红当选为国务院副总理,赵南下晋升为国务委员。
人大会议投票结束当天,叶主席签发第一号主席令,正式任命凌祖红、赵南下等领导的职务,同时签发的还有第二号主席令,正式任命了中央银行行长、审计署长等国务院各部委一把手30多名。
通过了这两道主席令,正式完成了国务院新班子的调整,杜总理于同天晚上举行记者招待会,接受全世界各方媒体的提问。
在记者招待会上,杜总理在问答记者问题时强调,国务院组成人员经过了这次的调整,领导班子更加年轻化,更加有朝气,为共和国新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实施奠定了不可动摇的基础。
而就在人大会还如火如荼的时候,张青云却接受了紧急任务,率商务部代表团赴法国出席中法经济非正式联委会议。
中法经济联委会,到现在为止已经是十八次了,本来联委会没有正式和非正式一说。但是按照约定,中法联委会应该是在今年六月召开。可是现在中法贸易摩擦频繁,中法经贸关系面临了最严峻的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中法双方领导人通电话,最后决定中法经济联委会原定日期不变,但是在此前,双方相关部门可以举行一次非正式的联委会,专门致力于解决双边经贸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进一步深化双边经贸合作的新途径。
张青云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根本没有准备,魏宋平给他打气,道:“青云啊,你去法国我是放心的,因为你是个坚持原则的人。和法国佬打交道没什么别的诀窍,就一定要坚持原则。
中法经贸这么多年了,现在我们不像以前那样被动了,相反,他们比我们急,他们有太多的东西想买到中国来,如果不是北约和欧盟的相关限制,他们甚至连军火都想卖给我们。
所以,你这次去参会要以我为主,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他们一点便宜,目前中欧贸易关系还相对敏感,法国是欧盟的核心组成国,所以这次非正式联委会尺度就重要了。”
魏宋平的心情看上去不错,前段时间商务部算是经历了一场劫难,副部长刘旭东的外逃,最后经过纪委审查,商务部最终落马了十数名司处级干部。
而刘旭东的事情又牵扯到了辽东,辽东的问题又不只局限于辽东,这次国务院对中央国务院直属部委一把手调整了一些,明眼人都清楚,这次部委一把手调整肯定和辽东出事是有关系的。
辽东的事没有盖棺定论,此时中央部委班子先调整,中央肯定是为彻底解决辽东问题创造条件。这也是组织处理事情的一贯做法,把处在关键岗位可能有问题的同志先调到新岗位上再审查,是切断以前固有关系和利益链条的最好办法。
而在这次调整中,魏宋平没有被调整,这无疑是中央给他传递了一个信任的信号,这对前段时间压力颇大的魏宋平影响是积极的。
……
巴黎,梦幻之都,张青云一行的到来受到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拉加的热烈欢迎,随即他和拉加以及法国外贸国务秘书罗西在酒店举行了会谈。
出乎张青云的意料,会谈比他想象的要顺利,来之前他挑选了精兵强将,本来是准备打一场恶战的。但是在会谈中,拉加和罗西相当的客气,态度出奇的好,以前双方很多有分歧的问题,这次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从这次会谈来看,这次联委会议成功是必然的,中法之间的贸易分歧,有望得到解决。在会谈后的记者见面会上,拉加和张青云共同面对了20多个国家记者的提问。
拉加和张青云是同龄人,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噱头,两人见面握手的时候,拉加的第一句话就是:“张部长阁下,你我同龄,用共和国的说法就是我们是老根,但是我们这对老根,你名扬天下,我却跟你比不了。
我仔细斟酌了一下,后来发现,您是十三亿中脱颖而出的部长,而我只是六千万人中挑选的部长,所以,你这个部长比我要厉害很多……”
拉加说完这话哈哈大笑,张青云也觉得这个老外有意思,同时他也能感受到拉加的这种外交智慧。欧洲人的严谨拉加是有的,但是西方人的幽默风趣在拉加身上体现得更多。
其实,张青云清楚,他这次来法国其意义不仅只是一次经济联委会议,更重要的是关乎到中法关系的缓和和发展。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张青云这次出访,外交意义和现实意义一样重要。
在几年以前,中法关系因为法国方面在面对共和国的分裂分子上的错误态度,一度陷入了最低谷。当时法国的做法严重伤害到了共和国人民的感情,共和国的老百姓举国愤慨,在多个地方有反法游行,多个城市有抵制法货的运动,中法关系陷入到了建交以来的最低点。
现在几年过去了,中法关系稍微有些缓和的趋势了,恰恰有碰上了经济危机,中欧贸易摩擦不断,这又让刚刚开始缓和的中法关系蒙上了阴霾。
可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无论是法国还是共和国,都深知两国之间邦交正常化的重要性,更深知两国贸易合作对双方的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有了张青云的这次赴法之旅。
如果,这次联委会成功,那六月份的联委会肯定会如期召开。有了这两次部长级会议做铺垫,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互访可能就会提上日程,至少两国领导人的会谈应该可能性极大。
而在这个时候,法国比中国更迫切希望中法关系改善,而拉加很可能就肩负了这个重要的任务。
实际上,张青云的这个判断没错,拉加的确是肩负了任务的。这个看上去年轻而幽默,甚至可以说才华横溢的部长,将自己的幽默和智慧展现到了极致,成功赢得了包括张青云在内的中方代表团几乎所有人的好评。
看得出来,拉加认真研究过张青云,张青云的名扬天下他心中也非常清楚。作为长期和共和国打交道的法方高层领导,其对共和国政治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所以,对张青云这样的潜力无限的共和国政治新星,拉加是在刻意的和张青云搞好关系,正如他自己开玩笑所说的,他的财政经济就业部长和张青云这个部长是比不了的。
张青云在共和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他能够在这个年纪上到现在的高位,其难度比拉加当部长的难度高一百倍,而同时,因为难度高,所以张青云的潜力也非常大。
法国对华智囊团已经把张青云纳入了共和国重要政治人物名单,他们看重的就是张青云的上升潜力。很多对华问题专家表示,如果不出意外,假以时日,张青云必定会进中央领导序列。
而根据法国智囊团的分析,共和国这次让张青云率团来法国参加中法经济贸易非正式联席会议,这是共和国在刻意的帮张青云来积累政治资本。
因为无论是中方高层还是法方高层,大家对这次联委会议都是有默契的,那就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双方高层有这样的默契,就意味着这次会议绝对是万无一失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共和国让张青云率团来法国,这不是为其积累政治资本又是什么?拉加作为对华政治体制有重要研究的法方高级领导,他自然也能体悟到这一点,所以,才有了幽默风趣的拉加部长。
其实,拉加本人是法国铁腕强势一派的代表,如不是特别的必要,他根本不会是这样一副面孔对待中方代表团……
但是,张青云的这次访法也并不是一路阳光,在张青云和拉加共同接待记者的时候,就有了不和谐的声音。一个法国记者向拉加提问,就直言不讳的分析了张青云这次访问共和国方面深层次的政治考虑,最后他道:
“我想请问拉加部长阁下,我们法国的经济财政和就业部长难道存在的价值就是专门为共和国的高官积累政治资历吗?我们都知道张青云部长不是池中物,难道您现在和张部长搞好关系,是希望能借他的气运来竞选下届总统吗?”
这个记者问题一抛出来,全场哗然,显然,这名记者的问题太刻薄,太偏激,太辛辣,更妙的是这名记者问问题的对象是拉加而不是张青云。
他一方面是极度的讽刺拉加和法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软弱不给力,另一方面却是在讽刺共和国的政治体制的落后和古板。
拉加被这个问题弄得当场有些失态,张青云的神色也极其难看,而正是因为这个刁钻甚至刻薄的问题,也彻底的激起了张青云心中的怒火,而这个怒火也就注定了他这次访法又不会是一次平淡之旅。
正文 第九百八十九章 谁与争锋
第九百八十九章 谁与争锋(求月票)
【求月票、推荐票第二更了,今天的码字到现在才完成,真累啊,兄弟们,支持一下吧】
又是一条关于张青云的新闻占据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在中法部长会谈后的记者见面会上,张青云突然发飙对法国记者展开激烈批评。
张青云从中方和西方文化谈起,批评法方记者素质差,文化差,修养差。不了解共和国,却又偏偏做出一副不懂装懂的样子,其所言所行不仅伤害了共和国人民的感情,更是误导了法国以及其他国家民众。
张青云措辞极其严厉,这其中对此记者用了‘其心可诛’的措辞。硬是在见面会现场把这名记者骂得抬不起头,最后他才强调,共和国不是洪水猛兽,中欧需要加强了解,这是中欧关系和中法关系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
他侃侃而谈说了很多,但是他说完以后,没有继续接受记者的问题,而是单方面终止了记者见面会,不理记者的围攻,直接返回了下榻的酒店。
记者有无冕之王之称,张青云在法国惹了记者,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国媒体对这件事竞相报道,这些报道全都是泾渭分明的,支持者把张青云拔得相当高,反对者把张青云说得一文不值。
但是出乎人意料的是法国路透社,对张青云这次批评法国记者的做法并没有明显的地域倾向,而是用了一个很别开生面的标题——《犀利的共和国未来领袖人物,拉加成配角小丑》
这篇文章,路透社评论员辛辣的讽刺了法国政府和拉加部长的软弱无能,甚至把拉加说成了“娘们儿”。而对张青云的表现,他们却给予了肯定,认为张青云拥有共和国领导的气质,文中讲到共和国的高官的威严,文章称,共和国的高官可能理解不了西方的民主和平等,所以站在尊重对方文化的角度,路透社认为张青云的做法无可厚非。
而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则新闻,却完全是否定的态度,它们认为张青云不是绅士,不尊重欧洲文化,不尊重言论自由。认为张青云在记者见面会上的突然发火是失去理智的行为,他理应向对方道歉。
美国的纽约时报的报道则用了标题——《共和国的鹰——从张青云在法国的言论看共和国未来的领袖》,文章历数了张青云所有的政治历程,把张青云刻画成了一个非常强硬的鹰派人物。
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在暗示共和国越来越强大,共和国的外交政策也将随着共和国的强大而会变得越来越强硬,最后必将成为挑战美国的存在。
这个天才的评论员,硬是将张青云在法国闹出的新闻,上升到了共和国威胁论的高度,呼吁美国政府不能够再对华掉以轻心了,而是要加强对华的遏制。
而相对于国外的报纸和媒体,国内的媒体对张青云在法国的表现却是一面倒的支持,这个记者招待会的视频被人上传到视频网站上供网民观看下载。
著名视频网站我酷网统计的数据,一天之内这个视频的访问过千万,有超过百万的留言,超过9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