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妃的三亩田园-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慧玲朝自己发飚,他看白痴一样扫了慧玲一眼,冷淡道:“跟了小姐这么长时间还这么不长脑子,难道你觉得她给轻易向许宗德低头认输么?”
他说得慧玲和桂芳都是一愣,从商人的角度看事情习惯了,她们竟然都忘了,香徕却是向来不按套路出牌,想要对付谁便会不遗余力,不把对方打倒不罢休的犟丫头,像这样在犹有余力的情况下便收手,确实有些不正常。
回过味来后桂芳问道:“香徕,沈澈说的什么意思?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对付许宗德。”
香徕简明扼要地回答道:“我没办法了。”
是的,因为接下来的办法都不是她的,而是骆谨行那个腹黑小子的。
桂芳真信了她的话,有些失望道:“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啊,难不成真的要回松宁老家去?”
香徕道:“嗯,回去吧,你和慧玲都回去。”
桂芳问道:“那你和沈澈呢?”
香徕道:“我们留下,还有事情要办。”
桂芳看着香徕的神情,看来看去会心一笑,道:“嗯,我知道了,你还是有你的计划的,只是为什么不让我们留下来帮你呢?”
香徕道:“我这边短时间内不需要人手,需要的话我会通知你们回来,你们回去要做的事更要紧,田庄是还给许宗德了,可是人却不能给他留下,尤其是种过水田的,你们明天带着银子回去,和顺子、大昌哥、秀芬他们一起把长工带走,沿着江岸新建田庄,向上下游开荒种稻,我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告诉天徕带人悄悄在沿江屯育稻苗,我们的买卖可以不做,但是田不能不种,那可是咱们的根本。”
桂芳转忧为喜,道:“嗯,好,我们一定把江边能开水田的地方都开了!”
她这里高兴,可是慧玲却撅起小嘴,嘟嚷道:“香徕姐,我不想回去,我就想和你在一起,我走了都没人照顾你了。”
香徕笑道:“我又不是三岁两岁,用你照顾什么,你还是回去吧,这两年净跟着我了,都没回家呆过几天,有时间回去陪陪你爹娘也好。”
桂芳嗤笑道:“这丫头,舍不得你是假,不喜欢种田才是真的。”
香徕也道:“哦,既然是这样,那将来给你找个不种田的婆家吧?”
慧玲被两人捉弄得小脸通红,道:“你们两个就欺负我,看我回去就再也不回来了!”
尽管桂芳和慧玲不知道香徕接下来要做什么,但第二天她们还是按照香徕的意思回了松宁,把家里的田地经营好了,这边的香徕做起事来底气才会更足。
她们走后香徕暂时没什么事情做,只是和郁子曦一起每天留意许宗德的动静。
而许宗德虽然收购了香徕的产业却没时间经营,带上自己原有及刚刚收购香徕的所有产业文书来到汇远钱庄找到袁东启。
一见面就问道:“袁大管事,我托你办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袁东启笑呵呵道:“许老板来得还真是时候,我前不久才接到总管事和东家的回信,他们说许老板在会康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您要贷银子没有不贷的道理,只要许老板有东西抵押,想贷多少就贷多少。”
许宗德满脸喜色,他知道贷钱多半没问题,却没想可以这么快,于是连忙说道:“难得贵东家知道我,想必是袁大管事给说了不少好话,这里谢过了。”
袁东启道:“许老板客气了,不知道您用于抵押物品的凭证带来没有,若是带来咱们就立刻办吧,似乎许老板在急等钱用。”
许宗德连道:“是啊是啊……”
他不能能不着急,收香徕的产业他已经用了最短时间,可是还是收了大半个月,他实在担心王都那边已经公开出售商权的消息,自己失去这个先机。
听袁东启这样说,他连忙让许成把提着的箱子打开。
食盒大小的一个箱子,里面摞了满满一下子房地契,包括了许宗德除家宅地在外的房产田产,这一次他可真是孤注一掷了。
因为借贷的数额太大,袁东启又找了当地几个绅士名流到场作证,许宗德更是把曹明全搬来坐阵。
汇远钱庄的规定是十万两银子以下的借贷,抵押物品以七成作价,十万两银子以上的借贷额,抵押物品作半价,而像许宗德贷这么大笔的银子,他的抵押降低到五分之一。
这老家伙虽然心疼,可是想想不过就是一个说法,只要自己把贷银还上东西还是自己的,于是便也狠下心来。
按这样的比例,算来算去,把许氏和天香的产业全都算进去都没够,最后许宗德一咬牙,把自家府宅的地契也拿出来,这才凑够与他要借货的银两对等的资产。
他们这拔人足足用了一整天才办完这次借贷。
为了稳妥起见,许宗德要求在借贷文书上写明,这二百万两银子在一年之中分四次还清,第一次在借银半年之后,第二次八个月……以此类推。
文书写完之后许宗德确认无误,上在面签字画押,曹明全作为中间人也在上面签了字,许宗德带来的的所有契书都交存到汇远钱庄,袁东启这才把二百万两北辽通兑的银票交到他手上。
银票拿到手的第二天,许宗德把家中所有生意都交给大管事处理,他带着许成等一众心腹去了王都。
------题外话------
说明一下,本来在这个位置不应该分卷,可是二货到极点的小三子把上一章发在“作品相关”卷名下了,没办法挪回去,只好把“作品相关”改成“第二卷”所以就有了这个诡异的存在,请大家表拍我!(灰溜溜地滚走。)
第八十八章
更新时间:2014929 7:03:14 本章字数:13793
许宗德所做的都香徕和郁子曦暗中监控之下,得知他进王都,郁子曦问香徕道:“那老家伙就要最后咬钩了,你要不要去亲眼看看?”
香徕道:“去王都么?还是不要了,我若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那里,这老家伙一定会警醒,再临时变卦就不好了……只是,你确定你在使馆里的朋友可以把这件事办好?毕竟是假的,万一弄出什么破绽可就不妙了。餮翕众”
郁子曦道:“你不用担心,我那朋友在使馆中颇有地位,上上下下都打了招呼,保证作得跟真的一样,打死许宗德也发现不了真相。”
香徕心道:“究竟是你那朋友在使馆中身份不一般,还是那不一般的是你?唉,现在高丽租借松、复两县的事情告吹,自己脑子里的那个秘密真的还这么重要么,值得你费这样的力气拉拢?”
许宗德这次进王都又带来曹明全的书信,曹明全让他找使馆中一个叫赵清的高丽人,这人是高丽派驻北辽的副使,之前租地的事就是他和正使一起与北辽方面洽谈。
到了王都后得知商权的消息还没有公开,许宗德也没敢声张,悄悄送上拜贴和曹明全的书信,请赵清赴宴。
赵清得了郁子曦的嘱咐,又把许宗德一通忽悠,惟恐他不信,第二天又带他去见了正使。
这位正使也向许宗德承认了出售商权之事,还询问许宗德,消息没公开他是怎么知道的。
许宗德立刻把曹明全抬了出来,高丽正使这才点头同意许宗德竞争商权。
这样一来,许宗德再怎么也想念这是事实了,却做梦也想不到身为外国使节的高丽人会与沈香徕合伙坑他。
这老家伙还以为自己抓住了别人都没有的机遇,当即迫不及待地把银子交给两人,与他们签下一份细致的入高丽经商协议。
协议写得细致又正规,用高丽文和北辽文一示两份,许宗德认真地看过,发现这些条款多是对买卖货物及在高丽境内活动的限制,什么不得买卖兵器、战马、不准接近军营、不会绘制地图之类,都是一些正常的规定,没有过份苛刻的条件。
许宗德知道毕竟是跨国经商,这些条例是必然的,看过之后就签字画了押。
结果这些手续办完之后,赵清和正使大人又告诉他,他是最早一个签下协议的商人,他们还要在北辽再选几个,选中的这些商人要等北辽朝廷确认过,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后再发一份两国都认可的通商公文,到时候拿着公文才可以在两国往来。
许宗德又问选商需要多长时间,赵清笑着告诉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像他这样,三两天不就确定下来了。
许宗德想着自己办是挺快的,便相信了他的话,又问这份公文要到哪去拿。
赵清说办理这份公文手续繁多,在北辽辗转过多个衙门之后还要回到高丽使馆这边盖官印,许宗德自己是没能力去办的,只消等着就好,等公文出来他们会通知他来拿回去。
许宗德比对了一下曹明全给他办事时的速度,估摸着搞不好得拖上一个月才能拿到这封公文,自己在这儿干等着倒不如回会康去抓紧筹办商队,这样可以节省不少时间,至于那封公文,便让许成留在这里等着,若中间还有什么小事也可以处理一下。
就这样他和赵清打过招呼之后把许成留在王都,自己先一步回了会康府。
会康府那边的生意做得可不像他办商权这么“顺利”,他到家之后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儿,大管事便找他报上来一堆烦心事,而这些烦心事的来源还都是他以为已经彻底解决了的沈香徕。
第一个就是恒远田庄没人了,这次恒远田庄收回来,许宗德又把原来的恒远田庄大管事调了回来,但是因为他又开了另外一个田庄,所以能回来的只有大小几个管事,本以为接了这边的长工佃农便可以正常耕种,可是没想到田庄被香徕经营了两年,那里的人全都被是收买走了,香徕这一撤出田庄,无论是长工短工,甚至连租地的佃农都拖家带口的跟去了,弄得十三个庄子人去屋空,几万亩田园人影不见,荒凉得边疆大漠一般。
那时候许宗德已经走了,田庄管事想请示都找不到人,和大管事商量之后把许家账面上仅有的一万多两现银拿去,在松宁县里到处雇短工抢春耕。
即使这样,一直种到春播结束,那几万亩的旱田也才种上不到一小半,至于水田就更别说了,早春没有育苗,到了正式春耕进又能拿什么往里种,于是他们也只能看着被香徕由旱改水的千余亩田在那空着。
许宗德听了好生恼火,当初自己给香徕田庄的时候断了长工们的粮,以为已经够狠的,没想到香徕更狠,竟然直接把人带走了,只这一着,今年的恒远田庄便赔定了。
说完自家田庄后大管事又说了香徕的田庄。
香徕把恒远田庄的人马带出去后在江边大肆开荒,短短一个春天又开起几千顷水田,及到许宗德从王都回来的时候,人家的稻苗都已经插到田里了。
说完田又说店,所有收购香徕的店铺,掌柜伙计都不好好干活,但凡管事训斥两句立马摞挑子走人,弄得这些店隔三差五的关门。
更要命的是经过去年一年的价格大战,百姓们买便宜货买惯了,也攒足了,若非十分必要的东西,提价后的许氏和天香商行根本没人进,所以生意也惨淡到可怜。
许宗德越听火越大,却只能勉强压着,不断告诉自己这都是小事,只要自己的商队一进高丽,那银子就会流水一样哗哗的来,会康府这边的生意可有可无。
就这样他暂时把这些事抛在一边,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建商队。
只是筹建商队也不是不用花钱,现在他的家底子都被掏干了,建商队货到好办,自家有车有马,有各式各样的货物,可是人却不好找,到别国经商与在家门口经营铺子不同,所需的人手要求极高,不只要能离开家出远门,而且要求上马能充得了镖师,下马能侃得了价钱,差不一二还得懂点高丽语,不然去了也是个没用的哑巴。餮翕众
这样的人手,在会康府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人家在当地生活得也不错,若不给足银子根本不会做这卖命的活计,而且这些人的工钱还要事先发,把钱留给家人才放心,不然万一出点事,小命没了,工钱也没处要去。
许宗德没办法,只得暗地里卖了几家铺子,才把人手都找够并且定下。
他准备得倒快,可是车马人货全都准备停当在那里等着,又等了一个多月也没等回那封文书,许宗德着急之下传信给许成,让他去高丽使馆问。
许成在王都也没干呆着,明里暗里的打听消息,还别说,王都的商人里真的传着高丽要出售商权之事,只是传来传去也没见几个人去应征,不知是忌惮沾着王亲的巨商连家,还是这些人的实力不够。
许宗德派人来催,许成便去找赵清问,赵清给的回复说他们已经把文送到北辽朝廷那边,现在他们也在等着文书回来,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有消息。
许成听完心里有了底,又让人回来给许宗德送信。
王都到会康快马跑一个来回也要七八天,他的消息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了。
许宗德信以为真,为了能再往前赶一点,他干脆先让商队出发,慢慢往高丽边界走着,只要通商公文一拿到手他就立刻动身去追,赶上商队后再一起进高丽,那样的话又能节省很多时间。
可是没想到又等了将近一个月,慢腾腾的商队都已经走到边界,那边的通商文书还是没有拿到手。
现在不用他催许成也急得不行,隔三差五地去使馆打听,打听之后便立刻让人把原话给许宗德带回来。
拖来拖去拖到五月末,许宗德在会康等得要冒烟,他第一笔贷银的期限是半年,算算从二月份拿来银子到现在,已经三个多月过去,再有两个多月就要还五十万两银子,可是自己的商队却还连国门都没过去,现在自己耗到两手空空,拿什么能还出五十万两来?
心急之下他扔下会康府这边尚未理顺的生意不管,又一次跑去王都。
到王都之后没去见许成直接来到高丽使馆,却发现原来许成就在使馆门外坐着。
一问才知道,最近这些日子许成天天来,可是却很难见到赵清和那位高丽正使,三天前在门口堵到过赵清一次,但是赵清说文书是卡在北辽这边,他们也没办法,然后就把他给打发了,连使馆大门都没进去。
许宗德听完觉得可能是许成身份低微,赵清不屑于见他,现在自己这个当事人来了,他怎么也要给个明确的说法,于是他让使馆的守卫进去送信,说自己要求见赵清或者正使两人中的一个。
可是守卫出来却告诉他,这两位大人在都不在,要见他们明天再来。
许宗德担心是这两位使者故意不见自己,想了想他拿出一百两银票,交给许成,道:“你去把银票寒给守卫,让他在正使或副使在使馆的时候给咱们报个信。”
许成接过银票找了个机会送给守卫说明意图,见那守卫答应之后才和许宗德到他住的地方休息。
还别说,这一百两银子果然好使,第二天早上那守卫就送了消息过来,说赵清一大早被几个商人都在使馆里,大概今天一上午都会在。
许宗德听到后连忙赶到使馆,让那个收了他银票的守卫进去禀报。
还好赵清没有明着躲他,让守卫把他带了进去。
见面之后许宗德火烧眉毛一亲急火火地问道:“我说赵大人,我的通商文书呢,怎么到现在也不给我?”
赵清道:“许老板可不要这样说,不是我不给你,他是北朝廷他不给我们,你知道我都去要过多少次了,可是他们不是说差这个衙门没过目,就是差那个衙门没加印的。”
对于这样的说法许宗德也无话可说,只能叫苦道:“哎哟,这可坑死我了,我的商队都在边界等了一个多月了,再等下去,货包里头都长草了。”
赵清道:“这个我也没办法,你们的朝廷不往回发,我还能怎么办。”
许宗德道:“他们不给,你就一直催啊,北辽的衙门就这样,不催他不办事。”
赵清有些恼火道:“当然催了,我们怎么能不催,你们家那个家丁天天追着我问,我也着急,这可不是我能说了算的……”
说着又放缓了口气道:“我说许老板你这么着急干什么,早点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