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耕耘记-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山上已经渐渐有蟋蟀的叫声,慢慢地应和着。连蝉都多了起来,趴在树干上吱吱叫。
倒也不算太热辣。
因为村子后边就连着山,山上有茂密的树,又有往下淌的小溪,绿油油的一片,挡了好多阳光。村里边的人都喜欢往山边一坐,就觉得浑身都凉快了。
端是一派农家乐的好风光。
不过在兰花儿看来,这些就都只是食物。
她上辈子曾经听老人家讲过,在蝗灾的时候吃的就是蝗虫。她对于这些零碎的东西都多有接触过。说不上喜欢,至少也不厌恶。这年头有吃的就不错了,哪里还管吃进去的是什么。
狗蛋现在是捉麻雀的高手,每天都要往回提的。
兰花儿都给杀了,穿起来烤了吃。肉太少了,熏了以后可是连一丝油水都没有了,倒不如直接就吃了。
狗蛋每天吃得肚子滚圆,捉麻雀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每日里的麻雀都快要吃不完了。兰花儿就开始将省下来的野菜和平菇做成以后的粮食储备。
家里边在挖地洞藏钱罐的时候顺手挖了个小小的地窖,里头铺了些木块,就是想着要存放粮食的,以后冬天的时候能吃。
兰花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时间到后山上去找陷阱。她让狗蛋去看那几个陷阱,方位又讲得不太对,最后也不知道那几个陷阱里边到底捉没捉到什么。
她现在要是往后山上去,就是上去捉蝉和捉蝗虫一类的东西。捉起来以后将肚子挤干净了,和麻雀一样串起来烧了给狗蛋吃了补充蛋白质。
这东西说起来好像有点恶心,村里头的孩子却没有那么多顾忌。
而且其实烧香了以后,其实还是挺好吃的,跟烤肉的味道有点儿像,却更脆更好吃。
狗蛋一手拿着这样的烤串、一手拿着一串烤的麻雀,去村里头转了一圈,马上引来了无数童子的口水滴答的。
之前他拿着松子在吃,还不是很多人看见。而且松子比较小,一下子吃完了,倒也没有多少人说些什么。
烧了以后的蛋白质却实在是香得很。
不说是小娃子,连田边工作的那些村汉村妇都被那香味引了过去,好奇地看着狗蛋手上的烤串。
好多人就喊着问:
“赵二郎,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兰花儿之前就已经跟狗蛋讲了,他就学着回答,说:
“烤串!”
这还是狗蛋第一次被大家用这种仿佛是向往一样的目光看着,心里边顿时升起了一股说不出的自豪来——他自己都还不知道这种感觉叫自豪,却不由得将小胸脯挺了起来。
“可好吃的!”
一边讲,还一边咬了一口。
撕开了的蝗虫冒出更浓郁的香味来,引得周围的小娃子都跟着咽了咽口水。
因为兰花儿交代了狗蛋要显示出一幅味道很好的样子来——烤串的味道的确是很好的。
村里头的人就觉得这烤串是个好吃的东西。
兰花儿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她觉得自己不可能一直独占后山的资源。她既然能在后山上找到这么多吃的东西,别人同样也能够找到。而且村子里边的人其实也有一直在后山上采集野菜的,只是平常并不往很深的山里边去罢了。
等其他人都发现他们两姐弟在山上找到了吃的却对村里头的人躲躲闪闪地隐瞒起来,到时候在村里边可能就又会有人传出闲话来。倒不如她自己就先将这个事情说出去了,好歹换回来个好名声。
反正兰花儿跟狗蛋是出了名儿的“活不下去”。
村里边虽然顾忌着后边山上的山大王红大王,可也总没有逼死孤儿的道理。
他们自己不怎么往里头去,整好就方便了兰花儿。
好多人都兴致勃勃地向狗蛋打听他手上那些香喷喷的到底是什么。
狗蛋就跟他们学了一遍,说是麻雀,还有小虫子。
大人听了不免又是唏嘘一番,说赵家的孩子果然是可怜的。饭都吃不上了,就只能在后山上找些这样平常让人都看不上眼的东西来吃。
要是说麻雀这种鸟还能算得上是肉,那些烤虫子可就算不上是什么好东西了。平常人哪里会想到要将这种东西放进嘴里边去。
好多人顿时就没有了兴致。
就是想着麻雀好歹算肉的,家里头也有田地要顾着,哪里有那样多的时候往山上跑。
于是就有人脑子转了转,对狗蛋讲:
“赵二郎,你这串儿闻着香,就怕也没有多少能吃到嘴里。就是这捉鸟儿的法子好像不错,才能捉到这么些吧?要么你带着我家驴儿一块玩,也好有个伴么?”
这其实是可就是想着自己娃子学一学那捉麻雀的法子了。
兰花儿当然也想到了村里头的人会有这种反应,早就叮嘱好让狗蛋都答应下来。
横竖不过是捉鸟,那些人就是不跟着学,其实也蛮不了多久。大家都有眼睛和脑子,不如就先答应了,也算是卖出去个人情。不过是些鸟,也没多少肉,只是个零嘴罢了。人多了,捉到的鸟也多,分一分,量还是在那的。
刚开始的时候兰花儿还觉得这麻雀捉得有些心惊胆战的。
在现代的时候,麻雀可是已经成了保护动物的,被发现了打麻雀的话可是要罚款的来着,还会有什么动物保护协会的人上门来找麻烦。
后来发现这年头的麻雀根本是取之不尽,再怎么也不会灭绝,她心里头才放松了下来。
村里边自然是有人不屑让自家娃子跟着狗蛋学捉麻雀,但跟着的也不少。
狗蛋又多了些玩伴,还能在一群娃子里头当个领头的,大大建立了自信,兰花儿就觉得这样已经很够了。
她还想过将麻雀烤成串儿在村里头叫卖。
只是在家门口卖东西的,总觉得容易得罪人,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计。她做不出来什么特别的味道,大家都知道材料来源,不能定得高价。
这样的生意,她就觉得不如不做了。
想要挣钱,还得想别的法子。
【谢谢may妹妹给的打赏!对不起今天家里有事,只能先更新一章。回头如果有空我补上!之前一周都各种忙乱啊啊啊啊。我错了!猛虎落地式。tat】

三十六烙饼
莱菔开始陆陆续续可以挖出来的时候,村里头下了一场大雨。
那雨是自兰花儿穿越过来以后见到的最大的一场,瓢泼异常,一直持续了四天。
在云开始阴沉沉地压下来的时候,兰花儿就已经将外头晾着的东西都收到屋子里边去了。有晒得已经不错的,也有晒得半干的。还抢着挖了一些个头比较大的莱菔,都只能一股脑地堆在家里边,重重叠叠地压着,几乎要没有站脚的地方。
兰花儿就在一边叹气。
这屋子还是太小了些,而且还漏雨。
那三四天里边她就没有踏出门去过,每天就留在家里,想着怎样去接那些从屋顶盖着的厚茅草之间漏下来的雨滴。
打水是用不着的了。
每天水不够的时候,提前一些将桶搬到门口去,不一会儿就能接回来一大桶,也省了出门淋得浑身湿透的麻烦。
倒是门前种着的莱菔,每天都被雨水打得噼里啪啦的,让兰花儿担心了好久。
——只是担心也没有用,她总不能在这样的天气里边出去抢着将东西都挖上来。
幸亏家里头储备的粮食好够吃,她便每天拉着狗蛋讲话,也算是补偿一下姐弟之间日渐稀少的沟通。
雨下到第二天的时候,她正坐在门口那看着外边的木桶在接水,突然就看到院子外头有个人推了门进来。
兰花儿给吓了一跳。
这样的天气里边,她是绝对不愿意出门的。
她倒是远远地听到了有的人家往田里边去了,互相大声呼喊着,说是不放心地里头的情况。可居然会有人到她家里来,这就让她觉得十分意外。
就是改花说好了要回家,也不得挑这样的日子啊。大雨倾盆的,要怎么走山路?
她还在发呆,那人就已经开口喊了一句:
“赵、赵小娘子。”
她嘴里边的那句“铁生哥”就被生生地憋了回去。
以前铁生喊她的时候,都跟改花一样,喊的“兰花儿”或者是“兰花儿妹妹”,这回倒好,直接就疏远过去了。
也罢。
她跟着喊了一句“徐大郎”,算是打过招呼,接着就一脸疑惑地看着站在暴雨帘子里头的铁生。
铁生被她的眼神看得有些不自在,忍不住又伸手去挠头,却忘记了自己头上戴着个挡雨的草笠。这样一碰,斗笠就歪了,大半个脑袋都几乎被淋得湿透。
兰花儿原本一脸严肃地看着他,见他这样,都忍不住“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
铁生就跟着也憨厚地笑了笑:
“兰花儿妹妹笑话我咧。”
兰花儿一愣,就在心里边叹了口气:
“没有的事。这是……过来有事儿么?”
她这样一讲,铁生好像才恍然大悟过来。就往前又走了两步。
盛水的木桶就放在门口边上,已经装了有大半桶。铁生走过去的时候恰好看了一眼,就顺手提了起来,给兰花儿放到了屋子里边去。
这才开口讲:
“我阿母让我送饼子过来。”
饼子?
兰花儿一时之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铁生就又抬了抬手想要挠头。接着才想起来自己头上戴着的斗笠,赶紧又将手放了下去。
“我、我能进屋不?”
管他的呢,横竖这不是还没到生日嘛,那就还不到男女大防的日子。人家都不怕传出去什么闲话,我一个孤家寡人的,怕什么咧。兰花儿在心里边给自己鼓了鼓劲儿,又盯着他看了好久才点了点头,侧着身子将铁生让了进去。
铁生也算是个有礼貌的。
进了屋子,将斗笠和身上披着的蓑衣都放到门边上去,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掀开了点儿衣襟,从怀里头取出个小布包来。
那布包还没打开,旁边一直坐着的狗蛋就已经蹿了过来,喊了一句:
“好香!”
真的好香!
连带着兰花儿的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期盼和狂热的神情来。
是煎香了的粮食的味道。
铁生的笑容更深了一些,也不顾自己身上往下滴着水,将那布包就打开来了。
是个烙饼一样的东西。
上辈子的时候兰花儿曾经吃过类似的东西,都已经忘记了那时候到底是叫馕还是叫别的什么。她记得自己是不喜欢吃的,觉得太干了,又太硬。这时候她看到了类似的东西,却居然忍不住自己拼命往外分泌的唾液。
“饼、饼……!”
她都激动得有些不知道该讲什么。
狗蛋的眼睛都已经整双都挂在那个烙饼上了。
兰花儿是好不容易才逼着自己将目光转开的,对上铁生的笑容的时候,她就觉得有些羞愧——居然在别人面前露出了这样的馋相来。就学着铁生也讲了一句:
“铁生哥笑话我咧。”
铁生也跟着呵呵笑了一声,将烙饼递到了兰花儿手里,讲:
“阿母怕这大雨,你跟狗蛋家里边没吃的。家里刚烙了饼,让我送过来。”
兰花儿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饼,又看了看铁生,心里边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那些人是主动疏远她,这会儿又来关心她跟狗蛋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就让她有些不知道该无视还是该怎么样了。
可接着一想,因为赌气将送到嘴边的食物推出去,总觉得有些暴殄天物。
她穿越过来都有大半年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能放在嘴里边嚼的粮食。家里头也不是就没有吃的,可一直只能熬点儿粥,哪里能吃干饭或者烙饼子。
兰花儿又偷眼看了看铁生。
铁生的表情憨憨的,带着笑,一点儿不像是想要设什么陷阱做什么坏事。
她又扭头看了看狗蛋。
狗蛋的脸上眼睛里嘴角边都是对那个依然带点温热的烙饼,满满的期许。
兰花儿就抽了抽鼻子,脸上露出个嫣然的笑来:
“那就谢谢林大娘。”
铁生挠头又笑了笑。兰花儿眯着眼睛看他,看得他都有些很不好意思起来。
他倒是记得兰花儿的生辰的,到时候却不一定能过来。他阿母烙了饼子,就让他趁着大雨无人的时候给送过来,也不知道兰花儿能不能明白。
不管怎么样,铁生觉得,他至少不能欺负了改花的小妹。
【家里事儿实在……对不起现在只能一天更一章,到周日忙完以后我会重新双更和加更的,请大家等我!qaq!】

三十七收获
兰花儿到底没等到改花回家。
他托人给家里头带了话,说是外边世道总是不错的,他在镖局里头寻了个差事,一边跟着学些强健体魄的武术,一边跟着跑活儿。因为镖局也是旧东家的产业,他一进去就已经接了个大活,要跑得远,所以就不能赶回村了。
又说对不住小妹,一定买了好吃的给补回去。
只是,传话的人讲,挣得自然也多。
兰花儿一直抿唇听着,等人家讲话都讲完了,才小心地问了问:
“有没有说吃得什么,过得可好?”
传话的汉子一脸笑呵呵的,一边点头一边讲:
“都好,都好。阿赵瞧着就精神,人都壮了咧。”
兰花儿这才放下心来,跟人家道了谢,又恍惚地觉得这世间的事还真奇妙。她从来没有想过改花就这样在镇上随便找了个镖局的工作,居然还是给同一个东家打工。
不过后来想想,觉得这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事。毕竟都是一个镇上的,但凡是有钱人,自然不止有一处产业。
这样看来,改花那个东家倒是对他很不错的,也不知道这样持续的做下去是不是真的有前途。
又忧心了一回,兰花儿就觉得自己都快要成老妈子了。
没办法,家里头没有长辈,又没有可以依靠的亲戚,她一直都将自己当做是以前那个大姑娘,事事都忍不住担心,希望能做得面面俱到的——因为她知道自己毕竟不是原装货,脑子里边的想法一直都还是以前那种现代城市人的想法,绝对不可能做得太周全。
她最后还是没有舍得将手上存着的粮食做长寿面。
家里头粮食原本就不多,她也不是很在乎这些形式的人,最后也没有过生辰。横竖那跟她关系也都不大,而且她根本不知道确切的日子。
等暴雨停了以后,就是收成莱菔的时候了。
原本那些莱菔还可以放在地里头再长一下。但兰花儿到村里边的地里走了一圈,大家都跟她讲,已经到了下菘菜种的时候了。再往后拖,也不知道菘菜能不能及时收上来。她家里头的地原本就只有那么一小片儿,要种着莱菔,就没有地方再下菘菜的种。
那些莱菔长得坚强,又或者是改花和铁生将排水道挖得足够深,几天暴雨并没有将它们淹死,只是打坏了些叶子。
兰花儿花了两天多的时间将莱菔都挖了上来,烂叶子喂了鸡崽,又将完好的放到屋顶上去晾干,备着以后吃。
狗蛋看着莱菔的叶子苦了苦脸:
“不好吃。”
兰花儿就点着他的额头:
“现在学会挑食了?之前连吃都吃不饱呢。家里要是吃的够了,自然不会吃莱菔叶子的。到时候切了喂鸡就是。”
狗蛋这才开了脸,又高高兴兴地蹦跳去捉麻雀去了。
将地里头的莱菔都收上来以后,兰花儿又忙活了好几天,才将莱菔都给切好了挂到外边去晒着。因为家里头没有调料,她又舍不得花大价钱去买,连腌莱菔用的盐都下得不太多,因此萝卜条儿就显得有点湿湿的,需要多晒些天才好。
不过村里边好像并没有晒莱菔干的习惯。条件好些的,家里头就给做成腌菜;条件不好的,就将大部分莱菔运出去卖了挣钱,换了钱回来买别的,只剩一小部分莱菔存在地窖里头,等着以后吃——只是这样,到底是容易变坏。
附近邻居有人看了兰花儿在晒细细的莱菔条,便好奇地过去问:
“赵家小娘子你这是做的什么?”
兰花儿就耐着性子跟人家解释:
“晒莱菔和野菜呢。我想,肉能熏了腊起来,菜估摸着也是可以的吧。这样弄了,说不好能多存些,到冬天的时候吃呢。”
旁人就摇头笑了,讲:
“哪里有你这样折腾的。到时候菘菜收了塞地窖里,冷起来了,不是照样能放到开春么。你这孩子,还真是怪。”
兰花儿也不跟他们驳嘴,羞怯怯地笑了笑,只说自己担心家里边的东西放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