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英花嫁-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氏被云英这么一抢白,想起前来的主要目的。嘿嘿傻笑了一个,道:“大姨家的东西你想吃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么。”
有问题!云英和杨氏对视了一眼,特别是云英,脑海里瞬时就浮现了她以前不过就是拿了罗氏放在外面的木盆用了会儿都被打得脸肿了好些天,要是信了才怪。
许是罗氏都知道这话说得太假,表情从讪讪转成了义愤填膺:“苕花啊,大姨今天可是背着你奶和你大伯娘来的。她们两个真是被猪油蒙了心,也亏她们想得出来,给人做妾算什么活路?得了人二两银子连亲孙女都不顾。”
云英听她这么说,猛地想起前日正是李氏和小李氏想开口说什么的时候罗氏跳出来曝出乔远慧的丑事的,难不成她是受了什么刺激?还是……别有所图。
杨氏显然也有这个怀疑,蹙眉顺着她的话接了下去:“是啊,云英这妮子也是知道给人做妾没啥活路。都想着关平日后发达了云英跟着沾光,却是没想关平要娶的女人是谁,李家的人是咱们这些庄户人家女子能招惹的么。”
罗氏瞬时犹如见到了知音,拖得凳子“吱嘎”一声往杨氏方向凑了凑:“还是咱们心里牵着苕花啊;眼瞧着远根考上了童生,曼儿又生得水灵,要是苕花这儿的婚事不顺畅他们两个怎么办?”
“我不是也发愁这事儿么?只是原本给云英看上的几个都因为咱们家这烂摊子打了退堂鼓。”杨氏时刻注意这罗氏的反应,她这侄儿媳妇的性子可没这么好,担心云英姐弟三个?当别人都没睡醒的吧。
罗氏浑然不知已经让杨氏和云英心里竖起了警报,犹自兴奋地拍手赞道:“可巧了,我这儿倒是有个人选挺合适的。乡里乡亲的,苕花是啥样人难道还不知道不成?而且之前苕花不是说了要招赘帮着把远根和曼儿供出来吗?这家子人就舍得让儿子上苕花家入赘来着。”
据云英了解,这个时代的人以生孩子越多越好为骄傲,以中晚年之时身边子孙绕膝为乐事,就算谁家日子真过不下去了把儿子送到别处做漫无天日的学徒工也不愿让儿子入赘。入赘就像是改名换姓似的,对做父母的完全是个耻辱。以前云英敢那么明目张胆地说要招赘,想的便是止住别人胡乱说和便成;果然,之后那些人就偃旗息鼓没提过这茬了。更何况,就是胡三这样无家可归的人都不愿入赘。哪里还有奇葩敢于争当“先进”!
“入什么赘?这家里还有远根呢。”杨氏眉头一皱首先反对。就是胡三那么能干的人她都反对让人入赘云英家,谁知道会不会招一个白眼狼来。据胡蝶所说,他们兄妹俩可是有爹有娘的人,只是暂时走散而已;要是胡三入赘云英家。以后他们家爹娘、亲戚什么的上门来难道胡三还能不管?到时候,这乔家的房子、乔家的土地可不都改姓了胡!
“远根不是还小吗?我可是听说了咱家五妹夫买下了对面李家那些肥田交给苕花和三妮家种,家里添个壮劳力帮着做事不是更好?”罗氏不以为然掰着手指头继续细数云英招赘的好处,末了终于说出了她给云英提到的是什么人:“再说了,罗九壮和苕花好歹也沾亲带故,亲上加亲也是喜事一桩。”
乡下人家都喜欢拿排行起名字,而且夭折的必然不算在其中,单单是听“罗九壮”这个名字就能想象他娘多能生。亲上加亲?云英还怕生出个畸形儿来,刚想直接推拒了此事,杨氏却是给她使了个眼色。代替云英给罗氏打起了哈哈:
“真亏得榔头媳妇操心了。这事儿啊可不能急,招赘毕竟说起来不好听是吧。”
“还不着急?苕花这丫头转年就十四了,现在议亲定下来,明年八月孝期满了就能办喜事,有咱们看着。后年她十五岁及笄圆房正好。”罗氏一副为云英细致打算的模样,让杨氏频频皱眉。
无他,罗氏这人就属于个夹缠不清的,要是她心里打了什么主意,就是撒泼打诨也得给你实现。现下李氏和小李氏眼见是收了好处要把云英送给关平做妾,罗氏还是对付她们两个的主要力量,暂时不能得罪。否则云英就真的不好嫁了。想了半晌,杨氏也有些发愁,只得好言安抚了罗氏,让她等远根回来后商量了再看。
罗氏前脚刚走,后脚胡蝶和曼儿就领了个年纪四十来岁的体面妇人回来。
“六姐,这婶子在桥头打听咱们家。我们直接就领她过来了,婶子人真好,还给我们吃点心。”曼儿扬着手上包装精致的点心,看样子还没拆封,云英微微松了一口气。她没因为贪嘴就卖了姐姐。
“这位婶子是……”云英和杨氏对望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解。
“我啊,是岐山下西村的易三娘,今儿是给云英小姐道喜来了。”来人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刚刚坐定连水都不曾喝一口就曝出个让云英和杨氏都莫名其妙的来意来。
“这怎么说的?”别说是易三娘的名头,就是“岐山”,杨氏都没听过,惊得立即站了起来。
“嫂子可是不知道我易三娘给人做媒的名头,边城那么大,我易三娘也是名声响亮。这次啊,主要是为云英小姐说亲来的;男方不是旁人,正是咱们岐山上的花匠哥儿立夏,大名风独幽来的。”
岐山云英知道,花匠立夏云英也知道,可失踪都四年的人了,怎么突然就出现了?
正文、181 立夏提亲
云英都还在想立夏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前几日上望月谷不是都还只有胡伯一家人在么?
那厢,杨氏就耐不住好奇问了易三娘,“大妹子,你说的岐山是哪?边城那么远,你又是怎么知道我们家云英的啊?你刚才说的立夏,叫……风独幽的吧,又是什么个情况。”杨氏想了想,又添了一句:“大妹子一路来没听说点什么吧?”
有人来给云英说媒可是件好事,别还没弄清楚情况就被流言给吓跑了。
易三娘说的西村云英知道,正是岐山山脚下的小村子,比李家村大多了。她还保存的那些地契大部分都是这个村子的,西村的绝大部分村民,都租种着岐山山脚下属于岐山别庄的田地,别庄收的租子不高,西村人的日子过得还算富庶,她也很好奇易三娘怎么会来的李家村。
说实话,易三娘走这么一趟也不容易。从西村到边城,又从边城到朝日城,再到百家集李家村,这一趟可就走了足足三天多,好在一路上有舒适的马车,也有一笔丰厚的报酬到手,并且还能还岐山上两位管事一个大人情,这才让她能一路坚持下来。听得杨氏问话,她自己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既然接下了这差事,回答对方一些刁钻问题也在意料当中,不由神秘地指了指门外冬日阴沉的天空:
“老嫂子你有所不知,这可就是天意了!你说边城岐山到你们这儿天远地远的,指不定咱们一辈子都见不着面。但说来就有这么邪乎,立夏那孩子从去年就一直做同样的梦,梦里有个老神仙就告诉他要来朝日城百家集李家村来娶一个叫乔云英的女娃,这不……,立夏家里人原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让我来看看,谁知道……啧啧,还真的有这么个女娃。”
说到这儿。易三娘不得不仔细打量了一番云英。论长相只是中等,身子倒是看上去挺结实好生养的,想着立夏虽然不是奴仆下人但毕竟只是个养花种花的,年纪也是在大了些。这么算一算,还是能相配的。
易三娘的话让云英头一次知道为什么总有人说“宁信蛤蟆三条腿,莫信媒婆那张嘴”了。易三娘这话简直漏洞百出,也只有迷信的杨氏这样的人才会觉得惊奇不已,并深信不疑。
“大妹子,真是难为你走这么远一趟了;也难为那孩子家里人有这份心。只是说了这么久,大妹子你是不是该把男方的情况给我好好说说。”杨氏都已经觉得这老天注定的事情就该遵循的,可临头总算是想起还啥都没问呢,堪堪忍住赞同问道。
“这个,咱们大人说事儿……”易三娘觉得云英这妮子落落大方看上去还不错。但都摆明了说她的亲事,她咋还大咧咧待在原地的,要不是辛离送她上来李家村的马车时多叮咛了几句,她都要以为这妮子有些呆傻了。况且刚才在村口带她到乔家的两个小姑娘现在都瞪着眼睛竖着耳朵等她回话,咋都这么不知羞呢?
“对对对。瞧我也是被大妹子的到来给高兴坏了。云英,带着曼儿和胡蝶后面喂鸡去。大妹子,云英呢如今没爹没娘,我这个做婶婆的少不了要帮着做些主,还请你原谅一二。”杨氏说这话其实也是在提醒易三娘要先想清楚乔家的情况需不需要了解了再说。
谁知人家易三娘在来之前就有辛离和辛震殷切吩咐过此事,当即摆了摆手道:“来的时候立夏两位叔叔就说了,他们家立夏娶的是你们家姑娘。不管姑娘娘家什么情况,只要没嫁人没许人,他们家立夏就娶定了!有什么需要他们做的,婶婆只管告诉我便是。”说到这儿,易三娘又有些羡慕云英的好运道了,辛离和辛震在岐山别庄是干什么的易三娘并不太清楚。但说到出门,这两人就立刻找来了两匹马的高头大马车,随手给的报酬都是整锭的银元宝,早就听说镇西将军高价钱养着几个种花能手,她却是头一次知道养花也能赚大钱!
“这么好。那你说的立夏是个什么条件?人没什么缺陷吧?”杨氏偷眼见着云英虽然赶了曼儿和胡蝶走,她自己却是躲在了门边听得专心,看上去比说关平和那个所谓的罗大壮专心多了。忙帮着问了两个云英可能最关心的问题。
其实立夏现在就和辛离、辛震住在百家集唯一的客栈里,不过立夏一路上都心事重重的样子易三娘连话都没和他说上一句,之前又完全不认识,哪里知道他的具体情况?想着辛离抛出来关于成事后的丰厚奖励,免得不睁着眼睛开始说瞎话来:
“要说这立夏就得先说边城,嗯,是整个大西北最有权势的那个人!”
杨氏已经瞪大了眼睛,“镇西将军!”连个大字不识的乡村妇人都知道的大名,可想而知镇西将军有多得民心。易三娘就住在岐山山脚下,曾经远远看到过镇西将军的英姿,说话之时都觉得自己高端大气许多,见了杨氏惊奇状很是满意地点头“嗯”了一声,接着道:
“镇西将军那人最喜欢的莫过于栽种奇花异草,为了养好花草,不惜重金从温暖潮湿之地请来了多位能人异士,立夏便是当中一位……”想是突然想起立夏的年纪,易三娘话锋一转:“一位能人的高徒,如今已经能独当重任,被镇西将军奉为上宾。”
“哇……,这样的人会看上我们这些村里人?”杨氏单单只是听“镇西将军”、“能人异士”、“上宾”这些词汇都觉得心跳极快、头晕目眩,就像是天上突然掉馅饼砸中了似的难以置信。
“呃……”易三娘觉得似乎夸大了太多,忙收敛了点,“也不是那么神气啦,至少这养花种草的不比将军手底下那些当官的当兵的,说到底只是个花匠。”
“那这孩子多大年纪?爹娘如今何在?家里都有哪些人?要是娶妻了会不会分家?有没有房子住?一月能攒多少银钱?”涉及到成亲事宜,最现实的几个问题杨氏干脆一并都给问了。
这几个问题很重要,易三娘当然有问过辛离,添点油加点醋,真真假假也都给杨氏报了出来:“立夏今年十九,人长得可俊了。爹娘都在京城住着,听说家里弟妹虽然好几个,但都不会要他养着。他从小就跟着师傅在外奔波,娶了妻自然也都住在岐山别庄里,一月最少得有这个数。”凑到杨氏身边,易三娘伸手指比了个“五”扬了扬。
“能有五两银子那么多?”杨氏不由心花怒放,云英也是养花种草一把好手,和那个叫立夏的倒是能夫唱妇随,也能让人家轻省点。
易三娘得意地端了桌上茶水一饮而尽,就像是她家一月能收入那么多似的:“还不止这些。我可是听说,要是给镇西将军养出稀罕的花草来还有额外的奖赏;住在镇西将军养花的庄子上不用花钱吃喝穿着,这一年下来能攒多少银子啊。”言罢,很是羡慕地咂咂嘴:“我家小子种庄稼都不怎么行,更别说给人种花种草了。”
种种看来,大名风独幽,小名立夏的小伙子还是上上之选!离得远不至于被流言蜚语影响,收入高云英日后生活无忧,现在的关键是家里远根和曼儿怎么办?没了云英,有胡三和胡蝶帮衬着倒也算能过得去。
杨氏想到这儿意动不已,只是就这么干干脆脆的应下来会不会有些显得迫不及待让人看轻了去啊?可要是不应,这么好的女婿跑了怎么办?思来想去,杨氏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下意识看向了一旁门缝边光明正大偷听的云英。
易三娘顺着她眼神看过去,云英已经躲到了一边,便什么都没发现,只是以为杨氏遇上这种莫名其妙上门求亲的事情觉得太过荒谬,一时难以决断,忙大大方方退了半步道:“我呢也知道这个事情来得太突然了,也该让你们一家子商量着来,这样吧,我待会儿呢就去镇上住着,后天再来你们家问话你们看成吗?”
当然成了,杨氏巴不得能有个缓冲的时间,具体要怎么办她还得找村长夫人琢磨琢磨;而且,这些事情云英是个什么想法还得再问问。念及此,杨氏就觉得稀奇,这才是,姻缘不来便不来,怎么关平这一逼婚,罗氏那边来了一宗,这儿又是一宗,让人都不知道怎么挑了。
于此同时,百家集李府李长海院子书房内,李长海一手撑着头随意翻阅着账册,一边问门口恭立的小猴子:“怎么样?现在乔云英是不是想嫁都嫁不出去了?”
小猴子只觉得背后冷汗涔涔,少爷这一招釜底抽薪也忒狠了,弄得人臭名远扬,不过少爷倒是估算错误了,人云英小姐的行情还不错,“少爷,听说关公子执意要纳云英小姐为妾,这事情都已经让云英小姐祖母和大伯母做主了;云英小姐的二伯母还给她找了位愿意倒插门的女婿,要是云英小姐想嫁,随意挑一个便是。”
正文、182 李少算计
嘭——
一声闷响,李长海面前的账册和算盘一起飞到了地上,他撑着书桌靠向了身后高高的椅背,“难道你都没告诉小姐,她这是低嫁,就别装什么贤惠了。”
小猴子上前两步蹲下身子收拾地上东西,低声应道:“小的不敢讲。”
李长海也知道李银凤的脾气并不若表现出来的那么好,要是小猴子贸贸然去讲这话估计下场凄惨,当下摆了摆手:“罢了,待会儿我抽空过去和凤姐聊一聊,你现在就去让人查一查胆敢在这风口浪尖上打云英主意的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这个倒不用李长海刻意提醒,跟了他这么些年,小猴子还是很清楚李长海行事风格的,在败坏云英名声的同时,小猴子就很注意收集云英身边的一些细节变化。罗氏那人生就一副喇叭开花到处宣扬的性子,在罗家岙应下了什么事稍微一打听便能知晓。
“怎么,还不快去?”李长海见小猴子听了他的话竟然敢站在那不动,眉头一扬就要开始骂人。
“少爷,小的都已经打听清楚了。”小猴子忙在李长海发飙前回道:“云英小姐的名声在十里八村的的确是坏了,之前乔成铜家的人为她物色的那些人家全都找了理由推了杨氏,有的干脆赶在杨氏上门前重新定了亲事。”
李长海微微点了点头,这正是他要的效果,而且家里那碎嘴的丫鬟也“安排”到了李家村,没想到罗氏被春三娘赶回村子那么短短的一截路还能出了岔子。示意小猴子接着说,李长海重新在椅子上坐定,抽出了四季随身带着的玉骨柄折扇在手掌上轻拍起来。
这是李长海心里掂量事情的标准动作,小猴子知道这次办的事儿算是入了少爷的眼,回应起来也越发的认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