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贫农大魔师-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说到吃,大家都来劲儿。
“老辈人使用的这些盆盆桶桶,多数是女儿出嫁时的陪嫁品。通常要用红漆,至少也要上桐油。等到妮儿结婚时,估计用不着了。”姚长海抬眼看了一眼妮儿笑道。
“呵呵……毕竟社会在发展吗?”刘姥爷笑道,说着扯开嗓门呼唤道,“箍桶哦……,箍桶哦……”
一声洪亮而悠长的呼叫,给宁静的村野增添了一点生机和活力。
“箍桶匠,箍桶匠来了。”街门外传来村里大妈地说话声。
刘姥爷和姚长海相视一笑,“哈哈……姥爷。你学的还真像。”姚长海笑道,“你看看。把村里婶子、大妈都给招来了。”
三教九流,七十二行当。吹糖人儿、耍蝈蝈、补锅匠、修脚、剃头匠……以前流传与大街小巷,可大部分却已被遗忘,甚至有人闻所未闻。
俗称箍桶佬、箍桶匠,作为一种谋生行业,也属于七十二行当之一。它起始于哪朝哪代,已无从考证,也无法考证,只知道箍桶手艺不独我国有,外国也有,不仅古代有,就是后来也没有绝迹。因此箍桶是一种久远的行当,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
这不立马村子里的大妈、大婶就找来了,姚长海一下子就被围着里三层、外三层,叽叽喳喳的。
女人多起来就跟鸭群似的,姚长海赶紧说道,“别吵,别吵,大妈、大婶,你们把东西放下,我一定把东西给你们补好,成了吧!”
“中!小姚队长,说啥就是啥?”
女人们总算安静了下来,姚长海接着道,“大妈、大婶,这么多要修补的东西,我这一下子也修补不过来,白天还要上工。”
她们一听,很干脆地说道,“行了,小姚队长,俺们明白,你啥时候修补好了,支一声,俺们来拿。”
“俺们就不耽误你了。”
来的时候风风火火,这走的时候也麻溜干脆。
姚长海看着满院子的木桶、木盆,哭笑不得道,“姥爷,你这一嗓子,可给我吼来不少活计。”
“呵呵……”刘姥爷干笑道,“农家人精打细算,会过日子。”
姚长海笑道,“不精打细算也不成啊!别看都是生活用具,都不大,可是置备一套下来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所以用起来都很宝贝的。时间一长,少不了会断、烂、破、漏,用之不能,弃之可惜,所以这修修补补的,再用它个十年八年,那还是挺划算的。乡下人很精明的。”
“是这个理儿。”刘姥爷点头道。
“得!一样一样的来。”姚长海继续埋头苦干起来。
ps:感谢开心珞巴书友投的粉红票!!
☆、第222章 绝不放弃
“她们都走了。”三大娘端着木盆走了进来道。
“三嫂,你也来修木桶啊!”姚长海头也不抬地问道。
“不是,咱娘听见吼声,就让我拿着木盆过来了,给你修补一下了。”三大娘把木盆放下道,“姥爷、妮儿。”
“三大娘。”坐在小板凳上的妮儿乖乖的叫道。
“小叔子,你们忙吧!我回去了。”三大娘转身朝外走,还得赶紧回去接着纺纱。
“三大娘再见。”妮儿朝她挥手道。
“再见。”三大娘挥着手跨出了家门,姥爷教得真好,这礼数周全的,她不自觉的就跟着说了起来。
刘姥爷笑道,“呵呵,长海扛个扁担可以走街串巷了,能挣不少钱了。”
“养家糊口可以,挣不少谈不上。姥爷没听过老话有‘箍桶箍只桶,到头还是穷’,说的就是这门行当的辛苦万分。”姚长海头也不抬说道,手上依旧里利索的很。“箍桶的小技术不是一般的木工所能做得,奥妙就在于用土法计算圆周率,还要加上经验灵活操作,才能箍得牢,不漏水。尤其是箍马桶、提桶等中间呈圆鼓形的桶,更需精确用料精心计算,可是地位却很低。”
“这倒是!不是他们的技术简单,而是所修的木桶并不高贵,何况还有尿桶粪桶,世俗的眼光和匠人操作对像的贵贱总是那样密不可分。挑着一副带有斧、凿、刨、锯等常用工具的担头,走出家门,爬山涉水,日晒雨淋,四乡六里寻觅活儿干,赚取微薄工钱。以维持生计,确也非易事。”刘姥爷点点头认同道。
姚长海接着说道,“对呀!而且做活的要求很高。盆、桶散了,少了一两块‘墙’。要与原来的长短、厚薄、直弧一个样,多一分少一分就‘箍’不拢,拼不成。多费了功夫不说,浪费了木材,主人家就不高兴,弄得不好,还要扣工钱,听话头。铁丝年长日久多数锈蚀了。稍一不慎弄断了,就要用自带的淬过火的铁皮帮他箍好,用铆钉铆住。就这样风雨兼程,东奔西走,各式各样的难活尴尬活都得承接,如一天只有一两笔生意,那就苦了。”
“辛苦,不苦。”妮儿起身拍拍便宜老爹的肩头道。说的这么详细,肯定是有生活经历的。
姚长海顿住手拍拍妮儿肉呼呼的小手道,“爹现在一点儿都不苦。那时候给人家去当学徒可是学了不少东西,还可以传递消息哟!现在哟!可不指着这个挣钱。”
“爹的手艺可不是吹的,一般人可比不上。”姚长海自得道。“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木工可做不了箍桶的活儿,箍桶匠在技艺上较一般木匠高出一筹,箍桶匠的拥有木匠的基本功。箍桶匠一般不光会箍桶,还得会一些木工技术才行,譬如哪里得刨一点,哪里该镶一块,哪里该钻个眼,这些都是木工的基本功。若是让木匠去做箍的行当,半天也箍不好一只桶。鲁班祖师爷真够英明的。知道他的徒弟们日后要为生意上的事争来争去,索性就‘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了。”
刘姥爷笑道。“看这么多人把盆啊!桶的送来,就知道了你的手艺没的说。”
不好的话。谁找你,村里人可是实在的很!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人家只看手艺。
“好了,姥爷,看看是不是您要的这个样子。”一会儿的功夫姚长海已经箍好了一只桶。
“就是这个样子,手艺不错。”刘姥爷提着木桶先去试试漏水不。“不错、不错,不漏水,只是有些渗水,再刷一遍桐油就好了。”
姚长海又卷了卷袖子,“今儿月色不错,接下来是箍另一只桶,反正这个靠经验和手感。”
“我去点上煤油灯。”刘姥爷进屋端来一盏煤油灯,顿时小院里晕黄一片。
妮儿最先支持不住,早早的就不停地点头,刘姥爷抱着妮儿洗洗睡了,只有叮叮当当的声音回响在耳旁伴着她入眠。
&*&
第二天一早,“致远早啊!来挑水啊!”连幼梅笑着打招呼道。
“小婶,早。”姚致远放下扁担和木桶道。
刘姥爷走过来道,“致远以后,用这两只桶提水,不许用扁担。”把两只尖底木桶递给了姚致远,“对了,以后全家也就是四家的水就交给你一个人了。”
“啊!姥爷这……”姚长海吃惊地道。
“是,太姥爷!”姚致远一声不吭地应了下来,开始拿着尖底木桶提水。
姚长海终于知道,这尖底木桶为那般了,想中途放在地上歇上一会儿都不成。
“姥爷,这太为难了吧!”姚长海在他提着尖底木桶出去后,靠近刘姥爷小声地说道,“挑水,就够累人的,何况是提水呢!不能通……”
在刘姥爷的平和的目光注视下,姚长海这融字说不出来,“呵呵……当我没说。”
刘姥爷看着已经提了几趟水下来的有些累了的姚致远道,“致远!把桶给我。”
“致远给我盛满水。”刘姥爷说道。
“哦!”姚致远拿着水瓢盛满了两个尖底木桶。
“姥爷,你可别,这要是闪着了,可咋整啊!”姚长海立马摁住了他的手道。
“起来。”刘姥爷接着说道,“放心没事,看好了。”
姚长海无奈只好放开,站在了一旁。
刘姥爷双手握着铆钉钉好的木桶提手,一运气,在姚长海和姚致远眼睛越瞪越大,嘴巴越张越大中,就这么双臂张开,与肩同高,提着木桶,那是如履平地眨眼间跨过了门槛。
要知道,木桶本身的重量就不轻,可不是塑料桶轻轻的,加上满满两桶水,老人家可是八十高龄了。
姚致远和姚长海相视一眼,“我的天!”快步追上去。看着老爷子轻松地把水倒进了水缸里。
姚致远袖子抹了下脸上的汗激动道,“太姥爷教我,教我。要怎么做,要怎么做。才能像您一样。”
刘姥爷把木桶递给了姚致远,“现在我教你养气功夫,按照我说的吸气、呼气。”
姚致远提着两只空桶,双手展开,轻松自如地提着两个空桶朝姚长海家走去。可比刚才轻松多了,刚开始双手提水,对农村小子,这重量真没什么。
可是几趟下来。就不行了,感觉这胳膊抻的又酸又痛,刚才手提尖底木桶那个叫费劲儿啊!短短的距离,还洒了许多水出来。
正高兴着呢!这气息一乱,这手顿时垂了下来,呼哧带喘的,好累。
“致远,慢慢来,提水的时候,手提。回来的时候在学我也不迟。”刘姥爷说道。“最主要的是记住如何吸气、吐气。”
“是,太姥爷!”姚致远点头应道。
果然如太姥爷所说,这样轻松了许多。
乡下人常年干农活。力气一般都较大,提着空木桶来回几趟,没关系。要是挑满一个大水缸也没问题,不过四家就有些难度了。
刘姥爷挠着下巴,微微颔首,对这小子的表现很满意,是个有脑子的。知道调整步伐,虽然慢,却不会洒一半水。不会傻乎乎的用蛮力,蛮干。
以稳为主。这速度可以慢慢提上来。
刘姥爷看着姚致远那双清澈的双眼充满坚毅,面上露出柔和的笑意。看来他比自己想象要有毅力、坚强。
对于修炼,资质平平,年纪太大不没关系,关键是持之以恒,能吃苦才行。
对于自己的今天早上无理的要求不打磕巴的支撑下来,能支撑到现在刘姥爷已经意外了,小子还得继续努力哟!
刘姥爷微微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森森发亮,渗人的慌。
姚致远莫名的打颤,其实他也是凡夫俗子,现在他就感觉这双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浑身都痛,又酸又胀。小腿如灌了铅似的,好像再也抬不起步来。
街门上的门槛,好似无法逾越的高山似的,他好想放弃。
姚致远提水,尤其提着奇怪的尖底木桶,自然吸引了几家的注意。
“爹,爹,这只是学医,不用这么磋磨人吧!”三大娘看着满头大汗,这每迈一步都颤微微的,心里那个疼哟!
“致远娘,别插手,亲家姥爷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姚爷爷说道,“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
“这算啥,这小子,跟他爷爷比还差的远呢!”姚爷爷朝他喊道,“致远,加油!想当年,爷爷挥刀,挥得胳膊都不是自己的了,千万不要放弃,迈过这道坎儿,你就会觉得真没什么?”
“哥,加油,你可以的。”姚军远、建远、振远齐齐朝他喊道。
汗顺着姚致远的脸颊流了下来,滴滴落在胸前,他双手握了握提手,“是,爷爷!”朝弟弟妹妹望去,露出一张温柔的笑容。
只是这笑容好难看。
“致远,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要忘记我教你的吸气、吐气。”刘姥爷提醒道。
“是,太姥爷。”姚致远双手握紧提手,目光坚定,步伐坚定,大长腿跨过门槛,好像也没有那么难。
像爷爷一样,迈过那道坎儿,迈过那种崩溃想让自己放弃的感觉,家人的鼓励硬生生的将放弃念头也遏制了。
在坚持了下去后,他感觉自己的小腿好像被注入一股能量似的,让他的腿充满了力量,步伐好像加快了。
几家的的水提下来,姚致远累得瘫坐在水井旁,虽然累却很开心。
ps:感谢猫儿灬、ylfox、kim21三位书友投的粉红票!!
☆、第223章 五月槐花香
不要小看只有四家的水缸,农家的大水缸,那是个顶个的大,那水缸就如大宅门里养水莲的陶瓷大缸那么大。?
瘫坐在水井边的姚致远,如同水里捞出来似的,浑身湿透了,面色苍白,急促地喘着气。
“感觉如何?”姚军远蹲在他身旁幸灾乐祸地问道。
“致远啊!你怎么样?”三大娘是心疼的不得了。“咱……”
三大娘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姚致远给截了,“娘,我没事,您别担心。”深吸一口气接着道,“军远啊!你试试就知道了,那感觉不是一般的好。哈哈……”
“致远,你没事吧!”刘姥爷蹲在姚致远身旁,一抬手扶在了姚致远的手腕上,一股精纯的真气度了过去。
老爷子修炼出来的道家真气,和针灸度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的疲劳。
姚致远震惊地看着刘姥爷,“太姥爷……你……”他立马感觉浑身暖融融的,一扫疲惫,苍白的脸色,也渐渐的红润了起来。
他清晰地感觉到了只有话本小说里才内力。
“嘘……认真感受。”刘姥爷朝他眨眨眼道。
当下姚致远细细感受游走在体内的内力,姚军远和其他人都诧异地看着怪异的两人,看不透。
说真的,今儿是故意为难这小子,不过这小子表现过关。
修炼一途,资质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毅力,有多少资质甚好之辈,因无毅力而最终功亏一篑,又有多少心智志坚之辈。虽资质平平,却依旧站在了巅峰。
刘姥爷看着满头大汗、迈不开步子,却依旧不放弃的模样。也是不自觉的点头,当然这离不开全家人的加油声和支持声。
有时候还真有拖后腿的家人。今儿也算是对姚爷爷他们的一个试炼吧!结果不言而喻,大道理虽然不懂,这见识可是不凡。
刘姥爷用真气在姚致远身体内游走一圈之后,缓缓的将其收了回来,“头三天,我带着你,以后就要自己来哟!”
“我可以吗?”姚致远不敢置信地指指自己道。
“为什么不可以?”刘姥爷笑着拍拍他的肩膀道,“按照我教你的呼吸吐纳的方法。未来不是问题。”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我怎么听不懂。”姚军远挠挠脑袋一头雾水道。
“长海,多做些这样的尖底木桶,我做主,咱家的小子们都要练。”姚爷爷拍板道,“上学学不到任何有用的,咱们得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将来不管干什么,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就是扛麻包。也饿不死自己。这身体可是本钱。”
“爹,没问题!”姚长海摩拳擦掌,“嘿嘿……小子们。等着被折磨吧!”
“太姥爷可以吗?”姚致远直接看向刘姥爷,爷爷的心思是好的,关键还得看他老人家。
“没问题!”刘姥爷干脆地应道,“关键看你们能否坚持得住,要是坚持不住的话……”
“亲家姥爷,不用你罚他们,爷爷我可是准备好了鸡毛掸子的。”姚爷爷背着手一本正经地严肃说道。
姚长海则好心地拍拍孩子们肩膀道,“放心,小叔只有一双手。这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好尖底木桶,所以你们还可以松快些日子。”
小子们得便宜卖乖。“小叔你可得早点儿做好,我们可都等着呢!”
姚长海朝他们一笑。亮出一口白牙,卷了卷袖子道,“小子们,有没有听过乐极生悲,适得其反这俩成语啊!为了早日让你们用上尖底木桶,小叔拼这晚上不睡觉……”
“啊!小叔。”小子们哀嚎,脸都变绿了。
“行了,别逗他们了。”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