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小富即安-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座率。

冉樱原本不打算请跑堂的伙计,毕竟每月要多出两人的工钱,又是一笔成本。开铺子不像去夜市出摊那样利润高,头一个月冉樱已经做好了不赚钱的准备。可后来去其它食铺,见跑堂的伙计干活干脆利落,手脚麻利,这么多客人也没见报错过菜。若是让自家人来干着活,定然达不到这种优质服务的标准。

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冉樱又托那伢子找了两位有两年跑堂经验的伙计,每人每月工钱一两银子。这个价钱,已经比支巷里的食铺开的工钱高出两三百文了,两位伙计自然十分感激,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好好干活。

一家人忙了半天,最后把写有“冉记面庄”字样的匾额挂上,再拿了两个幡子一左一右的挂在店门口。整个铺子就也就布置完毕,明日就可以开张了。

鉴于在夔州卖面成功的经历,冉樱决定开个面馆子,不过却不只是卖臊子面,臊子不过是面食众多浇头中的一种。所谓浇头,是对煮面时配菜的统称。浇头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臊子、红烧肉、番茄鸡蛋、排骨、鸡丝等。

而且做面生意,比做炒菜生意要轻松些。开个炒菜馆子吧,客人来点了单后,还要马上下厨现炒现卖。若是客人一多,那就手忙脚乱忙不过来了。面生意就比较轻松,提前做好数种浇头,客人上门时只需做好面,端出去时舀上一大勺浇头就成了。成都城里有数家专门做面条的作坊,供应各家面铺子,连面都不用亲自动手做。

看好铺子后,冉樱就去各家面条作坊考察了一番,最终选了家城南的作坊。煮出来的面条的口感筋道,与冉妈妈的手艺不相上下。

第二天,冉家人起了个大早,匆匆吃完早饭,去早市买好了蔬菜肉类等所需的食材,雇了辆车运到面庄。一切准备就绪后,冉家除了杨林外的六口人就开始各自分工,开始忙活起来。

等到全部食材处理完毕,冉樱和冉妈妈二人就开始做各种浇头,冉夫人和小宁在一边打下手,冉敬和大牛则去面作坊买面条。

浇头种类众多,且每种配方都没个定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口味作调整。要想把所有的种类都做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冉樱只打算做臊子、红烧肉、素炸酱、番茄鸡蛋和排骨五种。等日后生意好了,再多增加种类花样也不迟。

快到午时,五种浇头也做好了,面也买回来了,是时候在店门放串鞭炮以示开张。

按照餐饮业的行规,店铺门前放鞭炮则表示铺面开张,周围的开店的同仁们是要上门送红包道喜,然后店主人再请各位同仁们到本店用餐,而其他行业则只需送红包即可。因此,冉记面庄前一阵噼啪声响后,支巷内的各个店主们就带着红包上门道喜了。

冉樱站在店门口,边收红包,边把店门们请到店中。冉夫人和冉妈妈负责在厨房内煮面,两位跑堂伙计负责各司其职。老人和孩子属于特殊群体,冉樱怕堂祖父和两个弟弟忙了半天饿了,遂让他们和店主们一道吃面。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两位伙计就把店主们点的面送到跟前了。

排骨面和番茄鸡蛋面众人倒是吃过,不过其他三种面,却是没见过的,所以大多数人点的都是没见过的。

红烧肉、素炸酱和臊子油腥味重,分别主打香辣、麻辣和酸辣,味道浓烈,倒很符合蜀人的口味。排骨和番茄鸡蛋,讲究的是鲜味,毕竟不是所有蜀人都嗜辣。五种浇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料足汁多。面煮好后舀起来,面汤不能盛太多,汤多了就冲淡了浇头本身的滋味。再舀上一勺子浇头淋在面上,浇头中的汤汁就渗入到面中,用筷子拌上一拌,立马就入味了。

由于三种辣浇头中都有辣椒油和胡椒八角茴香等调料,闻起来就让人食欲大振。待吃到嘴里,面口飘香,十分入味。其他面铺子的面和这家一比,立马就显得寡淡了。店主们吃得很是过瘾,吃完后亦是连声称赞。

接待完了店主们,冉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小宁和大牛,嘱咐二人去支巷口子拿着红包,对着正街上的客人们,宣传凡是去冉记面庄吃面的客人,结账时每人都有五文钱的红包拿。

二人就一人拿着一个红包,站在口子上对着正街扯着嗓子喊:“送红包啦,送红包啦,凡是进冉记面庄吃面的客人,结账就送五文钱红包。限量两百个,先到先得嘞。”

就支巷食铺的价格水平,一碗素面八文钱,一碗荤面十钱。众人一听吃面就送五文钱红包,颇有些动心。就算这面不好吃,自己也不会亏嘛,这种便宜白捡白不捡。顺着二人的指引,一踏进冉记面庄就问店里的伙计,这事是不是真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受五文钱诱惑来的客人们便挑位置坐下,点起自己要吃的面来。当然也有不缺钱,遇到小便宜是毫不动心的,不过这种人始终是少数。

靠这个法子,不一会店中都坐满了。要知道平时客人们可是不喜欢和陌生人拼桌的,这会有便宜可捡,便顾不得这些了。

客人满座后,小宁和大牛就停下来歇会,直到前一拨客人吃的差不多了,再扯着嗓子招揽生意。靠着送红包返现的宣传手段,两百个红包一个时辰就发完了。中间又有杨林带着武馆的师兄弟子们来吃了一顿,所以,到午时末,冉家面庄的浇头和面便售罄了。

累了一个中午的冉家人也可以喘口气,坐下来吃午饭。

冉樱此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只是她等不及要点一下中午的营业额。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面放在眼前也不为所动,专心致志的数着铜板。而冉妈妈和冉夫人也无心吃,都加入了数铜板的队伍。

桌上一堆铜板数下来,共有两千一百个,则合二两银子。不过算上送出去的红包一千文,食材、租金和人工等成本,铁定是亏本的。

不过想到靠红包招揽的客人们对面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一家人又有了信心。做生意嘛,初期肯定是要砸点银子进去的,最重要的起到了宣传的效果,打开市场后就不愁赚不到钱了。

 第二十九章



事实证明,冉樱中午送出的两百个红包还是有效果的。

等到酉时初,午间拿红包才肯进店客人,也来了十多个,多数都是带着朋友和家人来的。有位客人刚进店里坐下,就问跑堂的伙计:“晚上还送不送红包?”

伙计嘿嘿一笑:“哎哟,客官,再送下去,小店就该关门了。不过我们老板的说了,开店满一月,半年和一年,均有红包回馈,客官们到时候还得记住日子,不要错过,来晚了就没了。”

伙计回答时,故意提高声调,好让店内的客人们都能听到这番话。

那客人不过开玩笑的随口问问,这种好事哪有可能一天发生两次。没想到日后还有得红包的机会,众客人一听都很是欢喜,有的表示要记准日子早点来的,有的感叹面庄老板大方的。

冉樱见气氛搞得差不多了,双手撑着柜台,高声道:“各位客官,除此之外小店还有一项优惠,是每天都有的。每天中午和晚间,吃到本店卖出的第一碗、第三十碗、第六十碗和第一百碗面的客人,该碗面免单,白送。各位客官们赶快看看碗底的数字,是不是这四个数。”

众人一听完,急忙把摆在面前的面碗举起来,歪着脑袋的瞧碗底的数字。这个时代认字的人是少数,但大多数百姓还是识数的。

不多时,就听到有位客人喜道:“哎呀,标号第一的碗在我这。”

其余客人听了消息,不由得有些泄气。点点店内的人数,差不多二十二三人。按一人一碗的量,离第三十碗还差七八碗呢。第一碗的便宜没捡到,第三十碗自然是没指望了。

冉樱又适时鼓励道:“大家别邪气别气妥呀,今晚不中,还有明天中午,明天晚上呢。这彩头天天都有,只要大家勤光顾,总会有中的时候。”

众人一听,是这个理。反正这家店的面食味道不错,常来光顾着,还能讨点彩头捡个便宜,何乐而不为呢。

此后,每来一批客人,冉樱就让两个伙计把以上两则优惠消息宣传一下。若是现代,店中搞优惠活动发发传单,贴点牛皮癣广告就搞定了,再不然挂个横幅,宣传的效果就达到了。古代文盲率高,传单横幅挂出去吧,也没几个认字的,自然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了,只有靠吼了。

酉时二刻左右,杨林在武馆的活忙完了,又带了交好的师兄弟子们来吃面。一行人浩浩荡荡,立马就占了店中一小半的位置。

像武馆里的几位师兄,在城里关系门路是相当广的。其余的弟子们,入行不久,还没混出个门道来,人脉自然不能和师兄们相比,但弟子也有朋友家人。这十人加起来,人脉资源也不可小觑。

冉樱决定好好利用下这笔资源。她笑吟吟的走到杨林跟前,对着大伙说道:“各位师兄,各位大哥小们,今后各位来小店吃面,都由小妹请了,感谢各位师兄和各位大哥们对堂哥的照拂。”

俗话说幺房出长辈,这话放在杨林身上同样适用。杨林是师父收的关门弟子,排行在前一位的八师兄都要大杨林五岁,更不论其他的师兄们了。

此次与杨林结伴的三位师兄分别是四师兄、六师兄和七师兄,年纪瞧着在二十五六到三十四五之间,带出来的弟子们也是和杨林年纪相仿的,叫弟子们一声大哥也不为过。

年长的四师兄听了冉樱这话,拍了拍杨林的肩膀:“嘿,你小子的堂妹可够意思。不过小姑娘,这感谢我们的事,也是该由你堂哥做,我可不忍心占小姑娘的便宜。”

冉樱微微一笑:“师兄说哪去了,请大伙吃面怎么是占我的便宜呢。小女能租下这间铺子,大部分的功劳还得归功各位师兄们对冉家的照拂。这话本该中午时说,可那会客人多,就没顾上,还赚了各位十几碗面钱,倒是一点都不亏。”

众人听得了这么一席话,想到前段时间把王潜远打断腿,送了冉家四十两银子的事,倒是明白了冉樱的用意。待听到最后一句话,都笑了起来。

四师兄向看向冉樱点点头:“小姑娘够义气,这点倒像你堂哥。以后遇到什么麻烦事,尽管告诉哥几个。”

众人心里都明白,杨林和冉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堂兄妹,两人虽住在一起,但这个面庄的基本没杨林什么事。所以听闻杨林的堂妹开了面庄,便主动提出要去照顾照顾生意。

杨林本没这个打算,前段时间还麻烦过师兄们一次,加上他前几年在外跑,和留守武馆的师兄们也没那么亲近。他人又年轻,不比师兄们个个资历老,刚回武馆接管差事,自然是有人不服的。所以冉樱开店的事,也不想过分的去麻烦几位师兄。

其实就算没有冉樱这番举动,冉家同样是受武馆势力保护的。几位师兄这么说,不过是心中高兴,认同了她。冉樱心中也清楚,杨林才回武馆,定然要费力气去经营和各位师兄们的关系。此时她做出一副有恩必报的姿态,让几位对冉家多一分好感,也帮杨林多培养一份师兄弟情谊。同时又能把冉家和武馆的势力绑得紧些,又报了四十两银子的恩,还能达到宣传冉记面庄的效果,一举四得,每天免费供应些面,倒一点都不亏。

冉樱做出一副天真而又开心的样子,笑眯眯道:“好啊,到时候三位师兄和各位大哥可不许反悔。”

“不反悔不反悔,这成都城里还有我们哥几个办不成的事吗。小姑娘,你这面做得确实不错,回头哥几个就给你宣传宣传,保证你这生意天天火爆。”

四师兄此话一出,其余两位师兄和弟子们都附和:“对对,吃了姑娘的面,宣传宣传是肯定的。”

冉樱笑得更开心了,见目的已达到,招呼众人慢慢吃,一边忙去了。

杨林虽然全程都没说一句话,但并不代表他就没懂堂妹的意思。对于冉樱一箭四雕的如意算盘,作为受益者的他,此时心中已经百分百认定,堂妹就是他的未来妻子。

三位师兄和几位弟子吃饱后,冉樱和杨林把众人送到门口,四师兄顺势拉了拉杨林,这意思就是有话要说啦。

杨林跟着师兄们走了数步,大家不同路便散了。这时,四师兄才对跟在身后的杨林说道:“小林,我见你那堂妹不错嘛,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考虑下婚姻大事了。”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杨林也不打算隐瞒,索性承认:“四师兄,我正有这个打算,只是不知道堂妹心中所想。”

四师兄听得这样说,哈哈一笑:“嘿嘿,这种事情,靠得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这么一来,一板一眼就没啥意思,你小子就努力吧。”

武馆的几位师兄,就数四师兄最亲近。也只有对他,杨林才会把心里最隐秘的话说出来。送走了四师兄,杨林又回到面庄帮着冉樱接待其他客人。

又接待了几位夜市的老食客和其他客人,一家人忙到戌时二刻,见没什么客人后,就关门打烊,收拾收拾准备回家。

开店比去夜市出摊有个好处,就是可以早回家。开店卖的是主食,一过了饭点就没什么客人了,就能早早打烊。回想当初在夜市出摊,起码还有一个时辰才能回家,又是站着,哪能和坐在柜台上收钱比。

趁着大伙收拾的当头,冉樱把杨林拉到一边:“堂哥,师兄们是不是有些不高兴?”

师兄们当然不会不高兴,冉樱怕的是刚才那番举动让杨林觉得自己太聪明,根据前世的知识,大多数男人都不喜欢过于聪明的女人。

杨林这次没有猜到冉樱的用意,他只以为堂妹虽比同龄人早熟早慧,但也怕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因此露出一个极为温和的微笑:“不会,师兄们喜欢的就是爽快的人,樱妹这样做只会让他们觉得冉家是有恩必报的人,以后帮起忙来只会更愿意。”

冉樱听了杨林一本正经的解释,就知道堂哥没看穿她试探的小心思,不由得抿嘴一笑。

而杨林,见冉樱那副娇笑的模样,不禁呆了呆。

 第三十章



吴周氏这些天有些烦躁,煮熟的鸭子要飞了,这事落在谁头上心里都难过。

这天午后,母子二人正在家中准备晚上出摊的赤豆米糕。吴周氏站在灶台边,舀了几瓢水倒进大铁锅中,再依次把装有米糕的蒸笼放进锅中,挨个放好。一偏头,瞧见儿子坐在灶台前看火,还不忘手中捧了本书,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几大步踏过去,一把夺过吴应廉手中的书。

要是在以前,吴周氏只会觉得欣慰,儿子这番举动颇有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味。如此勤奋,离功成名就之时也不远了。可吴应廉读了十年圣贤书,参加童试也有四五次了,次次都落榜,连个秀才都没捞着,吴周氏的美梦中也醒了。

母子去夜市卖米糕这些日子,吴应廉才算是知道了柴米贵,可眼高手低的毛病还是改不掉。这不,吴周氏相中了的媳妇十有八成要黄了,儿子还有这个闲情看书,真是个书呆子。

吴应廉正之乎者也,读到酣畅淋漓之处。冷不防手中的书被娘夺取了,以为娘亲嫌他一心二用,没认真看火:“娘,您这是干什么呢。这火不燃得正旺嘛,孩儿读书也没耽搁火候。”

哪只吴周氏听了更生气,她勾起手指,瞧了瞧吴应廉的脑袋:“你这个呆瓜,一天就知道死读书,我相中的好媳妇也快被你给读没了。”边说边作势要把书塞到灶里烧掉。

吴应廉一头雾水,听得媳妇没了,又见娘动了真格要去烧他的书,赶紧抢过来抱在怀中护着:“娘,你在胡说些什么,哪来的媳妇。”

吴周氏双手叉腰,又惋惜又是气儿子不争气:“你还说,冉姑娘那么好的一个人,前段时间和你提起,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