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种田之天命福女-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里的人看见了,都说几个孩子又机灵又能干。
☆、第十章 三年
秋去冬来,寒来暑往,四季巡回,一年有一年,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当年穿越而来的赵玲玲今年也八岁了。身高长了一截,小模样也长开了,站在祠堂外很有点亭亭玉立的样子。
因玲玲当年编了花样的结节,为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小哥陌陌,不现在叫赵子琪,于两年前也到镇上读书了。
大哥赵子轩的先生说可以下场去试试,考过了就是焦家坝第一个童生了。在往上一步就是秀才。所以今年过年的祭祖相当浓重。大年初一,一家人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早早的就忙活开了,菜蔬、饭食一应俱全。在赵玲玲爷爷的带领下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
祭祖开始前,所有人按长幼顺序依次站好,整理仪容。祭祖是一项庄严而又神圣的活动。祭祀期间,所有人都要保持庄严肃静,不可嬉笑打闹,言行不可无礼。
开始后首先,由家长主祭,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汇报一年来家里的大事小事。今年还多了一样,由大哥赵子轩单独祭拜,向家里的祖先念祭文以显示家里出了文人再进一步就是士的行列。祭祖家里的女人是不可以进祠堂的,只能在祠堂外跪拜行礼。
一跪
一叩首,起!再叩首,起!三叩首,起身!
礼成!的唱和声中依次退出了祠堂。宣告了新年的到来。
在这个举家团圆的时刻,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忙忙碌碌……,赵玲玲却显得格外寂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另一个时空的亲人,你们过的怎样?玲玲想你们了!
看着一家人忙忙碌碌的样子,赵玲玲就像在看无声电影一样,大脑闪现过前世家人的一幕幕。浑浑噩噩间,赵玲玲仿佛回到了现代的家。
“老头子,快来帮忙,一会女婿就要来了!对!对!对!就这个,帮我拿一下。”
“这次那对了吧!”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就在这时,妹妹带着一个帅气的男人走了进来,手里提着大包小的礼品。“妈,我回来了。”妹妹还和小时候一样,一进门就大叫。
“诶,回来了,这就是你男朋友吧,总算舍得带回来了!”妈妈笑着说到。
“伯父伯母好”!帅哥有礼貌的喊道。
“好,好”爸爸老怀欣慰道。眼里却有泪光闪现,要不是……,玲玲现在也是如此幸福。
突然冥冥中天空传来一阵浑厚的声音,孩子回去吧!前尘往事亦是虚妄……
日出破晓,残月消亡,黎明的光辉犹如一张细细密密的网,将天地笼罩其中,夜晚,转瞬即逝。当清晨的阳光破窗而入的时候,赵玲玲悠悠的醒了过来,知道父母、妹妹过得幸福,心也就放下了。
爸爸、妈妈、妹妹我会在异时空活的很好,也祝你们生活幸福我心安慰。醒来后赵玲玲在心里默默地为生活在另一时空的亲人们祈福。同时放下了心结,全身心的融入赵玲玲的角色中去。
------题外话------
今天停了一天的电,好容易才来。好激动!
☆、第十一章 回娘家
“一九二九,伸不出手”。所以说“三九四九,冻死鸡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单衣行走”。古人巧妙地用二十四节气广泛的用于生活和农事生产中。
年初二,第一家理所当然的是丈母娘家,年礼是赵父早早已经准备好了的。这代表女婿对自家女儿的看重,也是出嫁女对家人的想念。但今年却不行。“看娘屋的灯,罢娘屋的根”,立春是不能回娘家,因为“春”比“年”还大,否则穷娘家。
初三一大早,一家穿戴得整整齐齐,提着礼物出发了。来到村口,远远看着很有意思,四面环山,只有村里是平的,像是住到了山沟里,落差很大,所以叫沟村。坡下的房子虽然矮小,但错落有致,别有一番风味!
外婆家有一个小院子,小院子里面有两棵大树,大树的叶子落下来,成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小鸡们在四处玩耍,走来走去;或是看见公鸡在地上走来走去,高傲极了;
门口站着一对老人,焦急地张望着。焦氏看见了快走了几步奔到了两老的面前。急急地说到:“爹,娘这大冷的天你们怎么出来了”,赵父紧随其后,岳父岳母肯定等急了。
玲玲的外婆、外公也五十多了,两人一共孕育了三儿两女,都已经各自婚嫁。焦氏是最小的女儿,未出嫁是有哥哥姐姐疼爱非常得宠。
“爹,娘,我说妹妹、妹夫一会儿就到,还不相信。这不?你心爱的小闺女来了吧!”声音爽朗,人未到声先至。这是玲玲的大姨,嫁到了对面山上的西坡村。姨夫是家里的大哥,继承的家产相对多些,责任同样不小。玲玲的大姨一身淡红色的襦裙,头上插着一支细小的银钗,看来生活过的不错。
“姐”焦氏叫到。
“来了就好,再不来呀,咱爹娘该叫你姐夫去接了”大姨快言快语。“这是玲玲吧!长这么大了。你两个表哥在那边,去找他们玩吧!”
“知道了,大姨,我们过去了。”说完赵玲玲拉着大哥、小哥过去找表哥玩了。大姐瑶瑶已经到了需要避讳的年龄,跟着母亲到厨房帮忙去了。
赵父扶着玲玲的外公了到堂屋,姨夫已经在里面坐着。农家无闲时,只有正月可以不用赶时间。男人们这个时间是最悠闲地,地里没活,家里没事,有事也得过来正月。
今天窜亲戚的,只有大姨夫和赵父两人,所以外公家也很随意,一家人没那么讲究。
话说厨房这边才是亲亲热热、热热闹闹,母女三人聊着家常,你摘菜来,我炒菜配合的相当默契。
“妹子,子轩的事儿有把握吗”?大姨有些担忧的问道。
焦氏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子轩的师傅让去试试,说子轩的水准可以了。不过孩子他爹不让问,什么说给填加压力。我也是不是太懂,要我说啊。考不中也没什么,别向我们似得做睁眼瞎就行。”
老太太听着两个女儿各自的打算,也不插嘴。只是那嘴角微微的扬起泄露了她的好心情。
“得,你能这么想就成。我家那两个,也没指望有多大出息。健健康康的就是最大幸福。”大姨说着又利落的乘出了一盘菜。“去,叫孩子回来吧!这就准备开饭”。
农家的正月,就属肉是最受欢迎的。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饭菜那是说不出的暖意。
由于赵玲玲家比较远,要翻两座山才能到。吃完饭稍作停留就告别往回返。
☆、第十二章 苏绣
过不了多长时间,大哥赵子轩就要去县里考试了,家里去没多少银两。穿来的这三年,赵玲玲也打着不想当文盲的幌子学习过一段时间。平时也会把大哥拿回家的书装模作样的都看过。可书的品种实在有限,跟本不可能让赵玲玲打着书里有的理由做什么出格的事儿。
“玲玲,从明天开始,跟娘学刺绣。”刺绣,赵玲玲可是一点儿也不陌生,尤其是苏绣那是在现代最让自己感到自豪的技艺。
前世的她非常羡慕那些电视剧里的古典美人那气质……,赵玲玲甚至为了学习苏绣,跑到苏州去拜师学艺。她在呆了三年,最后跟着一位苏绣的老师傅学了一段时间,虽然也没培养出古典美人的气质,苏绣却学得出神入化。
虽然现在她手里没有上好的针线布匹,但她手艺精湛,不说自己最拿手的苏绣,就是那半吊子水平的湘绣和蜀绣,在这个异时空也能大放光彩。
大哥赵子轩考试的时间恰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好在还有小半年的时间,因此,这几天她借着跟娘亲学习刺绣的机会,先把针法熟悉了一遍。
“真好看,像真的一样!玲玲这是你绣的?真是太漂亮了,你看,这猫毛跟真的似的,看起来毛绒绒的。”大姐瑶瑶一脸的惊讶。
“嗯,我绣的。怎么样?可爱吧!”赵玲玲故作得意的说道。边说便拿起来让大姐赵瑶瑶看个明白。“大姐这可是双面的嗷,你看是不是两面都一样?”
“玲玲你怎么做到的?这种绣法我从来没见过呢。”瑶瑶拿着玲玲在灰色布上用黑线、白线绣好的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猫来回仔细看着,面脸的惊奇。
“妹妹,教教大姐吧!”大姐瑶瑶发现玲玲绣出来的那只小猫儿,针法细密,就连小猫身上的毛发都能看清楚,如果换上彩线绣在荷包上,一定能多卖几个钱。
“大姐我就是想着小猫儿的,先画下来,然后绣的?”赵玲玲装作一脸懵懂的说道。“啊?”瑶瑶这才反映了过来,是啊,玲玲还是个小孩子呀,怎么能说道清呢!
“这样吧,玲玲再给大姐绣一遍吧!”大姐转眼就想到了注意。
“好的”。赵玲玲一脸兴奋的说道,一个八岁女童的该有的表现,被赵玲玲拿捏的恰到好处。心里却在说:大姐,对不起,只好以这样的方式交你了。
赵瑶瑶用了三天把这个小猫儿的绣法摸了透,焦氏更是因常年靠绣活为生,学得非常快,更甚至还自创了几套针法。
趁着赶集,焦氏把这几天母女三人用苏绣绣的荷包拿到镇上的绣庄去卖,等到下午她回来的时候,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焦氏和瑶瑶用赵玲玲教的针法绣出来的荷包,竟然卖了八文钱一个。
绣庄老板娘不但让她多领了待绣的荷包和绣线,还让她领了两块裁剪好待绣的一尺见方的白布,还说要是绣的好,价钱一定低不了。
☆、第十三章 甜甜圈
自从小哥去镇上上学以来,就再也没人陪赵玲玲了,闲下来的赵玲玲就开始琢磨怎么在有限的条件下改善口味了。前世赵玲玲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没少在家照着网上的菜谱做试验。
第一次知道甜甜圈,是在《七色花》这篇童话故事中:“珍妮买了七个面包圈,爸爸两个,妈妈两个,一个粉红色的给小弟弟,两个带糖的给自己。”那时小小的玲玲很好奇,故事中的珍妮去买的甜甜圈究竟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呢?一定很好吃吧!后来,玲玲不仅学会了甜甜圈,还学会了很多很多好吃的甜点,可甜甜圈依然在玲玲心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因为玲玲依然觉得它是专属于童话故事的超人气梦幻小甜点!
现在的条件有限,赵玲玲只好就地取材,拿发好的面团、鸡蛋还有白糖拌匀,揉好撒上碱面儿醒一会儿,然后在揉好的面团中间用手指戳出一个洞,慢慢的团成一个圈儿。再用油炸,炸好后撒了少许的糖。(没办法啊!这东西太精贵了。)玲玲还给自己另外放出几个没撒糖的,没办法玲玲不爱吃糖。
咯吱一声,大伯娘推门走了进来。“玲玲,这是在做什么好吃的呢?大伯娘瞅瞅。”声音高亢嘹亮。
“大伯娘。”赵玲玲看到张氏进门就笑着叫道。“给大伯娘尝尝。”赵玲玲就把笸箩递了过去,继续她的油炸大业。
张氏还有些不好意思,经不住赵玲玲再三劝说才抓起笸箩里的一个甜甜圈吃起来。
“玲玲,你这个叫什么是咋弄的,甜甜的比镇上杂货铺卖的点心都好吃。”张氏说道。
“真的吗?比镇上卖的点心还好吗?”赵玲玲心里高兴道。那是不是就可以拿到镇上去卖呢?这样就可以为家里多添一份收入了。赵玲玲心里得意的歪歪。
“玲玲?玲玲?想什么呢?大伯母叫了半天都没反应。”
“——嗯?大伯母你叫我啊!”赵玲玲双墨玉般纯净的眸子划过几丝迷茫之色。
“你这孩子,可不是叫你呢,这还有旁人吗?”这小侄女真有意思,好想逗逗她,大伯母不曾发觉,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已经对赵玲玲有了连她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宠爱。
赵玲玲小脸微红:姐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好不好,难道身体便小了思想也随着变小了不成?赵玲玲微微一愣,反映了过来。“大伯母,你说这个可以卖出去是不是,大伯母帮玲玲卖好不好?”某玲无耻的撒娇卖萌道。
这下该轮到张氏愣住了,这是我八岁的小侄女吗?也太精了,这么小就知道往家划拉了!
“大伯母,好不好嘛?”直到赵玲玲撒娇的声音传到张氏的耳边,她才反应了过来。
“好,好,玲玲呀,大伯母一人买过来你去叫你娘过来和大伯母一起卖好不好呀?”张氏哄着小侄女。“知道了,大伯母。我马上去找我娘,大伯母真好。”临走前,赵玲玲也不忘给张氏发一张好人卡。赵玲玲又不是真的八岁小女娃,当然知道这是大伯母哄着自己去找焦氏来商量呢?当即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第十四章 发家第一步
“娘,娘……”远远的看到焦氏,赵玲玲就喊开了。焦氏扭过头看到小女儿玲玲小脸红扑扑的正往自己这儿跑来。脸上露出了宠溺的笑颜。
“玲玲,是不是馋糖了呀!”随即扭过身子挖了一块给了玲玲。
“娘,不是啦,玲玲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娘说的,”心里却在腹议:我又不是真正的八岁小女童怎么会馋糖吗?再说了,赵玲玲前世最不耐烦的就是糖了。听自己前世的姥姥说,赵玲玲在不足百日的时候病了吃药的时候,都是只吃药把糖吐了的。有点扯远了,转到正题上来。
“是吗?玲玲找娘有什么正事啊!”焦氏好脾气的问道。
“不是玲玲啦,是大伯母找娘的。大伯娘说玲玲自己做的甜甜圈是可以卖的,所以让我来找娘了。”焦氏还是满脸地疑惑,赵玲玲知道现在年龄不能说的太清楚。就连拉带拽地把焦母拉回了家。瑶瑶也听到玲玲说的什么甜甜圈,非常好奇。也跟着回来了。
“弟妹,你来了。”刚到门口大伯母张氏就从屋里走了出来高兴地和焦氏打招呼。“大嫂,到底是什么事情啊?玲玲也没和我说清楚,只说是什么甜甜圈?”母亲焦氏一见到张氏就说开了。“玲玲没说吗?你真是养了个好女儿这么小就会为家里打算了。”张氏还在不停的夸着赵玲玲就被焦母打断了。“大嫂,快别夸她了,再夸就成了一朵花儿了,先说说甜甜圈的事儿吧!”
“我可爱的小侄女本来就是人见人爱的小花朵啊!这甜甜圈就是玲玲小花朵做的呀,连镇上点心铺里都没有的东西呢!这不我就叫玲玲去找你商量一下怎么卖这个东西吗?”张氏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的经过给说清了。
“真的?可以卖银子?”焦母还处在震惊当中没反应过来,话音儿都有点颤了。
“当然是真的了,我还骗你不成?”张氏快人快语道。
“怎么卖呀?”焦母终于问道了正题上。“这好办,你们先做些样品,我让他大伯拿到镇上帮你到酒楼和点心铺打听打听,肯定能买出去的。”
“好的,谢谢大嫂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两家就一起卖。”焦氏虽然没见过什么大世面,‘想让马儿跑,就得喂好草’的道理还是知道的。不是还有一句老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嘛!
听到焦氏如此明白事理,张氏的心情就更好了,不然,谁会对别人家的事情那么上心啊。“那我现在就回去就给他大伯捎信儿,让他回来一趟!”张氏的话语愉悦了许多。张氏做事干净利落,说完就准备起身回去。
送走了张氏,焦母和瑶瑶二人才细细地问了玲玲甜甜圈的做法并试着做了几次直到做到花型好看方才罢手,欢欢喜喜的出门预备正月十五用的糖点去了。
☆、第十五章 田掌柜的到来
大伯接到信儿后,从镇上匆匆忙忙赶着回了家一趟并拿走了焦母和瑶瑶现做的甜甜圈。
正月十三中午一家人准备好十五的用品,姐妹俩就在厨房正有说有笑的玩闹,焦母依次的给他们盛过饭过也给自己盛了一碗这才坐下,不过众人还没有开始吃就听到了院外的叫喊声。
“二弟,在家吗?”大伯那特有的大嗓门儿就传了过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