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完美盛宴-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这么多人,大家不害怕了:即便出不去,死也要死在一起!

第四十九章 责任谁负
在井下水位开始下降的时候,王曾田也敏锐的意识到,这时外面的救援开始了。
他和工友们尝试着用风筒做筏子,先用风筒布把风筒两端扎起来,然后把网片绑在风筒上,就做成了一个能漂浮在水上的筏子。有人还找来圆木,用钢筋和铁丝扎在一起,做成一个简易木筏。
利用能够找到的材料,他们一共做了七八个,每个筏子能坐两个人。这样的话,如果水位再下降一点的话,一次就能把七八个人渡出去。虽然来回渡人的动作慢一些,但有总比没有强。
等水位低下去的时候,有人坐着筏子用铁锹划着向外走,最远向前划了50多米,前面巷道漫到了顶部的水,又将他们逼了回来。他们打算等水位再下降时,分批坐木筏冲出去。
井下,工人在苦苦支撑;井上,救援在加快推进。
救援指挥部下令,必须尽快将排水能力提高到每小时2000立方米!那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水排到可以下井施救的程度。
救援指挥部紧急下令省内四大国有重点煤企各自“认领”排水管泵,限时完成。当问有没有困难时,那些已经满脸煤灰、胡子拉碴的董事长、总经理们,没有一个人含糊。
为加快排水进度,专家和技术人员及时提出了4种排水方案:一是往井上排水,二是在井下往无人的空巷里倒水,三是打水平钻孔泄水,四是从地面打钻抽水。
在督促加快排水的同时,指挥部还专门成立了打眼组,负责地面和井下钻孔方案的实施。
林村矿挖煤主井口在湖陵县林家村,而出煤的井口在四公里外的刘家洼村。那边的地势较高,出煤的巷道也是沿着斜坡铺设的皮带机。
在主风巷道与出煤通道之间,只有60多米的距离没有打通。
被剥夺了救援指挥权的邱惠泉站在指挥部外面,不时地侧着耳朵听一下里面的人发出的声音。
当他从里面一个人接电话的时候,说出煤通道那边只被水淹了七八十米距离的时候;就蹲在地上拿了根铁丝乱划拉了一通,然后站起身冲着刘洋喊道:“刘县长,打通这一百多米的距离,从出煤通道下去人到主风巷道去看看,如果下面的人现在还活着,我判断一定就在风巷里……”
看看跟打了鸡血一样的邱惠泉,正站的腿疼的刘洋却蹲下了身子,很认真的看着他刚才在地上划拉的那些痕迹,颔首示意:“老邱,你有什么想法,蹲下咱们慢慢的说说……”
“蹲什么蹲啊?你看啊,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大约,邱惠泉也想到,自己要是说服不了身边的这个年轻人,他是不会到指挥部里面替自己说话的。
于是,邱惠泉把自己的想法跟刘洋说了一遍,怕刘洋听不明白,还用手里的铁丝在地上连比带划的划了一通。
刘洋却转了脸问他:“真按照你这么说的去做,打通两个巷道需要多长时间?”
邱惠泉仰头,默默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这才说道:“从出煤井口那边下不去大型的作业机械,只能采取人工钻眼爆破的方式……这样的话最快也得两天的时间……”
“按照他们现在的方式,排出水之后再进去搜救,最快需要几天?”刘洋看着他在地上划拉的那个草图,再一次开口询问。
邱惠泉沉声道:“四天到六天的时间……”
“这么简单的道理,指挥部那些专家不可能想不到。还有……这个方案一开始的时候你怎么不说?”刘洋一会的问道。
邱惠泉一听刘洋这么问,马上把眼珠子瞪的溜圆说道:“你这么问是什么意思?以为我老头子藏奸耍滑的是想和他们那帮子人抢功是不是?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说,是因为那个时候出煤通道那边的情况还没有回报过来。指挥部那些人不是想不到,使他们不敢冒这个风险……”
说到这里,邱惠泉就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说道:“你别这么看着我,井下搜救,不管采取哪一种方式,都是存在风险的。只不过,要想把这60米的距离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通,就不可能全部按照平常掘进时候的那种操作规程来做,要是那样的话,只怕半个月也推进不了这60米的距离。但我们打开这条通道不是为了采煤,而是为了救人。我们不需要把巷道挖那么大,只要能有一个人通得过就行了。只是,这么一来的话,就没有办法架设顶板等防护设备……”
“老邱,你这不是废话么?”听到他这么说,刘洋不由就白了他一眼:“这么没有技术水准的法子,你也说得出来?”
咱们不能光为了救人,而置救援队员的生命于不顾吧?就这么在下面开一道六七十米的黑窟窿,什么防护措施都没有,谁敢说就不会发生塌方的事情?万一把人砸里头,到那个时候,谁能承担的起这个责任?
邱惠泉伸出舌头,舔了舔有点发干的嘴唇,别看是在地面上,他和刘洋也已经好几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了。
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连中午饭也没有吃,焦急和心灼已经让人们忘记了饥渴,但是人的自然反应还是不由自主的表现了出来。
“这种方法,年轻时候我在晋省明阳矿上班的时候用过一次,再加上林庄煤矿的煤质坚硬,只要打眼放炮的时候注意用药量,口径开的越圆,越小越安全。”
“里面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到底采用哪一种方案,还是请领导决定吧……走。你跟我进去亲自给指挥部的专家组做一下说明。”指挥部门口,崔凯和几个民警标枪一般在哪里站着呢,邱惠泉一个人根本进不去。刘洋知道他给自己这么街是这么详细的原因,就是因为如果自己不带着他的话,他根本就进不去。
其实要说起来,人家邱惠泉被指挥部列为不受欢迎的人,还是沾了刘洋的光。郭子明只要一看到刘洋就脸沉似水,而见到被他最开始当成抢险救灾“总指挥”使用的邱惠泉,郭子明也没有一丝好感。
再加上邱惠泉自以为对下面的情况很熟,往往和省里的一些人意见相左,最后却是被郭子明给轰了出来。
但邱老头脾气也挺倔,被轰出来是被轰出来了,可他却并没有一甩手离开,而是站在指挥部的窗子底下当起了旁听生。一边听着里面传出来的救援消息,一边和他自己心中所想的计划相印证,终于让他下定了决心,拉着刘洋进去,把自己心里设想的方案说了一遍。
郭子明沉思了一下,神态坚定的说道:“具体采用哪一条方案救援,全都是专家组协商决定的,我的职责就是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工作。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确保顺利的把井下矿工一个不少的救上来。只要你的建议能获得专家组的通过,我坚决支持……”
他这么一说,刘洋满上就知道了他的用意,不由得在心里暗暗的骂了一声:“老狐狸!都这个时间了,还在耍心眼儿。”
现在没有经过事实的检验,哪个方案好,那个方案不好,谁都可以说出一翻大道理,却谁也说不上来就是哪一种方案好。
郭子明的意思很清楚,他是这一次救援行动的总指挥,下面的人给他上建议,如果他一口回绝了,万一事后有人追究起来,这又是扯老婆舌头一般怎么说都有道理的事儿。
我不回绝你,可我也不会拍板就用你的这个法子。只要专家组认可,你想这么做我不反对。
可是,没有郭子明的支持,专家组会听从邱惠泉的么?这个答案根本就不用问,刘洋都知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果然,一个戴着眼镜的专家在旁边转过头来,看着邱惠泉问道:“你这也叫办法?真出了塌方事故,谁来负责?”
“我……”我了一半儿,邱惠泉就住了嘴。他自己也清楚,自己一个退了休,没有任何职务的老头子,就算把胸脯拍的通红说自己负责,可自己凭什么这么说?真出了事故自己能负的了这个责任么?
邱惠泉就把眼神看向了刘洋,刘洋心说这玩意谁能说得准啊?你看我干什么?你会打算是让我背黑锅吧?
郭子明也把眼神落在了刘洋的身上,笑了笑说道:“如果刘县长敢打包票,这个方法也不见得不能一试……刘县长,我这不是往你身上推卸责任,黎总理可在矿办公楼看着咱们的行动呢。能够提前一天打通救援的通道,就有可能救出受困的矿工。哪怕只是晚一个小时,可不知道下面有多少生命会……”
说到这里,郭子明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其实,专家组制定的营救方案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可这每一份方案,都是经过了专家组签字的。这就是在表明,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实施救援,出了问题,风险由在上面签字的专家来负。我们也明知道邱惠泉同志的这个方案有风险,可问题是这个风险是不是值得我们去冒呢?”
说到这里,邱惠泉抢过来说道:“能够提前两天的时间,我看这个风险值得一冒。”
郭子明鼻子里面发出了一声冷哼:“值得一冒?只不过,这个方案的风险责任谁来负?”一边说着,郭子明的眼神再一次的落在了刘洋的身上。

第五十章 榜样的力量
郭子明的意思很明白,你不是处处标榜以民生为重么?这个责任你敢不敢负?
刘洋咬了咬牙:“既然郭省长这么说了,我和邱总工亲自带人下去……”
刘洋的车子跟前,孙清美瞪了刘洋一眼:“你不能下去,下面的情况你又不熟悉,下去能干什么?”
刘洋笑了一下,他知道孙清美这是关心自己,有些话当着大家的面不好说出来,其实她话里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井下太危险了。
可是这种话现在当着大家的面还真的不能说,井下危险谁都知道,别的救援人员能去,为什么你们当官的就不能去?你们当官的命是命,难道我们工人的命就不值钱么?
刘洋笑着摇了摇头:“没事,我会小心的。”他回身对等在身后的邱惠泉笑道:“邱总工,上车吧,从这一刻起,咱们两个人的小命就绑在一块儿了。”
邱惠泉笑了笑说道:“刘县长,其实说句实话吧,这几年我对我们一些干部的做法还是很反感的,不过从你身上,我又看到了希望。你一个不懂煤矿的县长都不怕,我一辈子在煤矿上班,吃的就是这碗饭我怕什么?”
他转身大声喊道:“新三矿的小伙子们,湖陵县的刘县长和我们一块儿下井救援,咱们有没有信心把井下的兄弟们救出来?”
指挥部拨付给他们这个组的五十个小伙子齐整大喊:“有”
那声音震天动地,气撼山岳。刘洋心里一笑,心说邱总工不愧是老干部,这发动动员就是有一套。
不过……他妈的,这么一来,老子想半路逃跑都不好意思了。
听到刘洋要亲自下井,再指挥部附近忙碌的矿工们顿时群情激昂起来。副市长吴瑞峰走过来拍了拍刘洋的肩膀,低声道:“小心些。”
市委副书。记孙卓群沉着脸点了点头,却什么都没有说。
这个时候,郭子明却有点而犹豫起来,看着刘洋说道:“刘县长,我提醒你一下,你跟着下去是跟着下去,可不能靠的太近了,影响工人师傅们干活。”
刘洋知道他这可不是关心自己,而是担心自己从井下上不来,这事儿可就大发了。煤矿发生灾害事故,县长在救援中牺牲……他是怕时候交代不过去。
妈的,我怎么就不能想点好事儿!
但这个时候,郭子明和刘洋都已经是箭在弦上,已经没有了回头路。甩了甩头,刘洋把手一挥,大声道:“上车。”
那五十个小伙子顺着军车搭好的翘板噌噌的走上车去。刘洋和邱惠泉也钻进了他那辆丰田车内,一声汽笛,车子启动,丰田霸道第一个窜了出去。
在他的车后面,三辆装载着人员设备器材的墨绿色军车,也紧跟在他的车后开出了矿区。
现在,刘洋下井已经被“炒的”脱离了实际作用,赋予了光明灿烂的象征性意义,张静从矿区办公楼赶过来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只能狠狠地跺了跺脚,心中把郭子明家的女性祖先问候了一遍,却也不能阻止刘洋参与这一次的行动。
当这个消息传到在办公楼坐镇的黎副总理耳朵里之后,他亲自指派国家煤监局局长龚长峰担任西线救援总指挥,要求技术专家、矿山救援、后勤保障、医疗救护、信息联络等小组积极开展工作,一定要保证出煤巷道救援组全体人员的安全。
刘洋到了刘家洼村家后的出煤井口之后,这才得知井下的电力、通风已经中断,现在正在紧张的修复之中。
“我们不能坐等,咱们下去先帮着抢修电路……”刘洋一挥手,第一个跨进了上下井所用的吊篮里面。
因为这边的进口一般情况下不上下人,所以这边的维修人员上下,一般都是乘坐吊篮。
这玩意说起来好像很浪漫,其实就是用卷扬机的钢丝吊索,挂上一个用钢板角铁焊制的长方形的亭状吊斗,先垂直把人送到深达五百余米的平台上,然后人员出了吊篮之后,再沿着斜坡巷道往下走。
刘洋这还是第一次下井,深度在五百余米的竖井,从上面看去就像是一个深邃的黑洞,不断地往上冒着蒸腾的烟雾。
坐在用钢板焊成的简易吊篮里面,随着卷扬机开动,刘洋知道,这一刻自己的命就已经完全的交给了那根系在吊兰上面的钢丝绳上面了。
随着下降深度的不断增加,从吊兰上方的小孔里看上去,井口变得只有碗口般大小,阳光透过浓黑照射下来,在吊兰的上面形成一圈圈五颜六色的彩虹,那景象真的美丽极了。
只是,吊兰里面的人,没有一个会为这奇幻的美景激动欢欣,他们每一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既是对被困人员生命的担忧,同时也在担心着自己下井以后的危险之旅。
随着一阵水声响起,吊篮停在井底,随着手里灯光的闪耀,正对着吊篮出口处,就是一条幽深乌黑泛着潮湿气息的横向巷道。
刘洋和邱惠泉带着八名救援队员走出吊篮,最后一个人按下了电铃的按钮,告诉上面的人把吊篮升上去,还要继续运送下一批人和钻探设备下来。
侧耳听了听,在巷道极悠远处,煤壁和顶板仍然在不停地吱呀做响,这说明在巷道深处,冒顶的影响还没有过去,掘进打钻的危险系数依然很高
邱惠泉的手里拿着图纸,用矿灯照了一下,抢在刘洋的前面走进了前途未知的黑暗之中。刘洋的心里微微一热,回头叮嘱道:“每个人之间保持十米的距离,跟紧了不要掉队。”说着也大步向前,没有意思的犹豫。
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了一百余米,地面上的积水已经浸透了脚上的鞋子。鼻子里虽然闻着有浓重的烟尘味道,但是呼吸还算顺畅,并没有窒息的感觉。这让刘洋稍稍的放下了心。要是里面已经缺氧,那可就情况大大的不妙了。
六点四十分,刘洋和邱惠泉找到了正在井下修复电力的几个工人。
七点三十五分,刘洋下井后约一个小时,井下通风、通电、通信系统已经恢复,排水正常,井下氧气浓度回升,出煤主巷道几处脱落的顶板支护也已经完成。
“就从这里开钻……”随着邱惠泉拿着洋镐,在黑黝黝的煤墙上刨出一个深坑之后退开,早就拿着电钻在他身后转备好的打眼工手里的电钻轰鸣,钻头准确地从邱惠泉刨出来的那个深坑正中间钻了进去。
矿井上面,西线医疗组组长、市医院院长张守业带着七八辆救护车也到达了现场。他乘坐的这两几乎车是市医院的,医生岳耀松、护士宋玉、救护车驾驶员吴占兵还都赶巧了是刘洋的熟人。
在焦急不安的人群中,一个靓丽的女警察居然也出现在了人群里面,张守业看看还有印象,记得她好像是市中区公安局的褚琴褚警官,可不知道她怎么也出现在了这里。
“井下仍不断有冒顶现象发生。”
根据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