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馥春-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傅春儿不理会他,自己将买下的几颗夏笋放到竹篓里。
“你篓子里那个,黑黢黢的,是啥?”黄以安眼尖,见到她随身带着的那双“雨靴”,于是出言相询。傅春儿叹了口气,就把自家门前是一出土路,一到下雨天,四处都是泥水,出行不便,因此自己才特地制了这“雨靴”的事情给说了。
黄以安说:“这个简单,我回头与府尹大人提一句,就说你家,瓦匠营,是吧,离我家园子比较近,皇……可能会经过,因此那一片的土路全都改了石板路。”
“不行,不行——”傅春儿连忙说,“不是光改了石板路就可以的。”她定了定神,前世里的自己居住的那座城市,在逐渐变成钢筋水泥森林之后,内涝也愈发严重。究其原因,还是地面上大多以水泥覆地,雨水没办法渗透下去,因此只沿着街面流淌,一旦雨势较大,城里下水设施容量不够,就立刻会形成内涝。
她胡乱向黄以安解释了,只说不能一味将城里全建成青石板路,在多是青石板路的地段要留出足够的阳沟,便于将雨水排到河道之中去。而城中的河道,一定要及时疏浚,不能令城中百姓所抛弃的垃圾堵塞河道等等。
“都说水至清则无鱼,然而城里的河道,虽然不能说要至清,但是总不能有杂物异味,也不能叫淤泥水草堵塞了河床,这样的河流,配上依依垂柳,环绕广陵城,才能算得上是水乡一景,对吧?”傅春儿这么说着。
黄以安一一都听了进去,有不懂的地方都详细地问了傅春儿,两人一边走一边说,又走回了瓦匠营巷口。傅春儿不打算与黄以安长聊,自己取出了她那双“雨靴”,套在绣鞋外面,便与黄以安作别。
黄以安兀自在冥思苦想着,说:“小丫头,你说的这些我算是有些明白了,可是……”他一抬头,只见傅春儿已经踏着瓦匠营那条泥泞的道路往自家门口去了。
“呃,小丫头——”黄以安朝她招招手,“要是还有不明白的,我还来问你哈!”
“嗯,黄五爷,不送——”
今日与傅春儿说的这一席话,令黄以安仿佛见到了一点光明,一线希望,只是他还不曾彻底理出头绪来,然而好像有这个小丫头在左近,黄以安就觉得自己镇定好多,放松好多,能静下心来,将各种思路一一理顺些。
他想到激动处,手舞足蹈起来,一时想起自家园子就在左近,他干脆过去,叫了门房的人,说:“来人,笔墨伺候,另外,给常府巷大宅里送个信儿,就说我今日在这边忙公事,要通宵,叫他们送点吃食过来,另外再送一副简单的铺盖过来。”
傅春儿可不知道这些事情。她回到家中,杨氏对她买回来的几颗笋都很是满意,说:“家里还有些鸡瓜子肉,今日就将鸡肉就这笋片炒了吧!”
“笋炒肉,顿顿笋炒肉——”傅正拍着手出来,笑嘻嘻地向姐姐打招呼。
“娘,您总说鸡肉配这嫩笋最好,这是为什么呢?”傅春儿挽起袖子,开始帮手杨氏做晚饭。
“笋性寒,而鸡肉性温,两者相配,所以相得益彰啊!”杨氏近些年来,因为傅阳的关系,闲下来的时候甚至会读一些医书药典,对这些食材的性情与搭配,竟似比傅春儿还要“专业”一点。
“唔”傅春儿脑海中登时浮现出翠竹摇摇,碧影森森的图景来,为这还微微有些湿暖的夏末之季带来了一些清凉。“果然是无竹使人俗啊!”如果黄家真要修园子,以翠竹为主题修一座,岂不是雅致?
她想到这里,又一时想起黄以安来,不知他是不是还在外间发呆徘徊了,想到这人今日在东关街上各种奇谈怪论,傅春儿不禁嘴角露出笑容来。
第二日一早,傅阳就按照昨日与父母妹妹说好的,去了仙女镇上见姑姑姑父。傅春儿还托他给钱镜儿捎了两件广陵城中时兴的花样子,上回钱镜儿答应了帮她做一个荷包和一条手巾子的。
傅老实在旁边小院里,赶着将今日要做的头油香粉的工序都做了一遍,这才与傅春儿一道出门。两人在街口看见了黄以安,傅老实心中虽然不喜,但是见到了,还是恭敬地上前与他见礼。黄以安眼窝陷着,可是却看起来精神奕奕,他郑重与傅老实见了礼,然后就与傅姑娘打招呼,道:“小丫……呃,傅姑娘,我昨夜一时忆起你三四年前与我说的一番话,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你当日是怎么说的了?可否再请你提点我一二?”
一百三十四章 好消息
“什么话?”傅春儿自己也记不起来了,一时纳闷着。亲她看着黄以安的样子,实在是像是熬了一夜,但是此刻偏偏又亢奋得紧。
她顾不上自己那个老实爹在一旁有点狐疑的眼光,问黄以安:“黄五爷说的,是什么话?”
“那日,那日我和小七,哦对了,还有宛如,夜游蜀岗,你还记得不?”他昨晚并不是真的忆起那一幕,而是黎明前困倦至极之际,不觉得自己置身梦中,就似回到从前,却是回到旧时,自己,小七,宛如和眼前这个傅春儿,四人坐在画舫之中,在蜀岗前面夜游瘦西湖。他只依稀记得傅春儿说了什么话,令自己与纪燮都极为震动的,又或是极为赞赏。只是,只是,那姑娘,口中说的是什么,他在梦中实在是没有听清,再醒过来,自己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可是一时之下,他心痒难搔,知道这个主意定是对此次广陵府接驾的诸项工事至关重要的。于是黄以安一早起来,就想来寻傅春儿。只是他只知道傅春儿家住瓦匠营,却不知道瓦匠营哪户人家是姓傅的。无奈之下,竟然干脆就在瓦匠营到东关街的街口这里,候着傅春儿。
“夜游蜀岗?”傅春儿还记得那时候的事情,那次她平生第一遭见识到了广陵繁华的上元灯会和城中的夜景。只是,她有对黄以安说过什么么?
“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她将信将疑地将这十四个字说了出来,还好这并不是什么太生僻的诗词之类,她全推说是从书上看来的就好。
“是了,就是这个,你当日曾经提过,说瘦西湖两侧,蜀岗之畔,如果能将各家盐商的私家园子,打通成为一片,山水之间,气势贯通,这才能够将瘦西湖之畔,水天之境,诗情画意俱现其中。”
——“如果日后,这蜀岗跟前各家园林能得连成一片,联络至山,气势贯通,船行各处,处处是景,才不负了这瘦西湖的美名。”这是当日傅春儿说得原话,眼下她自己也未必能记得起来,反倒是黄以安,一经提醒,倒将她当日的意思记得相差仿佛。
将这一点想通,黄以安大喜过望。这时候正好沿着东关街又过来几个清客相公,黄以安兴奋地对他们大喊:“听着,爷有好主意了——”
傅老实看着黄以安欣喜若狂地在东关街上大喊大叫,直愣了神,反而是傅春儿比较镇静,扯了扯傅老实的衣袖,道:“爹,咱们走,去铺子里吧!”
“黄五爷没有别的事情要问你了?”傅老实问傅春儿,“黄五爷以前无论如何都救过你,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你还是尽量帮忙吧!”
“这个自然——”傅春儿应道,胡乱向黄以安点了点头,也不管他有没有看到,就往自家铺子的那个方向过去。
傅老实从后面赶上来,说:“春儿,黄五爷真的不需要帮忙了?”
傅春儿很有把握地点点头,说:“我已经能提点的都提点了,黄五爷这么聪明,门下又这许多清客相公,想必他一定能解决好的吧!”其实瘦西湖的园林还是其次,要是黄以安能够将广陵城里的泥路土路石板路,和城内的河道阳沟排水的问题能够解决了,那才是真正的功绩。只是看他这副样子,像是昨天晚上想了一夜,应该把这些事情也想到了吧!
“哦,这样,爹还以为你是怕人说你与黄五爷的闲话……”
傅春儿听了傅老实的话,有点无语,不过还是安慰傅老实,“爹,春儿与黄五爷之间,我家与傅家之间,差那么老远,有啥闲话可以讲啊!不过就是小时候认识,遇到了,大庭广众之下说两句话而已么!”
“哦哦——”傅老实在人情世故上并不精通,当下听傅春儿这么说,自然也就信了。只是傅春儿这两句话并不能说服她自己,她看看远处手舞足蹈、高声大叫的黄以安,叹了口气,摇摇头,跟傅老实一起,往自己铺子赶过去。
日后怕还是最好要离黄五远一点。
当晚傅阳从仙女镇回来,带着一脸的喜色。按照钱姑父的说法,傅家的香粉和小瓶装的头油在仙女镇应该好卖,他答应在自家的杂货铺里无偿替“馥春”香粉铺子代买傅家的产品,条件是傅家在仙女镇,就只能将经销权交给他钱家一家。
“这个是自然的啊!难得钱姑父肯代买咱家的东西,还不收钱。”傅春儿支持哥哥将姑父的要求答应下来。
“除此之外,还有些旁的收获。”傅阳笑着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竹盒出来。“看,这个就是表妹上次提到过的香胰子盒子,我看了下,用来装咱家的鸭蛋粉大小正好。”
傅春儿接过那竹盒仔细看了,只见那是用削得极薄的篾片绕着椭圆形竹片底围了一圈,分别做成的底子和盖子,看上去虽然有点毛糙,但是想来只要上一层清漆就好了。她笑道:“确实好!难得这盒盖上还可以烙花,还可以把咱家的字号烙上去,烙画的成本又不高。哥哥,这竹盒,多少钱一只?”
“一文钱两个,如果咱家买的多,一文钱三个我看都成。”傅阳笑着说。
“这么便宜?”傅春儿喜出望外。
傅老实将盒子接过来,上上下下看了一圈,说:“这个确实大小很合适。我回头就去调一调鸭蛋粉的模子,包管做出来合适。”
“好,那爹负责先将鸭蛋粉做到和这竹盒大小相配,哥哥明日去收一些这样的竹盒,我明日问问隔壁王篾匠,能不能帮着做一个往盒子上烙花样的模具出来,我见过他家望篾器上烙的花,大约这盒子也是能烙的。”傅春儿想了想又说,“对了,哥哥要是明日有空,收竹盒的时候,再顺便看看有没有适合这盒子的清漆——”
傅家人见她事无巨细,一一都安排到人,傅阳先就笑道:“是,妹妹总管大人——”结果这话被傅正听了去,立马就将称谓换成了姐姐,照样学了一遍出来,一时间傅家上下都乐开了怀。
这次傅阳回来,带回来了钱姑父家的支持,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包装的问题,傅春儿一下子心情就好得多了。
她晚间还是细细地将家里铺子卖得所有产品都想了一遍,第二日顶了黑眼圈起来,却是与傅老实商量,要在夏天产的“鸭蛋粉”里再加一些润泽皮肤的材料,将秋冬款的“鸭蛋粉”制作出来。
傅老实答应了,告诉傅春儿,秋冬季的香粉,自然会有秋冬季的配方。他顺便也提了一句:“今年的桂花应该开得很不错,我与寿家打过招呼,请他们多留些给我们,回头好浸桂花油。”
寿家是广陵城最大的莳花商人,所谓“十里栽花当种田”,就是指的他家。广陵人家,除了自家院子里养的一些花草以外,若是再有需要鲜花盆景的,多半都是直接或是间接从寿家这里购得的。除了莳花之外,各种用来制香、浸油,甚至用来制酱入菜的桂花、珠兰、玉簪、素馨、玫瑰……等等,都会从寿家购买。傅老实早先做过戴家作坊的学徒,没有少与寿家打过交道。
傅阳这时候过来,听父女两个正在说桂花油的事情,突然插口道:“爹浸桂花油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往里面加一些药物,比如冰片、麝香之类?”
傅老实怔了一怔,“要浸药油啊?药油我就不太懂了。”
“哥哥说的有道理,要是这桂花头油,也能有些药效,岂不是又多一种新的路子?”傅春儿鼓励哥哥,“哥哥以前在大德生堂,对这些药材什么的都是熟悉的,不妨试试看,看怎么能够将药物也加到头油里去。反正爹的桂花油也照样浸照样卖,哥哥这新品头油就顺带琢磨着,什么时候琢磨成熟了,就什么时候发卖呗!”
傅阳点了点头,又说:“另外,咱家此前在铺子里发售的棒香与线香,也都是买了别人家制的香,再转手发卖的。我最近也想着,入秋前后天气好些,没有那么潮湿,我晚上也到院子里跟爹一起干活,看看怎样能做一些棒香和香件出来吧!”
于是傅家父子两个,每日晚间,就在隔壁院儿里的空房里摆开了阵势,不是做那些已经成熟了的产品——桂花油与“鸭蛋粉”,就是琢磨些新品。傅春儿则与杨氏一起,在灯下花着各种花样子,一边还教着傅阳读书认字,每日过得忙忙碌碌。
转眼入了八月,傅老实浸出的桂花头油开始畅销,只是这畅销不是在广陵城中,而是仙女镇上的销量陡增。尤其是那种用瓷白小瓶装了的桂花油,傅阳隔上几日,就要跑一趟仙女镇,将新浸的头油给钱姑父的铺子送过去。而傅家在下铺街的铺子里,头油与鸭蛋粉的销售开始有些起色,只是这起色与仙女镇钱家杂货铺那里的销售量相比,还是差得太远。傅阳与傅春儿兄妹两个,开始在广陵城中物色合适的铺子,和合适的租客,打算将自家铺子赁出去,收到的赁银再选他址,另开一家铺子。
一百三十五章 黄宛如相邀
八月初七那日,傅春儿从铺子回来,杨氏递给她一张帖子,笑了笑,道:“黄小姐隔了这么些年,终于又有帖子给你了。
傅春儿奇道:“黄小姐?”
她拆开帖子,只见是黄宛如邀她八月十二那日去黄家新园子做客的帖子。此外,黄宛如还附了一封信给傅春儿,感谢她在兄长面前美言,说她现在家中好多事情已经开始上手,每日忙得多了,反而觉得精神头儿很足,一点儿也不闷。信上黄宛如一手小楷写得密密麻麻的,煞是端正好看。杨氏过来瞄了一眼,淡淡地道:“春儿,你也亲笔回一封信给黄小姐呗!”
过去两三年里,傅春儿不再亲自到富春茶社忙碌,在家中空闲时间终于多了出来,终于有机会把繁体字学得八九不离十,字也练得好看多了,只是还不及黄宛如那一手蝇头小楷写的工整隽秀。而杨氏这样说,大约是私心里觉得傅春儿文墨上面也不输于大家闺秀,鼓励她去与黄宛如这样的世家小姐交往罢了。
傅春儿这时候倒想起来,以前黄宛如也曾经邀自己上门做客,那时还是去的黄家在常府巷的大宅。去之前,杨氏差点把压箱底的好衣裳都取出来,要改了把傅春儿穿出去见人。眼下杨氏对待自己与黄宛如来往的态度,依旧如此。此时距离八月十二还有五日功夫,这五日里,又不知道自己这位娘会想出什么来。
果然,杨氏忙忙地将家中为数不多的几件首饰拿去炸了一炸,又张罗着将她一件碧青色的外裳的衣角和袖口处都细细地绣上一圈水云纹。八月十二那日早晨起来,当傅春儿看到这件完全改好的外裳的时候,真真吃了一惊,果然自己娘的眼光好,心思也巧,这件她穿本来也有些宽大的外裳,此刻穿在身上,不仅正合身,而且腰身那里也特为改过,将她纤细的腰身全勾了出来。不过她还是拒绝了杨氏要给她佩各种首饰的要求。杨氏好说歹说,最后还是强着傅春儿在耳上佩了一对小小的赤金丁香。
至于发饰,傅春儿只将头发在脑后梳成一条油光水滑的长辫子,搽了一些自家浸的头油,然后簪了一朵自家院里种着的珍珠兰在头上。整个人又清爽又水灵,杨氏看看自家闺女,脸上露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一手阻住就要往傅春儿身上扑的傅正,说:“正儿,千万别把你姐姐的衣裳弄皱了。”
傅春儿在铜镜中瞅了瞅自己,也颇为满意,虽然算不上是貌美如花,但总也是清秀佳人一枚,穿着打扮虽然不见得如何名贵,但总是大方得体,容易叫人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